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太原一场民歌夜宴主推上党文化 再次凸显沁源元素

沁河记忆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7日晚,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由太原市宣传文化任俊文民乐名家工作室组织演出的百年风华——“晋之乐”山西民歌赏析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音乐厅隆重举行。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本场音乐会共有打击乐、器乐、声乐等十多个节目,节目异彩纷呈,各具地方特色。因展示上党地区传统音乐文化是本场音乐会的主题,最后三个节目分别是武乡琴书、压轴节目长子鼓书、压台节目沁源秧歌。</p> <p class="ql-block"> 武乡琴书于2015年成为省级非遗项目。它起源于武乡农村的传统说唱艺术,是由艺人将鼓儿腔和中原曲种鹦哥柳揉合,吸收当地小曲而成,艺人称之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其唱腔风趣幽默,粗犷流利,极富乡土特色。本场音乐会由省级传承人常惠斌演出的《夸武乡》,因其道地纯正赢得观众阵阵喝彩。</p> <p class="ql-block"> 长子鼓书于201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为长子县文化馆。它是一门说唱相间、以唱为主,且采用长子地区一带方音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通常以单人敲击书鼓和简板并自拉二胡伴奏演出居多,为山西省传统说唱艺术。本场音乐会由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刘引红演出《长子说书人》。因其技艺娴熟,颇具大将风范,深受观众热捧。</p> <p class="ql-block"> 沁源秧歌于2021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是沁源县文化馆。它是一种传统戏剧曲种,是在沁源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歌舞小戏,形成于抗日战争期间,它具有热情、豪放特点,唱腔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它朴实自然,通俗流畅。本场音乐会由长篇小说《沁源 1942》作者、著名作家蒋殊倾情推介,由沁源县文化馆原馆长孙树青、省级非遗传承人南月兰联袂演出《买元荽》《望延安》《沁源是个好地方》《碾糕面》。因其表演形式独特,充满岁月感、时代感,引发观众欢呼雀跃,再次将音乐会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场音乐会由任俊文主持并予以简析,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项目为重头戏包装组合,展示了山西民歌的累累硕果,增强了山西人的文化自信。它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不失为一场精彩的文化夜宴,将进一步有力推动山西各地非遗文化事业的传承和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