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反省;知困,然后能自强。</p><p class="ql-block"> 近日,我校教育教学视导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在各年级开展。为了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本周我在高三10班和高三11班进行了多样尝试,现分享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并修订。</p> 我来当老师 <p class="ql-block"> 1.我来当老师:展示小组智慧,提升有效参与</p><p class="ql-block"> 我做的第一种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由探究讲解本次月考试题。每个小组4-6人,会被分配不同的任务。以往都是我自己讲,暂且不说费尽心力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对于一整套试卷的吸收效果也不尽人意,能记住的新词过一段时间被遗忘的所剩无几,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是被动的听而不是主动的“究”,少了研究、探究、一探究竟的过程,学生始终无法超越文字本身的学习。在小组reporter讲解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监控他/她是否有讲错的地方,而我的作用是当一个观察员、裁判员、讲解员,即观察学生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听懂了;判断“小老师”讲解的是否准确无误;讲解大家都不理解的难点并做好补充。学生在自由探索、发现、体验、运用的过程中理解了文本意思也锻炼了解题能力。</p> 思维导图 <p class="ql-block"> 2.思维导图:把握文章故事线,发现知识内部规律</p><p class="ql-block"> 这一活动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惊艳!由于新高考英语试题中增加了“读后续写”这一题型,考试难度加大,许多学生对于怎么写?写什么?从哪开始写?如何续下去?等一系列问题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常常急得脚趾抓地🤔😭。这次我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小说(故事)六要素,分析故事情感线,理清故事情节,没想到学生竟然不仅分析了情节和情感线,还能分析作者的语言特点并设计了精彩的故事结局。比如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提到“此句为下文…句的出现埋下了伏笔”(讲出这句话的同学是英语只有60分的学生。),“此时,镜头切换到了airport”,(学生竟然能用拍电影的视角去分析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景),“续写第二段我们可以让原文中的场景cattic(阁楼的意思)再出现一次,让主人公回到童年时期的那个attic,以便升华情感。”当我听到同学们从多个视角去分析原文、运用类似拍电影的方式转换故事场景、展开丰富想象设计情节,我兴奋地仿佛看到思想的火花在这一刻发生碰撞,何其妙哉!</p> 四格妙用 <p class="ql-block"> 3.四格妙用:来当“翻译官”,提升创作热情</p><p class="ql-block"> 对于这几天大家热议的娱乐新闻,我今天一进班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句话(如图),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蠢蠢欲动,我说“来!翻译!Be a good translator!”小组成员马上翻字典的翻字典,查资料的查资料,寻找他们认为最恰当最有新意的词。在这过程中大家热烈讨论,互换思想,最终敲定最满意的版本。小组讨论的好处就是平时不善开口表达的同学可以放心大胆地在小组内表达个人观点,同时又有得到认可或修改的机会。这期间大家的讨论声、笑声、发问的声音不断,打破了以往“我讲你听”课堂容易沉默的学习模式。</p> <p class="ql-block"> 于是呈现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惊艳我的是大家竟然会用speculate和speculation来表示猜测,很高级的词汇😏</p> <p class="ql-block"> 课堂多样化尝试仍需要有效性和科学性的进一步验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老师们的坚持和自身不断的学习。路在脚下,脚下是坚实深沉的教育沃土,满园芬芳,我们一直在路上!</p> To be b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