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保罗·朗之万的逝世带来的悲痛之所以如此刻骨铭心,是因为它使我体验到一种被抛弃后极端孤独凄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任何一个时代,都极少有人不仅对事物性质有清晰的洞察力,而且对真正人性面临的挑战具有强烈的感觉,并有采取斗争行动的能力。</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人物离开人世,他所留下的空隙是仍然活着的人无法承受的。</p><p class="ql-block">朗之万具有极为清晰的科学思维,同时又不固守成规,并且对关键点有准确无误的直觉性洞察力。</p><p class="ql-block">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他的讲座对不止一代的法国理论物理学家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朗之万关于实验技术的知识同样非常丰富。</p><p class="ql-block">他提出的批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总能产生实际效果,然而他自己的那些颇富创造性的研究对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在磁学和离子理论领域。</p><p class="ql-block">然而,他一贯乐于承担责任的做法限制了他的研究工作。</p><p class="ql-block">因此,他的劳动成果体现在其他科学家出版物中的要比在他自己出版物中的多得多。</p> <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似乎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要不是其他人先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朗之万本来是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因为他已经清楚地觉察到了这一理论的本质方面。</p><p class="ql-block">另一件令人钦佩不已的事则是他充分体会到德布罗意思想的意义——薛定谔后来从这些思想中发展出波动力学的方法——甚至在它们尚未结合成为一个连贯的理论之前。</p><p class="ql-block">我还能清楚地记得他告诉我这件事时的那种兴奋与热情——我也记得我是带着犹豫与怀疑接受他这些话的。</p><p class="ql-block">朗之万在一生中始终对我们社会与经济制度的缺陷与不平等有清醒的认识,并为此感到痛苦。</p><p class="ql-block">然而,他坚定地相信理性与知识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他的心灵是如此纯洁,他甚至相信,一旦发现了理性与正义之光,所有人都应该愿意做出充分的自我克制。</p><p class="ql-block">理性就是他的信念——一种不仅要带来光明而且要带来拯救的信念。</p><p class="ql-block">他想要促使所有人生活得幸福的愿望甚至比他对纯粹理智启蒙的渴望更加强烈,这使得他将大量时间与主要精力投入到政治启蒙活动中。</p><p class="ql-block">从未有一个求助于他的社会良心的人会从他那里空手而归。正因为如此,他那高尚的道德品质使许多无聊透顶的知识分子对他怀有刻骨的敌视。</p><p class="ql-block">反过来,他却对他们都表示理解,他那仁慈之心从未对任何人怀有怨恨。</p> <p class="ql-block">我只能为认识这样一位纯洁并启发人思考的人表达我的感激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