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马占山】

永年

<p class="ql-block">  小寒时节,天不算冷,到“五大道”的湖南路11号参观了【马占山故居】。</p> <p class="ql-block">  他是一位有血性敢担当的中国人,他是一位被毛主席誉为“始终如一,抗日到底”的民族英雄。他挚爱生长于斯的黑水白山,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他怒发冲冠,一声枪响,震惊四海。他就是蜚声中外的抗日骁将一一马占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省怀德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马,后因丟失一匹马,被抓进官府,遭毒打和关押并被逼赔偿。后来那匹马跑回来,地主仍不退钱,马占山一怒之下,上山落草。因善骑射,为人讲义气,不久被推为头领。1908年,马占山决定“金盆洗手”率弟兄接受从军。</p> <p class="ql-block">  1911年,马占山投靠清军奉天后路巡防营统领吴峻升,从四营中哨哨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升任东北边防军骑兵师师长和黑河警备司令等职。</p> <p class="ql-block">  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张作霖在新民巨流河一带组织力量抵抗郭军。12月,马占山随同吳俊升在辽宁新民白旗堡附近,同郭松龄军展开激战,郭军大败。马占山部尾随搜索,并活捉郭松龄夫妇。1925年,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第17师骑兵旅旅长。</p><p class="ql-block"> 1928年6月4日,日本侵略者在皇姑屯炸死张作霖和吴俊升,他发誓“公仇私报,必报复之”。</p><p class="ql-block"> 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兼黑河警备司令。</p><p class="ql-block"> 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步兵第三旅旅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行辕奉行了不抵抗命令。日军趁势急占辽宁、吉林,进逼黑龙江。马占山临危受命,出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p><p class="ql-block"> 当时日本关东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江桥(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1931年10月16日,伪军张海鹏部向嫩江江桥发起进攻,马占山率部将其击溃。他明确表示“吾奉命为一省主席,守土有责”,“一息尚存,决不敢使尺寸土地沦为异族”。在日军进犯江桥时,守军将桥破坏三孔。</p><p class="ql-block"> 1931年11月3日,马占山拒绝日军最后通牒。</p><p class="ql-block"> 1931年11月4日,日军向江桥守军阵地发起猛攻,马占山下令抵抗,亲临前线指挥,挫败日军多次进攻。从而打响了举世瞩目的江桥抗战,由此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之东方战场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1931年11月7日,马占山在江桥抗战中为表示抗战决心,向全国人民发表通电。</p> <p class="ql-block">  江桥,名为嫩江哈木葛木桥,其两端是江桥镇和大兴站,是日军全力争夺的军事要地。</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亲赴前线督战</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军队集结雪地准备冲锋</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部骑兵绕敌身后,在雪地驰骋拼杀。</p> <p class="ql-block"> 给日军重创的马占山部队</p> <p class="ql-block">  江桥抗战激发了国内外华人华侨的爱国热情,援马声浪自黑龙江波及全中国乃至世界。多地举行抗日游行,海外华侨慷慨捐款,一时万民一心,救亡图存。</p> <p class="ql-block">  12月6日,上海青年300多人组成“赴东北援马团”。团长张少杰在火车站同欢送者悲壮诀别词:“除非我们死,我们决不回来”!</p> <p class="ql-block">  新加坡华侨巨商胡文虎捐巨款支援江桥抗战。</p> <p class="ql-block">  上海南洋兄第烟草公司的“马占山将军”牌香烟海报。</p> <p class="ql-block">  江桥抗战结束后,马占山组建抗日救国义勇军,挥泪出征,在松嫩大地上,揭竿再起,血泪疆场;终因兵力不足,被迫退入苏联,辗转于欧、亚。</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马占山三次请战不得,于1933年8月中旬,由上海来到天津,住进了原英租界46号路37号宅(今湖南路11号)。这期间,马占山常与爱国人士、共产党人交往,宣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  闫宝航(1895一1968)中国战略情报专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事业立下不朽功勋。</p> <p class="ql-block">  邹大鹏(1907一1967)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期间,建立晋绥胶东地区的地下组织,为开辟平津和东北的情报工作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杜重远(1898一1943)中国实业家,知名抗日爱国人士,曾在鄂、川、赣、沪等地活动,鼓励民众抗日救国。</p> <p class="ql-block"> 孙达生,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  栗又文(1901一1984)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等职,党的十二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p> <p class="ql-block">  高崇民(1891一1971)曾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第四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周恩来总理称他是“东北人的榜样”。</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居津期间,日本特务机关对马占山策划了一系列的罪恶阴谋,妄图得到从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马占山身处逆境,屡遭不测,先后发生日特谋杀、绑架儿子马奎、无赖老汉冒充马父事件,但马占山从容面对,巧妙周旋,迎难而上,与之斗争,使日本特务的一个个阴谋破了产。</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之子马奎</p> <p class="ql-block"> 马荣(冒充马父者)</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右)与女律师纪清漪(左)及《大公报》记者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原中原公司大楼(现百货公司),日本天津驻屯军和特务的秘密据点。</p> <p class="ql-block">  三件阴谋事件的幕后导演,日本特务川岛芳子。</p> <p class="ql-block"> 原日本驻天津总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的挚友,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陆军二级上将,时任河北省主席的于学忠。</p> <p class="ql-block">  素有“双料少将”之称,时任天津市公安局侦缉总队队长的解方。</p> <p class="ql-block">  侍卫长杜海山,协助马占山在天津屡破日特阴谋。</p> <p class="ql-block">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马占山紧随张、杨之后在八项主张上签字,力促和谈,并谏言“国难当头,勿杀蒋介石”,以稳固国内形势。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受任东北挺进军司令,赴任西北,他与日伪蒙军血战绥远,鏖战阴山,扼守黄河之滨;他与八路军合作,竭诚抗日,守土安民。</p> <p class="ql-block">  1937年9月,马占山在绥远都统府留影。</p> <p class="ql-block"> 蒋介石给马占山进驻伊盟手令</p> <p class="ql-block">  红二方面军第六军与东北挺进军刘桂五部部分人员在白水前线合影。</p> <p class="ql-block">  东北挺进军在荒滩上对敌军猛烈攻击。</p> <p class="ql-block">  1938年6月4日,日军三路进犯偏关,马占山部骑兵二军奋起迎击,偏关失而复得。</p> <p class="ql-block"> 位于哈拉寨的“忠烈祠”</p> <p class="ql-block">  在马占山的戎马生涯中,除了屡建战功,还在文化、慈善、教育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驻扎哈拉寨期间,他在当地建学校,立图书馆,兴建藏书楼、育婴堂等,颇受当地人民称颂。</p> <p class="ql-block">  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部驻地一一哈拉寨。</p> <p class="ql-block"> 在哈拉寨修建的育婴堂</p> <p class="ql-block"> 秀芳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凤凰镇中山中心小学的国语课本</p> <p class="ql-block"> 当地群众为马占山竖立的德政碑</p> <p class="ql-block">  1939年7月,马占山自重庆返回途中意外负伤,在当地八路军的帮助下,被迅速送往延安救治。疗伤期间,他受到毛主席与边区人民的隆重欢迎和盛情款待。马占山伤愈回到哈拉寨后,在挺进军中建立了中共挺进军支部,并建立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双方往来密切。</p> <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结束后,马占山兑现自己不打内战的承诺,称病退居北京。</p><p class="ql-block"> 1947年,马占山最后一次重返故地,并在沈阳发布感人肺腑的演讲。而后他联合张作相等人前去南京,为和平请愿。</p><p class="ql-block"> 1948年10月,马占山离开东北,以治病为名拒绝南逃,毅然留在北京。</p> <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沈阳市民欢迎马占山重返东北(左起第一人为马占山)。</p> <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21日,马占山在沈阳市政府广场演讲内容。</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全家出游颐和园(右立第一人为马占山)。</p> <p class="ql-block">  1948年秋,马占山在北海公园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1948年平津战役时,马占山毅然决定弃暗投明,出面帮助傅作义拿定主意和平交出北平城,并向傅建议邓宝珊做同中共谈判的代表,为促进北京的和平解放做了有益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马占山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北平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部队欢迎解放军进驻北平。</p> <p class="ql-block">  人民解放军抵达朝阳门,傅作义部队官兵迎接。</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31日,入城的解放军部队途经西四牌楼。</p> <p class="ql-block">  解放军指战员在天安门前参加庆祝大会。</p> <p class="ql-block">  1949年2月,周恩来(右五)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与傅作义(右三)、邓宝珊(右四)等合影。</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亲眼见证新中国在毛主席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蓬勃新生。他生命垂危之际,仍心怀民族大义,呼吁台湾同胞接受和平解放,呼吁两岸和平统一。</p> <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27日,马占山、孙蔚如、高桂滋、李兴中联名发表《告金门国民党军政界书》,呼吁大家响应共产党领导,呼吁台湾同胞接受和平解放。</p> <p class="ql-block">  孙蔚如,第六战区上将司令长官,获抗战青天白日勋章,美国二战金质自由勋章,首批抗战胜利勋章。</p> <p class="ql-block">  高桂滋,陕西定边人,陆军中将,毛泽东称赞其“抗日之役,光荣历史国人同佩”。</p> <p class="ql-block">  李兴中,天津宁河人,曾为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总司令,因拒绝内战赋闲,建国后任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员,交通厅厅长。</p> <p class="ql-block">  1950年6月,马占山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终因身体原因而抱憾缺席。</p><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情急剧恶化,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六十五岁。</p> <p class="ql-block">  在全国各个地方,为表达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与追思,为纪念他曾经的抗日壮举,人们以各种形式怀念马占山将军,壮志常在,英魂永驻。</p> <p class="ql-block">马占山病逝后安葬于北京万安公墓</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将军与夫人之墓碑</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墓志</p> <p class="ql-block">  陕北府谷县哈拉镇内矗立的“还我河山”纪念塔</p> <p class="ql-block">  黑龙江省泰来县江桥镇江桥抗战纪念园内马占山骑马雕像。</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收藏的马占山将军使用过的望远镜、手表、钢笔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  黑河市江畔公园抗日名将马占山将军塑像。</p> <p class="ql-block">  2003年8月15日,东北抗日联军精神宣传小分队签名留念的江桥抗战纪念明信片。</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将军生平年表</p> <p class="ql-block">  马占山将军的一生,忠勇义烈,可歌可泣。在抗日战争中,他身先士卒,不畏强敌,血战到底,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于外来侵略的民族精魂;在和平年代里,他信守诺言,功在民族,心系天下,践行了为新中国建设奋斗到底的英雄遗梦。</p><p class="ql-block"> 如今,他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载史册!</p> <p class="ql-block"> (手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