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罗斯大画家列宾的画展在巴黎小皇宫举办,这是多少年来,法国第一次为这位伟大的俄罗斯画家举办正式展览。</span></p> <p class="ql-block">画展集中了一百余幅主要由莫斯科 Trétiakov国家画廊、圣彼得堡冬宫及芬兰赫尔辛基美术馆提供出借的重要作品。包括了列宾蜚声国际的许多名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展览大受欢迎,一票难求,我曾试着直接去门口排队都被拒绝,必需网上预订,结果提前预定了一个多月,才终于在2021年12月1日得已进入小皇宫近距离观看膜拜,难得的幸运!特此纪录全部展览画作,以为纪念。</p> <p class="ql-block">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Ilya Yafimovich Repin,1844年-1930年9月29日),出生于乌克兰丘古耶夫省,毕业于彼得堡美术学院,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 他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风俗画和肖像画,表现了俄罗斯的苦难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1930年9月29日卒于现今属于芬兰的库奥卡拉。是公认的十九世纪后期伟大的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维基百科</p> <p class="ql-block">小皇宫展厅富丽堂皇,列宾的画展占了底层整个右侧展厅,十分隆重。</p> <p class="ql-block">展厅集中了列宾一百多幅作品,共按画家的生活经历分为13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英,法,俄文介绍,每幅画也都有背景介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机会难得,时间有限,但允许拍照,我在尽量把全部绘画作品“无一漏网”拍下之余,再把旁边介绍资料的主要部分译成中文(原文太长,无法把照片全部放上,中文难免会有误差遗漏,能去参观者最好自己重阅。)</p><p class="ql-block">介绍有来自参考文献资料,也有我自己的感悟。目的是为自己学习资料留档,不作为正式注解。许多俄文人名太长,大概音译,仅供参考。</p> <p class="ql-block">列宾一生创作都非常勤奋,他曾留学巴黎,游走欧洲各地,认真学习了欧洲各种流派的画法,回到俄罗斯后,他在充分观察和深刻理解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基础上,以其丰富、鲜明的艺术语言创作了大量的历史画、肖像画。</p><p class="ql-block">列宾的画作如此之多、展现出当时俄罗斯社会生活是如此广阔和全面,是任何一个画家都无法与之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b>毋庸置疑,许多年来,西方对俄罗斯的绘画艺术一直抱有一种若隐若无的“无视”的态度,这次巴黎小皇宫的大规模列宾画专题大展,可以说是对东方俄罗斯艺术大师的正式高调认可和致敬。</b></p><p class="ql-block"><b>列宾不仅是俄罗斯民族的骄傲,在世界美术史上也终于被承认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名至实归,为大师扬眉吐气!</b></p><p class="ql-block"><b>我也是为此特写此美篇,不然对不起大师!</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60年沙皇时期的俄罗斯版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列宾的画可以说是我童年时代最早接触到的西方油画作品,颇有几分感情。记得是一位五十年代在莫斯科留学的叔叔,带回来送给我漂亮的“列宾画册”,那些史诗般的绘画当时给我极大的震撼,许多印象深深刻在脑海中:首先第一幅就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arge Haulers on the Volga),</p><p class="ql-block">那些纤夫们艰辛弯曲的身躯,直透人心的目光,震撼心灵,后来每当看到黄河上纤夫的镜头,拉货车的农工...,脑海中总不由自主的就会浮现出这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这幅巨作就置于展厅进口处正对面的墙上,一进门,第一眼就看到了它,非常震撼。</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油画中的杰作。是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p><p class="ql-block">据介绍这是画家在伏尔加河旅行时亲眼目睹的情景,成为他刻骨铭心的记忆,于是列宾决定把这苦役般的景象画出来:</p> <p class="ql-block">长条的宽阔画幅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向前行进。</p><p class="ql-block">纤夫共11人,分为三组,每个形象都来自于写生,他们的年龄、性格、经历、体力、精神气质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领头纤夫是此画的灵魂人物,他走在最前面,目不旁视,在沉默中透出的内在力量,身上充满了宗教般的坚忍。</p> <p class="ql-block">中间纤夫是唯一一个正视我们的人,那压抑而愤怒不甘的目光,尤其触目惊心,令人难忘。我后来在世界各地旅行时,在许多地方见到过这样的目光~尤其是贫穷的国家。每次都使我想起这幅列宾的画。</p> <p class="ql-block">队伍中的红衣少年茫然的向前方看去,他刚刚开始人生,皮肤还没有被晒黑,成为这个群组中唯一的“亮色”。前面等着他的是什么?他不知道,但那艰苦的道路已经在他稚嫩的脚下展开。</p> <p class="ql-block">其他大部分人都伏身向前,他们沉默着,低头只看地面,一步一步的向前行进,他们是俄罗斯最下层的人,他们在苦难中的忍辱负重,听天由命和在生存中的坚忍,拼搏,挣扎,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画家的笔下。</p> <p class="ql-block">全画以淡绿、淡紫、暗棕色描绘头上的天空,使气氛充满悲剧性的惨淡气氛;</p><p class="ql-block">前面的人物是用棕黄,黑褐的沉重颜色,充满着压迫感,让人透不过气来;地面被强烈的阳光熏烤成白炽色,晃人眼目,干燥,炽热的烈日同时烤问着每一个观看者...,</p><p class="ql-block">整个大厅都被此画的强大气场所笼罩。面对这群雕像般的纤夫们, 面对这些在苦难生活最底层挣扎的人,在这幅与生命进行不屈不挠抗争的如同纪念碑一般的巨作面前,人们被震撼,被感动,被灵魂质问,观者一片寂静,几乎说不出话来。</p><p class="ql-block">列宾在巴黎的画展就是这样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据说列宾创作这幅作品前, 他曾两度到伏尔加去,对纤夫的生活作了长期的观察,画了许多速写,熟悉并了解他们的个性和生活经历。经过反复推敲和长时期的酝酿,才画下了这幅震动人心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1870年5~8月,列宾在伏尔加河地区旅行时另一幅“纤夫题材”的习作。</p> <p class="ql-block"><b>第一部分:圣彼得堡时期(1855~1871)</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列宾开始他的绘画生涯的起步阶段。</p><p class="ql-block">列宾父亲是一个屯垦军军官,全家人在乌克兰丘古耶夫的屯垦地辛勤劳作,童年的列宾亲身体会到了生活的贫困和艰难。也不止一次亲眼目睹了囚犯如何被押解着由此经过,这些印象成为他日后创作的素材。</p><p class="ql-block">列宾的绘画才能是受到了在画坊当学徒的表哥的影响。表哥时常给他带回一些纸张、颜料、画笔,耳濡目染,列宾逐渐对绘画着了迷。列宾早年随圣像画师学画圣像,15岁的时候就能画复活节彩蛋去市场上换钱。</p><p class="ql-block">1863年,列宾一家移居圣彼得堡,他得以进入彼得堡绘画学校学习,并于1864年转入彼得堡美术学院。在此求学期间,列宾完成了一系列的肖像画作品,1871年参加毕业生命题创作竞赛,作品《雅鲁女儿的复活》获金质大奖。(这次展览中没有来)</p> <p class="ql-block">以下的照片都是此次展览中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生动幽默的《准备考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伊凡.萨伏可夫画像》</p> <p class="ql-block">斯塔索夫(1824-1906)俄国艺术评论家。毕业于彼得堡法律学校1851-1854年侨居意大利,任岱米朵夫伯爵私人秘书。归国后,任帝国公共图书馆馆长助理,后任美术部主任,直至逝世。</p><p class="ql-block">他在美学观点上倾向十九世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和对西欧艺术的盲目崇拜,宣传俄罗斯民族艺术的道路,指导和推动了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的创作。对列宾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俄罗斯评论家弗拉第米尔.斯塔索夫画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73</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维拉.切伏特索娃画像》(1869)</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维拉.切伏特索娃Véra Chevtsova14岁时的画像,维拉后来成为列宾的妻子。</p> <p class="ql-block">列宾的弟弟:瓦西里•列宾画像(1867)</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第二部分:巴黎时期(1871~1877)</b></p> <p class="ql-block">1873年-1876年,列宾获得了美术学院津贴,到意大利和法国旅居,熟悉了古代和当代西欧各流派的艺术。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巴黎咖啡馆》、《萨特阔在水晶宫》、《维尔的运石马》、《巴黎郊区》、《巴黎的蒙马特大道》和《渔夫的女儿》等多幅风俗和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渔夫的女儿》(187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带雨伞🌂的夫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俄罗斯童话故事《萨特阔在水晶宫》</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876)</p><p class="ql-block">这是俄罗斯著名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萨特阔,他来到了水下王国。他的琴声深得海王欢心,便得赏从鱼贯而过的各国美女中挑一位为妻。珠宝璀璨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对他的诱惑,如云般的美女从他身边鱼贯而过。而他的女友~一位朴素的俄罗斯姑娘正在高高的台岸上望着他,萨特阔放弃了所有诱惑,直奔女友而去。1876年,画家列宾以浪漫的想象和手法,描绘了这个萨特阔的神话故事。交上了留学成果的答卷——《萨特阔在水下王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记得我小时候曾经看过这部五十年代苏联时期的电影,神奇的童话世界,萨特克的探险奇遇,对那时才是幼儿园的我,简直就是一个五彩缤纷天方夜谭。</p><p class="ql-block">年代久远,细节已经记不清了,但那个美丽的梦境和萨特克的名字,始终留在朦胧的童年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网络真厉害,居然有朋友发现了1953年的《沙特阔在水晶宫》的前苏联电影海报,一下子穿越时空70年,网络世界真奇妙啊!!😄</p> <p class="ql-block">列宾在巴黎蒙马特,经历了最初的印象派时期,他受到法国印象派画家莫里斯的“乡村舞蹈”的影响,开始画街道上的风俗民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新貨推销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初到巴黎的列宾,曾与家人一起居住在蒙马特艺术家聚集区的廉租房,并与朋友一起租用了 La Rue Véron 31号的画室。</p><p class="ql-block">正如另一位居住当地的俄罗斯作家所写:“蒙马特高地有许多年轻人和女孩,穿乡下服装的男人,驴叫,人喊,使得蒙马特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蒙马特高地的靠墙少年(187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874年夏天,列宾曾在法国诺曼底的VEULES-LES-ROSES度假,他画了许多诺曼底大自然的景色,在强烈光线🔆下,用笔自由放松,显示了他掌控自然光线下绘画技巧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维尔的运石马》(187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列宾在法国时期,在风景画上取得很大进步。这幅画是他使用厚重的粗旷笔法和色彩,画了巴黎蒙马特高地泥泞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巴黎的蒙马特大道》(1875~187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时期的列宾写道:</p><p class="ql-block">“我脑子里从来没有如此之多的计划,我不知道如何停止想象。这里的气候让我可以不停地工作,我感觉自己必需要完成一件严肃而重要的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犹太神父拉比》187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列宾的这幅画作于欧洲旅行时期,深受伦布朗的影响,他在圣彼德堡的埃尔米塔日博物馆(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Эрмита́ж,Gosudarstvenny Ermitazh),巴黎的卢浮宫,英国的国家美术馆..等著名博物馆学习之后,完成了这幅欧洲风格的绘画。</p><p class="ql-block">他用深色的背景,厚重的油画颜料,极为粗旷的笔法,十分传神地表现出年迈的犹太神父那浑浊的眼睛,蓬松的胡须。</p> <p class="ql-block">据说伦勃朗也喜欢使用这样厚重的色彩,曾有人打趣说:捏着他画中肖像的鼻子就可把画提起来..。</p><p class="ql-block">列宾的这幅画所用颜料之厚重,画面上几乎可以看见油彩笔痕的突起,在光线下突显出如浮雕般的细节,从老人的皱纹、胡须,直到这只苍老的手上皱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时期在法国完成的,还有这幅列宾唯一的一幅中东风格女子画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黑人女子画像》(1875~1876)</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列宾从来没有去过非洲🌍馬格里布和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但他用精彩的色与光,完美表现出来中东风格首饰与器皿的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此画无疑也受到了伦勃朗画法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伦勃朗以表现光,影著称,尤其是在光照下他画的金色更是光彩夺目。据介绍伦勃朗就是将姜黄、拿浦黄用威尼斯松脂、玛蒂脂和晒稠油研制,使其快速干固,他将这种画法用于珠宝发光的亮部、闪烁的金色衣饰器皿以及肤色的亮部。从而获得与刚画上时一样闪亮效果,而且保持厚重的笔触纹理不消失。</p> <p class="ql-block">列宾在首饰和金色器皿上用了伦勃朗同样的亮白色,涂在极其辉煌明亮的金色透明色之上。他的金色极为丰富,从金赭石至渐深的棕色,变化丰富。用白色点缀后,略露底色的微妙层次更具魅力,视觉上非常精美,光彩夺目。寥寥几笔,表现出列宾掌握欧洲绘画大师技巧的惊人绘画天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伊万.屠格涅夫画像(1874)</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伊万·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俄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1860年代后期,他长年居住在国外。70年代,屠格涅夫定居法国。他结识了许多外国著名作家,如他与法国作家乔治·桑、福楼拜、都德、左拉和莫泊桑等人关系密切。他向西欧介绍俄罗斯文学,特别是普希金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列宾在巴黎接到这幅画的订单属于当时“俄罗斯伟大人物系列”,并于1874年完成于巴黎。</p><p class="ql-block">1883年8月22日屠格涅夫病逝于巴黎。根据他生前的遗嘱,遗体被运回俄国安葬在彼得堡的沃尔科夫墓地的别林斯基墓旁。</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时期,列宾开始关注自己的出生地乌克兰的文化和传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穿传统服装的乌克兰女子(1875)</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典型的乌克兰女子头戴鲜花,美丽动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历克塞.波戈里约伯夫》1882</p><p class="ql-block">他是长期居住在巴黎的俄罗斯画家,绘制装饰了巴黎的Dura路上的“圣亚历山大.纳维斯基大教堂”,成为圣彼德堡艺术学院在巴黎的分支。他的画廊成了留学巴黎的俄罗斯艺术学生的“家”,他建立的俄罗斯保险协会为当时的学生们提供资金保护,在屠格涅夫的支持下,他成为此协会的秘书长。列宾当时应该没少受他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作为留学生的列宾访问了欧洲许多艺术胜地,他在给斯塔索夫(俄罗斯艺术评论家)的信中,谈到了文艺复兴的美术和拉斐尔作品已不能使他满足。他曾被伦勃朗和印象派吸引,尔后又崇拜委拉斯开兹和哈尔斯。他在国外学习三年,吸取了欧洲各种流派的绘画技巧之后,回国后定居莫斯科,从事绘画创作活动。</p><p class="ql-block">此时他的写实主义绘画技巧已炉火纯青。他自己说过:“在绘画上我的主要原则是,要按原样画素材。对我来说,色彩笔触、笔法技巧等已不是问题,我所执着追求的是事物的本质和对象的本来面貌。”</p> <p class="ql-block">在法国和欧洲游学后的列宾,已经走出了俄罗斯本土艺术的圈子,游弋在欧洲和世界的艺术海洋中,他疯狂地吸取各派大师的艺术养料,终于最后走出了自己的路~成为俄罗斯绘画艺术的一代宗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伟大的艺术家记录了历史,他用一生的时间和画笔,留给了我们一幅史诗般的俄罗斯画卷,他将与历史永存!</p> <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的关注,难得看到如此全面的列宾作品(二大俄罗斯顶尖博物馆和芬兰博物馆全部精品),分享给朋友们,也能理解大家提出的各种要求。</p><p class="ql-block">但作为个人,以一己之力来介绍世界顶尖艺术大师极为丰富的绘画作品,不但需要预定购票(价格不菲),参观,拍照,翻译,归纳,书写...,颇费精力,经费与时间。</p><p class="ql-block">愿意把大师的精品与大家分享,但也希望得到朋友们对我工作的认可和尊重:(留言,鲜花,打赏...都是美篇的选项),如果你喜欢我继续介绍下去,也希望你们给予我鼓励。❤️❤️❤️😊😊😊</p><p class="ql-block">列宾画展内容极丰富,为缩短篇幅,将陆续把整个画廊的展品介绍分段发布,感兴趣者可关注后续。</p> <p class="ql-block">附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列宾美术学院</b></p><p class="ql-block">位于世界文化名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列宾美术学院”于1757年建校,与法国巴黎中央美术学院,英国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德国柏林艺术大学等3大美术学院并称“世界4大美术学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享誉全球的俄罗斯高等艺术学府--国立圣彼得堡列宾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学院(简称"列宾美院")的素描世界著名,</p><p class="ql-block">曾有大师评价道:俄罗斯人对人体结构的理解,对人体结构在运动中与透视中的表现形式,对素描绘画技巧与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直到现在为止都是世界一流的。现在影响中国绘画的流派很多,但是,如果要学习写实素描,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去俄罗斯。</p><p class="ql-block">(不是广告,嗨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