精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读者》摘要

寸草心

<p class="ql-block">  越长越大,越长越小</p><p class="ql-block"> 文|肖</p><p class="ql-block">周末,我要去看一个新开的楼盘。那个楼盘在我爸妈家附近,我就顺便问他们想不想一起去。爸妈70多岁了。我爸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很感兴趣,而我妈只要听说出门逛就很开心。于是,他们背上平时爬山的背囊,装上水果、零食,兴致勃勃地跟着我出门了。</p><p class="ql-block">置业顾问热情地介绍这个楼盘。在置业顾问面前,我爸的求知欲爆棚。我从洗手间出来,就听见他在问置业顾问:“这个楼的地基有多深?”置业顾问被问得一头汗, 无法解答他如此专业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如果说我爸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还问不到点子上的瞎搅和,那我妈简直是砸场子不嫌事大。置业顾问说:“这个楼盘附近规划了地铁,还有商业街马上就落...不愁发展不起来。”我妈就在旁边嘀咕:“最好 别发展起来!”她才弄不清楚房产的增值全靠周围的配套,只觉得这种杳无人烟、空寂辽阔的自然之景是最美的。我看也指望不上我妈,就让她去休息。我妈麻溜儿地找了个沙发歇着去了。</p><p class="ql-block">我看出他们对买房子全无兴趣,便无意再组织第二天的看房活动,试探性地问:“那咱明天去山上摘柿子?”一听不用再看房了,他们如释重负,但我心里还在想着首付的事儿。</p><p class="ql-block">我忽然觉得这一幕好熟悉一一 小时候我缠着爸妈陪我玩的时候,他们脸上的表情一如现在的我:虽然勉为其难地答应要求,但明显心不在焉。</p><p class="ql-block">第二天爬山时,我的微信消息提示音响个不停,还是置业顾问发来的。我爸在旁边不住地催我:“快把杆子递给我呀!你干啥呢?别看手机了行不?”有那么一瞬间, 我恍然觉得我爸变成了小孩子,准备叉起腰来跟我吵架:“你不陪我玩,你是坏人!”我刚想正色跟他掰扯——“买房子重要还是摘柿子重要?你看我这会儿哪儿有心情摘柿子”但转念-想, 我小时候缠着他们他们的时候,他们不也这么跟我说说话吗?我当时听到这些话时,会立刻灰溜留地从他们面前消失,哪怕心里再不服气。</p><p class="ql-block">如今角色反过来了,我成了那个忙着“大事”的大人,我的父母成了抱怨我不好好陪他们玩的小孩。</p><p class="ql-block">父母到了这个年龄,体力、精力、脑力在经历不可逆的衰退,速度之快一如我在青春期时的生长那样。这两件事儿其实有相似之处:面对如此变化,我们都没做好准备,甚至会因此变得暴躁、惶恐。</p><p class="ql-block">我们越长越大,父母越长越小,这就是时间的残酷魔法。如今我们往前跑的时候,一回头,父母已经落在后面。因为所处时代、年龄、生活圈子的差距,我们和父母已经不大可能完全相互理解了。可在时间面前,我们都是脆弱而渺小的。因此有什么事情能比接纳彼此更重要呢?</p><p class="ql-block">所以,我决定站在原地等等爸妈,跟他们说,你们别着急,慢慢来,我在。</p> <p class="ql-block">  你以为的随心所欲并非所想的那般</p><p class="ql-block"> 文I叶倾城</p><p class="ql-block">就在前几天,我参加了一-次网络辩论,辩论题目是“年轻人该不该随心所欲”,与我打擂台的是几个20多岁的留学生。</p><p class="ql-block">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理解的随心所欲只有两个方向:一、随心所欲地花钱,乐于闲逛、购物;二、随心所欲地爱。</p><p class="ql-block">我有些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验的朋友说:许多留学生过着非常闭塞但完全不知道自己闭塞的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一,国外很多大学并非在城市中心,那里的生活单纯也单调。</p><p class="ql-block">第二,当前的中国留学生群体严重同质化,很多人都来自大城市中经济条件相当不错的家庭。在中国大学校园食堂中,你有可能与家里穷但才华惊人之人同桌用餐,也有可能与巨富之子位于同一个打饭队伍前后。但在海外留学,这两种人你基本遇不到。</p><p class="ql-block">第三,早年间,有更多留学生都有打工经验,这令他们得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但当下不少留学生并不需要打工补贴生活。</p><p class="ql-block">第四,少部分孩子是因为在国内考不上理想的大学,但因未做好准备,出国也只是换个地方玩游戏、虚度时光,留学德国不会说德语,留学法国不会说法语。</p><p class="ql-block">是的,国外不少大学有完备的图书馆、实验室,甚至自己的导师是诺贝尔奖得主;大学之外有博物馆、展览馆、专业性极强的讲座和其他精彩的社会活动....但这些,都没有人捧到你面前,你得自己去寻找、去争取。</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你得先有欲望,发现自己所欠缺的,然后才能实现欲望。在这过程中,过关斩将,披荆斩棘,锻炼能力,同时发现能力的不足...一步步成长。</p><p class="ql-block">很遗憾,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太缺乏完成这个过程的决心了,转而倾向过着匮乏、贫瘠但自以为“随心所欲”的人生。</p><p class="ql-block">对于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生活中只有父母和家人,圈子狭小。我们曾日日亲近的一起上下学的小朋友、经常来往的亲戚、邻居的叔伯阿姨....已全不存在,这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紧密”一父 母只有子女,倾尽一切给予子女;而子女也只有父母,所有不满、怨怼也只能抛给父母。</p><p class="ql-block">这种相爱相杀、紧密里生出的痛苦,可能就是“小”家庭必须付出的代价。</p><p class="ql-block">所以,送儿女出国,是希望他们能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结果,身已动,心未远。</p><p class="ql-block">如何培养孩子摆脱不满、消极的情绪和困境,如何能奔向更壮阔的未来,才是父母该考虑的。</p><p class="ql-block">同时,对年过20岁的年轻人来说,也应该反思,为什么你的随心所欲只能在花钱与恋爱两个方向上。</p><p class="ql-block">你看似走了万里路,但为什么把自己活得如此狭窄?</p><p class="ql-block">在讨论的时候,对面留学的孩子说,长者鼓励年轻人追求自我,可能更多出于想弥补自己当年的缺憾。</p><p class="ql-block">我说:“不,我的大学生活相当丰富多彩,你的那种随心所欲,给我我也不要。”</p> <p class="ql-block">  如何度过人生的“至暗时刻”</p><p class="ql-block"> 文/良大师</p><p class="ql-block">不要自怜</p><p class="ql-block">芒格曾经说过,人类所有的情绪都是有用的,唯独“自怜””没用,而且有害。</p><p class="ql-block">人在不顺时,特别容易自怜,抒发命运不济,感慨时运不公,倘若是一.位天才诗人,也许能激发句“奈何青云土,弃我如尘埃”的诗句。但是,对于普酒人,自怜只会把自己变得脆弱,让潜意识也认可自己是个倒霉蛋。</p><p class="ql-block">你要相信,所有的标签都是你贴给自己的。所以,不要给岁月某种特殊定义,阴晴圆缺都是一种正常波动, 别稍有不顺就当成是“至暗时刻”,不要主动培养自己对挫折的嗅觉。</p><p class="ql-block">事儿上见</p><p class="ql-block">当然,我不否认,人生有些阶段确实会特别痛苦。</p><p class="ql-block">2000年我刚刚来深圳时,拿着个二本文凭,3个月都没找到工作,钱也花得差不多了,迷茫得不得了。女朋友也和我分了手,就在这个时候,家里摊上了官司,要赔十几万块钱,这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p><p class="ql-block">那时每天晚上快要睡着时,我就感觉心里堵了块石头,呼吸困难,四肢僵硬。医生说这叫“濒死感”,是抑郁症的前兆,让我一定要注意。</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并没有患上抑郁症,甚至可以说,我是一个心理极其健康的人。</p><p class="ql-block">当时我就明白一个诀窍,要想不迷茫,一定要“事儿上见”--你一 定要做很多具体的事儿来填充自己。</p><p class="ql-block">人的思维就像是- -摊随意流动的水,很难人为控制,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个小小的旋涡,会把你的思维卷进去,变得悲观和狭隘。而当你在做具体的事儿时,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但凡你要动手做一件事前,总要有个目标吧,总要思考用什么手段去达成这个目标。</p><p class="ql-block">这么一来,你的思维就会附着在具体的事上,后一条管道,你的思维就收敛了,那摊水也就通过会四处乱溢了。</p><p class="ql-block">我在那个时候, 选择去读夜校,还去做义工,每件事都有目标,有反馈,也就消解了压力和烦恼。</p><p class="ql-block">只是,在选择时,一定选择你觉得 有价值的事而不只是为让自己摆脱当下的糟糕情绪, 通过购物、打游戏来得到一种转瞬即逝的即时满足。</p><p class="ql-block">依靠自己</p><p class="ql-block">很多人一直在等着被别人拯救,总觉得有个白胡子老头儿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等着他们,点拨他们从此走上人生巅峰。</p><p class="ql-block">我曾和一些准备创业的人聊过,很多人说自己有很好的构想,就是缺两个合伙人:一个懂技术的,一个懂市场的。</p><p class="ql-block">我问:“创业初期就是靠技术和市场打拼,都有了,那你干啥?”</p><p class="ql-block">对方说:“我统领大方向。</p><p class="ql-block">这种创业者肯定没戏,因为他把希望都押在别人身上,人家懂技术和懂市场的为啥要找你尼?</p><p class="ql-block">以我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凡事都必须自己躬身入局才行。很多人陷入窘境,就是因为总是想等来一个贵人或得到一本秘籍,到最后啥都没来,只能越混越惨。</p><p class="ql-block">写过《霸王别姬》的香港作家李碧华曾说过一句话:“求人如吞三尺剑,靠人如上九重天。”婆了当我们遇 到一些很难逾越的坎儿时,只能自己爬过去,没人能帮你,不会有白胡子老头儿也不会有贵人,所谓“贵人”,就是当你够“贵”时才会出现的人。</p><p class="ql-block">明白这一点,你就会少一些妄念,多一些心力,你迈出的每一步才能扎实。</p><p class="ql-block">永远渴望</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就觉得没啥盼头了。说到底,就是失去了“渴望”。</p><p class="ql-block">你肯定很诧异,这怎么可能?哪个中年人不渴望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这其实不是“渴望”,而是“欲望”。</p><p class="ql-block">欲望是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渴望是摆脱确定性,追求不确定的东西。</p><p class="ql-block">你看那些处在青春期的少年,他们没有稳定的状态,一会儿想当歌星,一会儿又想当作家,他们一直在探索。</p><p class="ql-block">所以,啥叫青春?青春就是充满渴望的那个状态。而当我们不再渴望,就是青春死去的标志。只追求自己确定的东西,对于那些不确定的、不在自己认知边界内的东西,要么鄙视,要么抗拒,最后便没有了渴望,只有欲望。</p><p class="ql-block">顺着这个角度,我们也能重新理解什么叫“更好的自己”,这不是说去年你赚了50万,今年你就要赚100万,而是说,你挖掘出了一个不一样的自己。</p><p class="ql-block">一个工程师想变成摄影家,一个普通白领想变成演讲...这些渴望都在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我不是让你放弃所有,从零开始,而是想建议你,一定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再抽出一点儿精力,去做点儿你认为不太可能的事儿。</p><p class="ql-block">就像曾经年少无知的我们,倔强、叛逆、反传统,却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渴望。</p><p class="ql-block">没人能一辈子都顺顺当当,不过大家只会秀出光鲜的一面。和岁月交手多次后,我们会发现,还是把苟且不堪藏起来好些,说出来没人关心,自己老揣着也堵得慌,还不如“装”得很笃定、很洒脱。只不过这种“装”是有益的一一“装”着 “装”着,别人信了,自己也信了,世界变得和颜悦色。</p><p class="ql-block">2021.12上|读者(原创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