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心中的“友谊峰”

袭夺河

<p class="ql-block">  友谊峰是中国阿尔泰山最高峰,也是阿勒泰地区旅游宣传叫响的王牌。通过导游的热情介绍,每年去喀纳斯景区旅游的上百万人,都为在此眺望到那座皑皑雪峰而骄傲自豪……我曾也是对此深信不疑。但当我真的去了那雪峰下却得知,它名字叫“加格尔它乌”,是哈巴河县境内的一座雪山,与中蒙边界上的真“友谊峰”直线距离有60多公里呢!于是我的心中不安起来:把加格尔它乌雪峰当成友谊峰来宣传,那两山之间数千平方公里国土不想要了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友谊峰所在喀纳斯河上游,沿着河谷向西南方向唯一出口被白湖堵着(令人惊讶的是这里与俄罗斯之间却有一个平缓的山口相通),过往者只能从白湖西北侧的果戈习盖达坂上翻越。2003年8月下旬,本人随科考团考察至中俄边界(主要考察开辟边境通道的可行性),当时有部分人员翻越果戈习盖达坂前往友谊峰,结果走到友谊峰前冰川边缘地带折回,虽有人拍照了几个山包,但这并不是期待已久的友谊峰。友谊峰的南坡和西坡均在中国境内,但南坡连接的山梁挡住了人们视线,而西坡是巨大的冰川滑坡,越向上攀登山体就越没气势。鉴于这一情形,即使有的人成功登顶,甚至发布留影照片,但人物背景只是普通雪地而已……可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有哲理,没有合适的角度,即使爬山付出许多汗水,还是拍不到友谊峰照片。</p> <p class="ql-block"> 在没有合适照片的情况下,当地宣传只好用“替代品”照片来充数,所选用的“友谊峰”五花八门,除了有加格尔它乌雪峰外,还有向北爬友谊峰者回头朝南拍照的无名山峰,大胆的干脆贴上了珠穆朗玛峰照片。由于无真实照片的参照,作家们想象力不受拘束,描写“友谊峰”文字充满梦幻般气息……但我总觉着阿勒泰地区应有体现友谊峰巍峨雄姿的照片,这才能让人心里踏实有底气。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需有人把拍照友谊峰之事列入时间表,不能让“皇帝的新装”的故事继续上演。</p> <p class="ql-block">  攀登者无法拍照友谊峰雄姿照片事实,倒逼我们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攀登者多选择坡度平缓的路线,结果途中不知不觉吃掉了“海拔高度”落差之美,从这个角度来说,离山体越近越无法施展拍照,所谓的“灯下黑”现象,就是说在煤油灯下的地方光线并不好。这让人联想到,住阿勒泰市区的人,攀爬市区西侧骆驼峰可拍照好市区东侧的将军山,而攀爬市区东侧将军山也能拍照好市区西侧的骆驼峰。</p> <p class="ql-block"> 通过观察地形图和网络上的照片,我认为在友谊峰之西,有一座东西两头尖、形似腱子肉状的孤山之上,非常适宜对友谊峰进行拍照。此山之北与边界之山有一道沟溪相隔,其南是通往友谊峰前的冰川河谷,山之北的沟溪与山之南的河谷在“腱子肉”的西南角相汇。从这个相汇点向东北,弧线形的山脊将“腱子肉”南北两个山坡隔开。由于朝南的整个山坡受太阳直射没有积雪,所以顺着山脊攀登比较容易,此山脊最高处是拍照友谊峰的极佳位置。山脊最高处海拔高度可达3650米以上。在此向东望去,与友谊峰之间有宽两三公里的冰川,这里海拔比临近的冰川高出1000多米,视线可覆盖友谊峰南侧几个低山。拍照视线开阔,成像空间富有层次,远近景物高低衬托,应能拍照出最美的友谊峰景观。</p> <p class="ql-block">  自十八年前见到加格尔它乌雪峰时起,拍照真实友谊峰的愿望油然而生、挥之不去。如今已退休多年,我见这不被人提及的囧事仍然无解,就根据地形图自画自乐地创作了一幅《心中的友谊峰》。料其将引来一些批评,但想到现身者定是非凡之人也,或手中有真实友谊峰照片,或握有让问题迎刃而解的权力……若以自辱其身引出金凤凰,乃是人生一大幸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