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鲁迅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倾其一生研发联想电脑、国产芯片的倪光南,正是这样一位永远坚挺、永远笔直的“民族脊梁”,可惜的是,倪光南在错误的时间遇上了错误的人,今年81岁高龄的他,心心念念的民族高科技产业被一场侵吞国有资产的合谋给毁掉了。</p><p class="ql-block"> 倪光南带领团队终于在1985年推出了第一代联想式汉卡,汉卡由三块电路板再加一套软件系统组成,看似笨拙,但一推入市场,便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创造了上亿的利润。汉卡进入市场的初期,最大的一笔订单就是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一个500台电脑的订单。</p><p class="ql-block"> 汉卡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每一套汉卡卖到了4000块钱,一半以上都是利润,当时一个大学本科生月薪才50多块钱。1988年,倪光南凭借汉卡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第二年,计算机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又转战了联想微机研发,1990年,采用自主设计主板的联想微机正式推出,销售额高达47亿。两年之后,倪光南又一次斩获了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1994年,倪光南获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p><p class="ql-block"> 倪光南带领团队在1994年研发出了联想的第一部程控交换机LEX5000,,并与廊坊电信局签订布局合同,之后国家多个大型单位都订购了程控交换机。倪光南领导的程控部大获成功,成为了联想集团的第二大部门。</p><p class="ql-block"> 联想的广告语是如果没有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其实我们可以借这个广告语问一句,如果没有倪光南,联想将会怎样?后来倪光南被净身出户扫地出门,到现在靠着一个月一万多的工资生活,过着清贫的日子,他的这些技术成果被谁窃取了呢?</p><p class="ql-block"> 1994年,倪光南向中国科学院及联想公司提出了一个宏大的造“中国芯”计划。他要联合联想公司、复旦大学、长江计算机公司组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力主研发芯片的设计和制造,掌握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突破英特尔等国际大公司的技术垄断,这种今天看起来高瞻远瞩、志存高远的、以高科技立身的“华为模式”哪里是柳传志喜欢的?他理所当然的被排挤了。</p><p class="ql-block"> 1995年,倪光南被解除了联想总工和董事的职务,联想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大胆突进的时代结束。倪光南主导的程控部门也被迫关闭,很多追随倪光南的技术骨干做鸟兽散,纷纷离去。</p><p class="ql-block"> 1999年,倪光南被联想解聘,净身出户。</p><p class="ql-block"> 如果三十多年前,联想咬咬牙走上了倪光南自主研发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的路子,现在我国的芯片产业可能已经实现自主研发,至少没有现在这么被动。</p><p class="ql-block"> 全面放弃独立自主,接受美国融入美国体系,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隐患,今天的人们要为当年的错误买单,我们终于知道被美国卡脖子有多么难受了——还好天佑中华,我们还有华为,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