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1.感知小说故事情节。 </p><p class="ql-block">2.从范进及周围人的态度变化理解人物形象。 </p><p class="ql-block">3.了解封建社会庸俗腐败的人情世态,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p><p class="ql-block">教学重难点</p><p class="ql-block">1.分析人物形象。 </p><p class="ql-block">2.了解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p><p class="ql-block">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一、新课导入 </p><p class="ql-block">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榜题名”可以说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终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他们梦想通过考取科举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今天,我们来学习《范进中举》这一课,让我们一起看看主人公范进中举前后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p><p class="ql-block">二、了解情节,感知“变化”</p><p class="ql-block">1.在预习的基础上,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p><p class="ql-block">预设:本文主要写了范进考中举人之后所发生的变化。</p><p class="ql-block">2.引导学生梳理与概括主要故事情节(从中举前和中举后两个阶段梳理)。</p><p class="ql-block">预设:中举前:胡屠户贺喜训诫——范进瞒丈人参加乡试</p><p class="ql-block"> 中举后:范进发疯——胡屠户治疯——张乡绅造访</p><p class="ql-block">过渡:这是发生在科举时代的故事,主人公范进从二十岁开始应考,年年进考场,直到五十四岁才中了秀才,紧接着中了举人。范进喜极而疯时说“好了”,那么范进中举以后哪些方面变“好了”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寻找范进中举前后的一系列变化。</p><p class="ql-block">三、探究“变化”,分析形象</p><p class="ql-block">(一)分析胡屠户的变化</p><p class="ql-block">1.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分析胡屠户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预设:</p> <p class="ql-block">2.从胡屠户的变化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p><p class="ql-block">预设:胡屠户是一个欺贫攀富、粗俗势利、凶横粗鄙、趋炎附势、前倨后恭的市侩形象。</p><p class="ql-block">(二)分析众乡邻的变化</p><p class="ql-block">1.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分析众乡邻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预设:在范进应考期间母亲饿得眼睛都看不见了没有人接济;而“新贵人”中举发了疯还拿来米、酒,甚至抱来了鸡,并为之热情跑前忙后招待报公人、甚至帮范进找鞋并帮他穿上。</p><p class="ql-block">2.从众乡邻的变化可以看出怎样的社会风气?</p><p class="ql-block">预设:嫌贫攀富、趋炎附势的世风。</p><p class="ql-block">(三)分析张乡绅的变化</p><p class="ql-block">1.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分析张乡绅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预设:中举前没有交往的他这时与范进称兄道弟、送银送房。</p><p class="ql-block">2.张乡绅是个怎样的人?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预设:道貌岸然,老奸巨猾。他和范进称兄道弟,为的是结交新贵,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结党营私。</p><p class="ql-block">教师小结:从小说中三类人的变化,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有钱有势的人极力巴结奉承,对无钱无势的人冷漠无情,表现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p><p class="ql-block">(四)分析范进的变化</p><p class="ql-block">提问:范进中举后他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升,家里的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那他本人有没有变化呢?</p><p class="ql-block">1.分析中举前的范进(学生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p><p class="ql-block">预设:他猥琐懦弱、老实可欺、逆来顺受。</p><p class="ql-block">2.分析中举后的范进(学生结合文中相关内容分析)</p><p class="ql-block">①喜极而疯(结合范进发疯的相关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及发疯的原因)</p><p class="ql-block">预设:反复写范进拍手、大笑,且口中反复说着“噫!好!我中了!”活画出了他痴迷功名的神魂颠倒、亦痴亦狂的丑态。</p><p class="ql-block">②清醒之后</p><p class="ql-block">预设:不再惧怕胡屠户,坦然与张乡绅平起平坐,打起官腔,变得世故圆滑。</p><p class="ql-block">四:分析“变化”原因,把握主旨</p><p class="ql-block"> 提问:引起这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预设:中举只是表象,其社会根源应在于──科举制度。其实它所毒害的不止一个范进,它扭曲和异化整个社会关系。</p><p class="ql-block">教师小结:文章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生活遭遇的变化,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科举制度腐蚀读书人灵魂、摧残人才及败坏社会风气的罪恶,辛辣地讽刺了科举制度下的世态炎凉。</p><p class="ql-block">五、布置作业 </p><p class="ql-block"> 学习《范进中举》中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同学,不要出现所写同学的名字。(可以是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神态描写或细节描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