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教研·链接课堂——2021年宁德市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与屏南县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侧记

堂哥

<p class="ql-block">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为提高我市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推动我市初中化学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构建“双减”背景下的素养课堂。2021年12月16日至18日,宁德市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携屏南县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教研(暨送培送教)活动。参加活动的有宁德市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成员及研修人员、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第四届基地校初中化学学科教师、屏南县初中化学教师、屏南县教育局中教股、屏南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等。活动邀请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主任、化学教研室主任张贤金副教授;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罗月旺校长;高级教师、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室初中部陈惠明主任;蕉城中学高级教师傅明桂等大咖开设讲座和示范课。三天的联合教研活动,内容丰富、主题明确、气氛热烈、课堂论道,给参加活动的教师送上一场饕餮的精神盛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一:讲座《从教学设计走向课例研究》。</b></p><p class="ql-block"> 12月16日下午福建教育学院理科研修部副主任、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室主任张贤金副教授为我们开展题为《从教学设计走向课例研究》的讲座。张教授从教学设计、省教师教学大赛、学科理解和研究路径四个视角为我们阐述了如何将教学设计转换成课例研究。张教授以《化学教育》优质课例栏目为例,精准分析近三年来该栏目课例数量以及写作特点,并指导一线教师从教学分析、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实录、教学反思等方面如何进行写作。张教授结合课例,条分缕析,为一线教师如何写优秀课例论文提供了写作范式,具有现实的借鉴和参考意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二:同课异构《溶液的形成》。</b></p><p class="ql-block"> 12月17日上午8:00—8:40,屏南一中初中部陆明妹老师开设了《溶液的形成》公开课。陆老师注重学生实验,提高兴趣,从食盐、白糖、植物油、泥砂四种物质分散到水形成不同混合物,利用这些不同现象进行分析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概念,并得出溶液的特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分层讲解,总结规律。通过学生配出食盐水、蔗糖水,来理解溶液的组成,以及拓展不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并总结判断的规律。关注目标达成,体现学以致用。师生、生生互动,使学生逐渐认识溶液,并用溶液服务于生活,改善生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三:讲座《“双减”呼唤教师为学科整体理解而教》。</b></p><p class="ql-block"> 12月17日上午,福建省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罗月旺校长为我们带来题为《“双减”呼唤教师为学科整体理解而教》讲座。罗校长分析当前“双减政策”背景,课后服务再提升,课堂教学再提质,作业管理再强化,宣传引导再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讲座分别从育人价值与基本内涵、建构学科整体理解模型、基于学科整体理解的教学设计三个维度解释了学科整体理解在“双减”背景下重要的意义。通过《化学式书写》、《相对原子质量》、《溶解现象》、《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等案例具体分析阐述了为何理解、如何理解、理解何为大概念统领下的学科整体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四:同课异构《溶液的形成》。</b></p><p class="ql-block"> 12月17日下午第一节课由蕉城中学高级教师傅明桂开设示范课《溶液的形成》。傅老师以学生自制单一口味饮料、自制混合口味饮料为微项目展开教学,分析溶液的定义、组成、影响溶解因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自制饮料深刻体会到溶液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特征,使学生的学习由表及里,达到深度学习,实现高效课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活动五:讲座《从新技能大赛项目看课堂教学》</b></p><p class="ql-block"> 随后,由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初中部教研室主任、宁德市名师工作室领衔人陈惠明老师为我们带来题为《从新技能大赛项目看课堂教学》的讲座。陈老师认为一节好课应该包括逻辑性强、过渡自然、培养学生能力、细节部分处理得当等标准。以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课程标准科学命题、发挥引导教育教学作用为指导思想,分析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指导一线教师应如何更好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联合教研,链接课堂。课堂是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具有生命、能有效促进学生素养提升的课堂,两天两节出色的公开课和三场精彩的讲座,为构建素养课堂进行了全面注解和深度诠释。</p><p class="ql-block"> 教学研究,我们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供稿:徐立堂,郑婷婷</p><p class="ql-block">审核:陈惠明</p>

初中化学

教师

教学

名师

溶液

宁德市

讲座

工作室

课堂

双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