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作者韩克良:美篇之家筹备委员会会员,三行诗达人,多篇作品已在天下美篇报和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报刊发表。军旅生涯十三,曾三次荣立三等功。转业后在丹东市政工作至退休,余下的岁月轻施笔墨润染时光!</p> <p class="ql-block"> 历史题材校正黄福奎:军旅生涯二十年,在旅政治部任科长,转业到地方工作二十年,任局办公室主任。才华横溢,德高望重,乐于助人,工作之余,喜欢畅游诗文海洋。经典作品《期待来生》已在各大网络媒体发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东静养老院是在废品收购站的院里建起来的,整整齐齐六栋平房,供暖公司也接通了暖气。院里的养鱼池也重新修整了,养鱼池占地面积两亩左右,鱼池周围铺上了彩色的方砖步道。鱼塘边又安装了座椅木桌和遮阳棚,方便大家下棋钓鱼,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钓上来的鱼大多数是鲤鱼和草鱼,有鱼咬钩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刻,总会有人指挥,慢点慢点收线、放线放线、收线快收,这条鱼劲还挺大,这条大鱼得遛,把鱼遛到没劲了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钓到的小鱼直接就放生了,一斤左右的就拿到食堂。想吃鱼就去鱼塘钓,红烧鱼都吃腻了,可老伙伴们还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水面上的鱼漂,等待着鱼咬钩的瞬间。健身器材是社区免费安装的,老人在院里就能锻炼身体。太阳能热水器是油田工会捐赠的,老人随时都可以洗澡。鱼塘边的几亩地才是大家的最爱,有人栽树,有人养花,还有人种菜,不用规划老伙伴们就把院里弄的井井有条。</span></p><p class="ql-block"> 原来的水井安装上了水泵,又加装了过滤器,养老院用上了可以直接饮用的自来水。晚饭后,喜欢音乐的老人就去养老院的练歌房唱歌跳舞,选择的曲子大多数是《月牙五更》那样的老曲子。由于周围都是荒地,老伙伴们还在地开荒种地,种上了玉米和高粱,原来满院的杂草变成了花果园。东静养老院就像是瓜果飘香的世外桃源,由于环境好交通还方便,很多人报名来当义工。区政府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在家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养老院逐步走上了正轨。</p><p class="ql-block"> 养老院是微利经营还能养花种菜,很多老伙伴们都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养老院很快就住满了,几乎天天都有预约入住的电话,明年开春还得扩建,扩建的手续都批下来了。收购站是他留下来的,扩建的费用也是他留下来的,他生前就喜欢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建立养老院他一定会高兴。现在也该是完成他心愿的时候了,季静把他留下的断断续续的记录和自己写的一封信装进了漂流瓶,她买了车票预订了船票,独自一人离开了家乡。</p><p class="ql-block"> 其实大海并不远,是有人跟不上生活节奏把人心拉远了。季静第一次坐船,她要去幸福的港湾,登船时是晚上十点,天太黑什么也看不清,一夜航行黎明时客船已到达了公海,清晨醒来季静有点晕船,她左手捧着漂流瓶,右手提着一袋花瓣,独自一人登上了甲板。海面上有雾什么也看不清,分不清是海水还是天空,只有海涛拍打着船舷,像在奏着一曲永远也演奏不完的乐章。季静是第一次看到大海,她撒下了花瓣,花瓣和漂流瓶很快就融入了雾中。</p><p class="ql-block"> 季静闭上眼睛长吸了一口气郑重地说,我完成了您的心愿一切都随缘吧!那清爽潮湿带着淡淡海腥味的海凤,吹拂着她的长发,她手扶着甲板上的围栏站立了好久好久。季静感觉晕船好些了才睁开双眼,太阳刚刚升起来,海面的雾渐渐散去,朝霞瞬间映红了大海。</p><p class="ql-block"> 海!真的是海,如同家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一样,凝聚着一种无法言说神秘的力量,给季静一种超越自然的感受。远处的海水像一片片鱼鳞铺在水面上,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跳跃,甲板上陆续有游客上来,照相机快门卡卡卡响个不停。季静回过头去寻找那个漂流瓶,那还有漂流瓶的踪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