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按照行程计划,我们离开阿尔山去往海拉尔(现呼伦贝尔市),行程296.1公里 既然到了阿尔山,不能不去参观一下久负盛名的阿尔山火车站,好在它和酒店只隔着一条马路,近在咫尺。一大清早不等吃早饭,我们便急匆匆来到马路对面的火车站。 车站正在搞外部装修,脚手架遮挡了建筑的原貌,但“阿尔山”三个大字清晰可见。据介绍,它是1937年日本关东军侵占东北时修建的车站中,唯一一座现在还在使用的车站,每天都有沈阳、哈尔滨和白城方向的多次列车停靠。<div>车站虽小,“五脏俱全”:</div> 售票处 安检门 检票口 早餐后8:00准时出发,经过阿尔山市人民法院大楼,既有蒙古民族特色,又有现代建筑的气息,鲜红的国徽格外醒目,彰显着法律的尊严。 车行驶了近半小时,来到距离阿尔山市10公里处的玫瑰峰景区。 这里奇石林立,称为“阿尔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玫瑰峰山体由花岗正长岩或红色砂岩组成,总体呈红褐色,这就是玫瑰峰名字的由来。因长期地壳抬升,经强烈的河流切割侵蚀和寒冻风化作用,形成峰岭嵯峨、险谷纵横的地貌景观,十几座陡峭的山峰参差错落,造型各异,巍峨壮观。 因赶路,此景点只逗留了很短时间,从车窗向外看到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 一路上欣赏草原景色,相机手机不停地拍拍拍,车上不时发出一阵阵兴奋的欢笑声。 坐车时间久了,难免有些累。马导和郭师傅适时让我们下车活动活动腰腿,特意增添了一个节目:采蘑菇。11时许,来到一片松树林,每人发一个大塑料袋,说要比赛谁采蘑菇采得多。 大家兴致很高。 元凯频频亮出他的战利品。 大家埋头寻找 我也终于有了收获 瞧,硕大的蘑菇! 这是傍晚到达下榻的酒店时,展示的蘑菇采摘成果。 12时许,在路边小镇的餐馆吃了一顿饺子,味道还不错,这些小菜也很受欢迎。 <p class="ql-block">座驾继续向海拉尔进发,草原上到处都是成群的牛羊和马群。</p> 13:30,来到久负盛名的“天下第一敖包” 众人迫不及待地大步流星向目标进发 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一部著名电影《草原上的人们》就是在呼伦贝尔草原拍摄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电影插曲“敖包相会”流传至今,这巴彦呼硕敖包就是当年电影中情侣相会的地方。 俯瞰敖包全景 到此一游(1) 到此一游(2) 敖包后面的坡下是美丽的伊敏河。 伊敏河静静地流淌着,这是一条“功勋河”! <div>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是伊敏河畔的蒙古族母亲们敞开宽大的胸怀,用自己无私的大爱,把数千个上海孤儿养育成人,为多灾多难的国家排忧解难。</div> 映着浓浓的秋色,更俱无限魅力。 <p class="ql-block">无人机开始大显身手,使我们多添了一双从空中俯瞰伊敏河美丽身姿的眼睛。</p> 真是千姿百态、峰回路转。 <p class="ql-block">河水在茫茫大草原上任性地、静静地流淌着,耳畔似听到半个多世纪前草原母亲(额吉)们哄孩子入睡的轻柔歌声,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今日有福亲眼目睹这条功勋河,百感交集!</p>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 流连忘返,迟迟不忍离去 面对此情此景,多想高歌一曲《敖包相会》! 15时许,我们又上路了,拉着大草卷的车时不时从车窗边掠过,秋季牧场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割草机啊?头一回见识草原大机械,很是新奇。</p> 哦,这是捆草机。 车行两个小时左右,来到鄂温克旗首府——海拉尔市。<div>瞧这银行大楼,够气派!<div><br></div></div> 处处可见富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和标志 宽阔的街道,高耸的楼群……现代化城市的姿态尽揽眼底。 当晚下榻祥源大酒店 酒店条件还不错 设施用品一应俱全 一行6人来到“缘滋味饭店”用晚餐,世荃和大家分享了她清早跑去农贸市场辛苦买来的一兜子大苹果,令人十分感动!(她的双膝有伤,爬山走路离不了手杖助力。) 饭店不大,菜品齐全,味道可口,令人食欲大增。 在回酒店的路上,见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映着漂亮的建筑,心情舒畅,奔波一天的疲劳顿刻烟消云散。 八月十六的月亮确实没有十五的圆哦!<div><br></div><div>摄影摄像:全体团员<br></div><div>无人机操控:张元凯</div><div><br></div><div>谢谢收看!</div><div>请看下集!</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