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学习科学”,走近“因果关系” ——上海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专题学习与知识分享

徐徐往前(梦杰)

细雨喃喃语,叶落铺蹊径。12月16日,2021学年上海市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第五次培训在上海市教科院如期举行。本次培训活动由三部分内容组成。<div><b> 1.专题学习:探秘“学习科学”——人是如何学习的?</b><br> 专题报告 《学习科学新进展——HPL2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学校变革的启发》 主讲: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裴新宁教授。</div> 裴教授从话题背景、“学习”、从学习理论到学习科学、学习科学的关键特征、学习科学进展、HPL2的主要结论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学习科学”的发展,并导读了《人是如何学习的2》这本书,让我们逐渐揭开了“学习科学”的神秘面纱。裴教授认为,技术继续高速进步、教育体系的持续变革,技术和课程设计方面的创新会彻底改变教师的角色,并且从根本上重塑学习。只有让学习成为教育的中心,人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br> 在解答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能力这个问题时,裴教授带领大家分别从教育和人的发展、经济实力和创新人才需求两种视角来思考。对于学习科学的两大命题,即“人是如何学习的?”和“怎样帮助人有效地学习?”裴教师以“学习危机”、学习分类、学习科学的发展进程、三大主流学习理论模型、不同领域中的学习研究和学习科学的缘起等内容做了详尽的介绍,帮助培训班的老师们对学习科学有了较为系统的认知。<br> 在介绍学习科学的关键特征过程中,裴教师还为大家剖析了学习科学对于教育变革的重要意义,即关照人的学习与发展的时空与可能,聚焦教育变革中教与学的问题,对真实情境中学习问题的跨学科探索,提供教育变革政策,是研究与实践的关键学术基础。<br> 最后,裴教授从整体架构角度介绍了《人是如何学习的II学习者、境脉与文化》一书的主要的内容,为教师们阅读此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建议。<br><div> 裴教授的讲座高潮迭起,引发了学员们的思想共鸣和热烈对话。<br></div> 学员向裴教授提问 学员与裴教授互动 学员征询裴教授建议 <b>2.知识分享:走近“因果关系”——为什么?</b><br> 下午的知识分享会上,因果关系团队的七位学员向大家介绍了《为什么?》一书。该书是一本人工智能领域专家朱迪亚·珀尔及其同事的力著,试图从因果关系角度解开知识本质,打开因果关系的全新世界。<br> <div> 2.1向均值回归<br>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杨海燕老师用学生偶尔一次考最高分为实例,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均值回归的定义和实际应用。</div> 2.2贝叶斯算法<br> 松江二中赵凌云老师用“光顾茶馆的顾客点烤饼”和“乳房X光诊断”等生活常见案例进行贝叶斯法则的意义和实践应用的具体介绍。<br> 2.3基于因果关系的调查研究实践优化<br> 嘉定二中的管国琴老师通过“密集型集团办学背景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建设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案例生动呈现了因果关系给研究带来的变化和影响。<br> 2.4我所了解的因果关系科学<br> 上海市实验学校的陆如萍老师通过“中学生学业拖延”这一顽症的思考,大胆提出了自己对因果关系的认知。<br> 2.5反事实推理<br> 宝山区大场镇小学王艳伟老师从定义、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反事实推理的思维。<br> 2.6借用科学家智慧,提升因果思维<br> 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曹鑫老师以“寻找预防坏血病的因果路径”、“全民学代数的因果图”等实例介绍了寻找隐藏的作用机制。<br> 2.7因果推断的可迁移性<br> 闵行区教育学院陆玉梅老师以《为什么》一书中“在线广告对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可能性的影响”这一案例的介绍,使大家对可迁移的特征有了直观了解。 <b>3.导师点评与学习收获</b><br> “因果关系”知识分享会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冯明主任和熊立敏老师分别为本次活动做了精彩点评。“学习科学”团队的成员们也及时完成了学习心得,分享了各自的学习收获。<br> 3.1导师点评<br> 3.1.1熊立敏老师:谨慎看待数据<br> 熊老师指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统计数据并不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只能说明两者有相关,因此要谨慎对待数据。对因果关系推论的学习恰恰让我们意识到挖掘出冰冷数据背后人的因素才是更为重要的。 3.1.2冯明主任:修炼科研“洞察力”<br> 冯主任从因果关系带来的不一样见识和路径分析、中介及其探究中介的创新价值、概率思维、辛普森悖论等方面入手,建议大家要正确把握因果关系,即从自我反思中澄清经验中的“因果关系”、从大数据分析中辨明或寻找“因果关系”和从文献研究获得相关“因果关系”结论。 3.2“学习科学”团队的学习收获<br> 3.2.1 陈悦琼(长宁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建构新的思维方式<br> 裴教授的报告让我意识到作为教师自身存的思维固化是多么可怕,要想打破这种固化唯有让自己的大脑不断学习汲取新的知识,建构新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真正的“终生”学习者。<br> 3.2.2徐梦杰(静安区教育学院):终生、宽生和深生学习<br> 面对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在终生、宽生、深生学习的时代,理解学习科学,科学地开展学习,不仅是教育者需要研究的主题,也是每个社会人自知与发展的基础。裴新宁教授呈现的学术盛宴中有一系列既熟悉又陌生、富有挑战也充满激励的新观点。<br> 3.2.3陆怡(奉贤区实验中学): 建构学生的学习<br> 裴教授的讲座让我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了学习科学,引导我们将教育从关注“做什么”转向关注“为什么做”,从而让学习真正地发生。我认为这本书很适合教研,因为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够帮助一线教师审视自身教学,通过课程的设计、知识的结构化等建构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br> 3.2.4黄定超(崇明区教育学院):深度与跨界<br> 深度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跨界学习,裴教授报告中的许多内容颠覆了自己对“学习”原有的认知。下午的知识分享,“因果关系”团队将《为什么》一书分析透彻,入木三分,并且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既能顶天,又能立地。<br> 3.2.5奚莉芳(杨浦区教育学院):打破认知边界<br> 打破认知边界的学习让我们对许多名词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理解。例如,学习中的“境脉”、“向均值回归”的回归常态理论、“贝叶斯算法”的实践应用、和“反事实推理”的思维方式。“因果关系”团队的老师们都用生动和跨界的例子进行了个性化的解读,使我们对高深的“因果关系”有了亲近学习的动力。<div> 3.2.6张丽(闵行区教育学院):新的认识<div> 在同伴的知识分享会中知道了因果关系是一种思维方式,在均值回归中学习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在教育中更加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成绩,对于成功=天赋+运气有了新的认识,学习了反事实逻辑需要基于一定的事实条件。<br> 3.2.7许利琴(青浦区实验小学):反哺课堂、拓宽视野<br> 从冯老师的分享中,感受到了冯老师对因果关系高屋建瓴的梳理和提炼,尤其是通过这样的学习和交流,给我们提出了要将学习反哺到课堂、教研成果等实际工作中去,这无论从思维的广度还是教科研的洞察力上,对我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认知突破,也打开了自己进一步自主学习的视野。<br><br>供稿:奚莉芳<br>摄影:陆怡等<br>美篇:徐梦杰<br>审校:黄定超<br>指导:熊立敏<br></div></div>

学习

因果关系

科学

教育

老师

教授

知识

思维

认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