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迎着朝阳,带着满心期待,12月17日上午,张静工作室赴第四学区开展送教送培活动。本次送教以“读写结合”为主题展开,通过三节课及其专题讲座从实践与理论方面进行引领带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送教之前,四位老师在一起进行了磨课活动。各位老师一边播放课件一边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其他老师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进行商量解决,争取课堂效益最大化。</p> <p class="ql-block"> 张静老师执教的是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的《鸟的天堂》。课堂上张老师引着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读,默读中思考,朗读中体会,走进了作者所写的《鸟的天堂》的两种不同的美中。通过精读课文的片段发现写法上的特点,对比发现不同景物的表达特点,通过小练笔对动静描写进行应用,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好铺垫。整节课立足教材,而又走出教材,用教材教语文,学语文。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与审美鉴赏里,让阅读与习作完美结合,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曹碧晨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在学生充分读、话、议的基础上,适时地讨论演示、再现过程,让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样一步步往上爬的,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此环节能够进一步挖掘文本,渗透爬山虎的攀登精神,从而让学生感受文字赋予的生命信息,获得情感体验。在对爬山虎脚的位置学习后,让学生仔细观察三叶草,抓住特点进行说话训练,读写结合,提升了学生的观察能力。</p> <p class="ql-block"> 梁亚妮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上册的《少年闰土》。本节课以主问题“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围绕文中写的四件事找出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的词句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和知识丰富等特征,通过一些动词的运用和通过读简练的对话体会鲁迅先生作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顺序性,另外,通过文中反复出现而不重复出现的几个“不知道”感知鲁迅先生的孤陋寡闻,从而反衬出闰土的见多识广,并提示学生发现鲁迅边议论边叙述的写作文风,另外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引入鲁迅的生平资料,帮助孩子们理解“四角的天空”,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顺势再引出第一自然段“看瓜刺猹”的画面,引导孩子们发现写法并进行仿写,最后引出三十年后闰土的变化,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布置学生课后继续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整节课孩子们表现积极,对人物形象理解准确,感情体会到位。</p> <p class="ql-block"> 三节课后,白文娟老师作了题为《解读语言密码,从“写话”走向“习作”》的微讲座。白老师结合大量教学实例,对小学各学段读写结合的目标、教材处理策略和注意点进行了简明实用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送培活动给老师们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提升课堂效率是落实提质增效的有效探索。此次活动,引领着老师们能更深入地思考有效的方式提升语文课堂的效率。交流学习,永不止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