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小”作业 “大”变革</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 25, 25);">——山东省“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论坛在龙口市实验小学成功召开</b></p> <p> 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增加了社会焦虑,破坏着教育生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p><p> 今年4月,教育部发布了《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针对作业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突出问题,明确提出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十条要求,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p><p> 7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并规划出了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p><p> 9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从作业统筹管理和创新设计等方面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划部署。</p> <p> “双减”背景下,学校该如何做好作业的统筹管理和创新设计,让作业成为减负增效的重要引擎,成为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呢?</p><p> 12月17日,山东省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小学段)“双减”背景下作业改革论坛在烟台龙口市实验小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省教科院小学室主办,烟台市教科院和龙口市实验小学具体承办,论坛由省教科院李家栋老师主持,徐云鸿主任做主旨讲话和工作部署。来自全省基础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小学段)的学校校长和骨干教师、各地市教研部门的分管领导共12000余人参加了线上论坛。</p> <p> 本次论坛围绕“深化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负担”这一时代主题,聚焦高效课堂建设和作业创新设计两个层面进行研讨交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论坛安排了四方面内容:一是课堂教学观摩,二是典型经验交流,三是作业改革论坛,四是会议总结。</p> <p> 在课堂教学观摩环节,烟台龙口市实验小学出示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节观摩课例,可谓设计巧妙,精彩纷呈。龙口市教学研究室四位教研员进行了精彩的课例点评。</p> <p> 刘娜老师执教的《水果派对》通过课前的水果探究性作业成果交流导入,与课堂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实现了生活经验与语文表达的双向互动,真正让学生学到贴地气的有用的语文,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p><p> 鞠妍妍老师执教的《玩转乘法口诀》,坚持问题引领,学科融合,文化植入,游戏跟进,实现了减负增效、提质激趣的目标。</p><p> 张少艳老师执教的英语课《What club would you like to join?》,注重单元教学的整体规划和推进,课前预习作业、课后巩固作业以及实践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p><p> 焦莹老师的《玩转磁铁》,通过实践性作业成果展示导入,坚持先学后教,课内外有机链接,敢于大胆放手,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体验探究,培养孩子爱科学的好品质。</p> <p> 四节课例既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又体现了作业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做到了课堂教学与作业改革一体规划、协同推进。</p> <p> 在经验交流环节,烟台龙口市实验小学从加强作业管理制度建设,促作业统筹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依托“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教改经验,建构以“读说创”为基本呈现模式的学科作业体系;本着“提升素养、发展个性,整体规划、分段实施”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精彩纷呈的有价值、有实效、有选择、有趣味的“1+5+X”特色自选作业;创新作业评价方式,通过单项即时评价、过程性评价、成果展示评价、“七小”作业星级评价等方式,强化评价的育人功能五个方面全面汇报了学校作业改革的成果。</p> <p> 在会议总结环节,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室徐云鸿主任对四节展示课例和学校的经验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龙口市实验小学作业改革的经验做法可以概括为“五个重视”,即:重视制度规范的学习,通过学习领会精神,把握改革方向;重视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制度,加强作业的刚性管理,保证“双减”政策落地落实;重视集体教研的开展,通过教研,发挥集体智慧,提升作业质量;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研究,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应教尽教,课内减负;重视强化学校主阵地,实现校内学足学好,减轻校外负担。这些经验可圈可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p> <p> 徐主任要求各学校从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关心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做好作业改革这篇大文章,借本次会议的东风,在全省迅速掀起作业改革热潮,创造更多山东经验,为“双减”的有效落实贡献山东方案。</p> <p> 实小老师们在线认真观看,用心记录,积极思考,更加明确了“双减”政策下作业布置的研究方向和落实点。</p> <p>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学校也将在未来的工作中,深入研究,不断进取,让学生的作业减量不减质,努力提升学生幸福感和获得感,呵护学生健康快乐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