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回家的周末,总想约新老朋友见个面,就是寂寞,无他。恰好赶上老颜快过生日了,虽然三十年都没提起过这个事,但还记得他是12月,生日礼物准备好了,是按他的喜好选了一支老钢笔,好几十岁的派克61,这个周末他也有空,就约了另一个北漂小袁一起吃饭,简单一商量,还是觉得在家更有舒适感,于是一早就跟小袁去进口超市买牛排了。</p><p class="ql-block"> 人物介绍:老颜是我初中高中(内蒙)大学(山东)的同班同学,大学毕业二十多年以后,现在同样北漂。</p> <p class="ql-block"> 今天降温了,在小袁的提醒下,穿了羽绒服,有些风,天瓦蓝瓦蓝的,乌鸦嘎嘎叫着飞过。清朝时期,乌鸦在满族被视为吉祥之物,如今也会有很多乌鸦聚集在故宫,所以好像只在北京城里听到过乌鸦叫,这种声音,也会嵌入北京这段子日子里的回忆中去吧。</p> <h3> 挑到了价格合适样子也合适的牛排,买了配菜芦笋和洋葱,又去日本蛋糕店买了生日蛋糕,在我的坚持下,只买了五寸的,三个人足矣。</h3> <h3> 租了房子自己住之后才知道,需求少而且不稳定才是断舍离的关键,一点多余的东西都不想要,什么吃的都不要剩,宁可吃不够,也不要剩下让我处理,年龄大了,脑子里东西多了,身边的东西就要少。事实证明,这些量刚刚好,吃到略有意犹未尽就是最好状态。</h3> <h3> 不知道老颜是喜欢捣鼓,还是知道我不喜欢捣鼓,他一到就接手了做饭的事,我把厨房门关上,在阳台整理今天到货的洋甘菊,阳光正好,时光缓慢,隔门听见他们讨论怎么做菜用什么锅,隐隐有牛排的香味传过来,不忙不慌地整理着花束,真是好时光。</h3> <h3> 菜做好了,因为没有盘子,还是直接上锅。开了红酒,算计着八百多克牛排再加上配菜够不够吃,想想冰箱里还有鸡蛋和速冻水饺,心里有底了,够吃还是没问题的,于是开吃。</h3> <h3> 味道还是不错的,虽然差点被他俩搞成洋葱炒牛肉,又差点搞成了烤牛肉,但配上黑胡椒汁,一切就都是牛排的气质了,就像一配上孜然,什么都是羊肉串气质一样。</h3> <h3> 吃到快见底的时候,觉得应该是不够了,于是起身架锅蒸饺子,又拿出三个鸡蛋,毫无气质地直接打到锅里,好吃才是硬道理,声称吃饱了的小袁,也忍不住又来了一个煎蛋。蒸饺也好了,桌子小,没处放,干脆也转移到锅里煎一煎,看着这大杂烩又热气腾腾的锅子,三个人都忍不住笑了,这就是生活的实质吧,又暖又饱。</h3> <h3> 蛋糕上插了生日蜡烛,虽然老颜说不喜欢这些仪式的东西,但也不抵触,为了显得活泼一点,把49岁的数字插成兔耳朵的角度,看起来果然不那么老气横秋了。</h3> <h3> 三个人喝了一瓶半红酒,其实主要是我和老颜喝了,把锅里的食材清理干净之后,恰到好处的饱,和恰到好处的熏,收拾了桌子,用闺蜜刚刚寄来的养生壶煮了陈皮和枣。</h3> <p class="ql-block"> 老颜有事先走了,我和小袁坐在沙发上闲闲地喝水聊天,冬日下午的阳光,斜斜地照在我最喜欢的房间的一角,这时,收到老颜发来的微信:谢谢你。</p><p class="ql-block"> 生日快乐,老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