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展风采,教研活动促成长——新陂中心小学“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

平的传说

<p class="ql-block">  立足中心教研,聚焦课堂教学研究,推动教学质量提升。12月16日,全乡六年级数学老师及中心教研组全体成员齐聚中心小学,举行“同课异构”为主题的中心教研。</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旨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度研讨,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在观课、议课的过程中,比较、碰撞、思考,让在场的老师们感受“同样的教学内容因不同的教学设计而带来不同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中心小学的黄珍老师为大家展示《扇形统计图》一课。黄老师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简洁明了”让学生直观了解知识点,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扇形统计图”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p> <p class="ql-block">  “扇形统计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各个扇形又表示什么?”“扇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孩子们带着问题去独立思考,去进行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发现,在汇报中成长……</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黄老师善于采用提问式、启发式的教学方式,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让每个孩子想说敢说!</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高田小学的林玲老师用不同的风格展示了《扇形统计图》一课。</p> <p class="ql-block">  林老师从课一开始,就引导学生数据调查“你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形成统计表”再到“生成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系统地感知“统计”的全过程。 </p> <p class="ql-block">  教师引导学生一次次走进数学,走进生活,又一次次在认知和思维上得到提升。林老师整个引导过程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未达、引而不发”。</p> <p class="ql-block">  课后,由丁荷平老师组织大家议课。针对两个老师不同风格的《扇形统计图》一课,在场老师积极评议,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诚恳地提出自己的合理意见。</p> <p class="ql-block">  “怎样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怎样实现课堂高效?”是这两节课给老师们带来的深深思考!</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杨琪花校长结合两节课的教学,带领在场所有老师认真解读双减工作要求:老师们要做到“双减、双增、三保障 ”。</p><p class="ql-block">双减</p><p class="ql-block">1.减少教学内容。2.减短新授时长。</p><p class="ql-block">双增</p><p class="ql-block">1.增强知识巩固。2.增加课堂练习时间。</p><p class="ql-block">三保障</p><p class="ql-block">1.保障学生自主探究。2.保障学生合作交流。3.保障学生质疑问难。</p> <p class="ql-block">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成长,一次收获。同课异构,集思广益,交流互助,共同成长!</p>

统计图

老师

扇形

教研

学生

异构

同课

双减

中心小学

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