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焦山原名樵山,因焦光“三诏不起”而改名焦山。“ 焦山大江环绕,每风涛四起,势欲飞动,故南朝谓之浮玉山 。” 更有诗句:“玉湖流水清且闲,中有浮玉之名山。千帆过尽莫天碧,惟见白云时往还”。</p><p> “浮玉”寻趣,非“春风颂柳”,“夏荷蝉鸣”,“秋云红枫”,“冬雪峦韵”。而寻“古寺玄光”,“石迹幻影”,“危楼僧迹”,“萧寺瘢痕”。朝暮相伴,寒暑相随,追光逐影,寻景筑梦,得图片数张,与友人共勉。</p> <p>《腾龙翘首》</p><p>秋天拍摄银杏时发现此角度,当时因光线不理想,机位不适合,镜头张力不够不能成片。经过观察分析,在理想的光线条件下,选用适合的焦段,采用“遮挡”法拍摄而成。</p> <p>《幻亭角影》</p><p>焦山古建筑没有“特点”,焦山有的金山同样有。琢磨久了有了想法,如数照搬摄影技法,获得这张图片。图片是实拍的,没有增减元素。</p> <p>《石迹笼光》</p><p>石灯笼焦山有多处,一年四季光影各异,与环境相应者不多,不细心观察难得真谛。拍摄时现场元素的运用应该是要领,此图在光影适度时偶然得到。</p> <p>《灵塔远眺》</p><p>万佛塔难拍,观察数月不能入手,拍照人都有形式各异的万佛塔图片。深秋拍摄银杏时突发奇想,获得此图。</p> <p>《狻猊探足》</p><p>焦山石狮子多,焦山石狮子真多,大小相间,形态各异,拍摄石狮子数年难得要领。此图整理图片时翻出,画面气氛比较单薄,不尽人意。</p> <p>《 孤顶成峰 》</p><p>“光线语言”是以光线塑形影像,特殊的光线能够把“平庸”的场景塑就成摄影作品,这一切取决于你对“光线的”把控。</p> <p>《金猊望月》</p><p>此图后期了,拍摄多次都没有成功,不是这个问题就是那个问题出现,因为构思很久不愿放弃,后期满足心愿吧。</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楼台玄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黑白摄影的魅力在于从彩色世界中剥离出“黑白灰”, 按照创作者的思路重新组合表现。将多余的、无关紧要的东西藏匿起来,使画面更精简,把影像抽象化、符号化。</span></p> <p>《茗莲慧影》</p><p>石灯笼光影甚妙,而且光比适宜;以石基莲花座为引导,选适当焦段镜头拍摄,辅以压光技法处理成就现在图形。</p> <p>《萧寺钟鸣》</p><p>萧寺散步,石径寻梦,突现此景,禅寺钟响,故名“萧寺钟鸣。”</p> <p>《微韵龙腾》</p><p>晨光下的定慧寺徽派砖雕壁照让人心动,拍摄了此“不入流”图片,心中还真有几分喜欢,凑个数吧。</p> <p>《蒲牢居守》</p><p>不同的焦段,不同的视角度,不同的拍摄距离,拍摄出来的影像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光线,不同的光温,不同的光比拍摄出来的影调也是不一样的。</p> <p><br></p><p><br></p><p><br></p><p> 一年了,秋去冬来又一年。</p><p> 自嘲是“摄影”人,心里没有“梦”,手中那有片? “忽悠”自己“翻箱”寻片,而“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p><p> 蓦然回首又一年。</p><p> 新年如愿!新年吉祥!</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