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湖北省图书馆观展

水云间

百度百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1]&nbsp;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p><p class="ql-block">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才抄写完毕。</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p><p class="ql-block"> ——————-百度百科</p> 宏伟工程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全书约3.7亿字,正文内容通行的规则是用一行大字墨书辞目,用双行小字朱笔记载作者和书名,墨笔记载书中的篇名和内容,断句及标声符号用红色小圆戳钤印。除标题首字用多种篆,素,草体书写外,正文都是书手们用明代官用楷书“台阁体”(清代称“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颇值一提的是,《永乐大典》誊写均用徽墨,以黄山松烟加多种配料制成,不干不酥,湿润有光,古香古色,朱墨则以朱砂矿物质制成,经久不褪颁色,粲然悦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根据现有研究结果,《永乐大典》使用的是以构树皮和嫩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混料纸,纸张厚度约0.12毫米,俗称“白绵纸”。这种纸在明代中晚期曾大量生产,将长纤维的构皮和短纤维的竹子混合搭配,纸质莹白柔韧,“茧素灿如雪”,是书写的极佳用纸,堪与南唐文房三宝之一的”澄心堂纸”相媲美。</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开本宏大,单册高50.3厘米、宽30厘米,每册约20叶至50叶,大多二卷一册,也有一卷一册或多卷一册的。版框高约35.5厘米、宽23.5厘米,四周双边,大红口,红鱼尾,朱丝栏。皆系手绘。</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采用包背装,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外用黄绢连脑包过,格外庄重。装裱后在书皮左上方贴长条黄绢镶蓝边书签,题“永乐大典×××卷”,右上方贴一小方块黄绢边签,题韵目及本册次第。</p><p class="ql-block">大典收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七八千种古代典籍,且基本原录,堪称“典籍渊藪”,随着时光的流逝,诸多珍贵典籍相继亡佚,明万历年间重修《文渊阁书目》时,大典所收之书已“十不存一”,清康熙年间徐乾学修《一统制》时,所存更是“寥寥无几”。</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如此,《永乐大典》作为“佚书渊藪”的价值日益突出。般列在辭目下面。但根據具體情況,有些也列在標目字的下面。</p><p class="ql-block">《永樂大典》根據文獻中的語詞來確定條目,把各種典藉中凡出現過這個條目的記載,甚至整部書籍全都抄錄下來,並點明是何人撰寫的,採自什麼文章或書目,讓人明晰出處,可以查考。</p> <p class="ql-block">韵字为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明清时期对科举试卷文字要求行字整齐,乌黑端正,大小一致,因此年轻的生员和经过科考任命的馆阁,翰林院官员们都擅长书写这种规矩字。所谓“院体细楷沙画锥”,整部大典字体端正整齐,又不之洒脱精神,实为写本精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在韵字的下面首先注明该字在《洪武正韵》和其他各书的注音、训释,还要标明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书体和异体字,内容十分丰富。裁选的典藉或文章一般列在辞目下面。但根据具体情况,有些也列在标目字的下面。</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根据文献中的语词来确定条目,把各种典藉中凡出现过这个条目的记载,甚至整部书籍全都抄录下来,并点明是何人撰写的,采自什么文章或书目,让人明晰出处,可以查考。</p> <p class="ql-block">自明代中期之间,不同时期学者的辑佚工作从未停止,特别是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达到高潮。</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与一般类书不同,它以韵为纲,以字隶事,每一单字下分类汇集与该字有关的各种资料,把以韵排序与按类部次相结合,并在一些事项下面附有总论,每一事目有一个标题。</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在韵字的下面首先注明该字在《洪武正韵》和其他各书的注音、训释,还要标明篆、隶、行、草、楷等各种书体和异体字,内容十分丰富。裁选的典藉或文章一</p> 失踪的正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樂大典》正本自永樂六年(1408)編修完成後,一直深藏禁中秘府。</p><p class="ql-block">嘉蜻帝非常喜爱《永乐大典》,常置一二帙于案头,“按韵索览”,并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秋下令重录副本。</p><p class="ql-block">四年后,嘉靖帝驾崩,三个月后下葬,葬礼刚刚完华,隆庆帝就宣布《永乐大典》已抄成,并重赏抄录的从臣。也就是从此时起,正本便神秘地失踪了。</p><p class="ql-block">然到目前为止,此说尚未于明清史料中发现任何文字证据。</p> 副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嘉蜻三十六年(1557),紫禁城大火,奉天门和三大殿被烧毁,明世宗担心殃及附近文楼贮藏的《永乐大典》,一夜之中传谕三四次下令搬迁,使其幸免于火。</p><p class="ql-block">为防不测,他计划重录一部大典。嘉靖四十一年秋,正式任命高拱、瞿景淳负责校理缮写《永乐大典》副本。</p><p class="ql-block">重录工作直到嘉靖帝去世次年,即隆庆元年(1567)告竣,共耗时五年。重录本與永樂正本在內容和外觀上幾無二致。</p><p class="ql-block">《永樂大典》的重錄,以禮部侍郎高拱.左春坊左諭德兼侍讀瞿景淳為總校官,重要參與者有翰林院官員張居正、徐時行、王希烈、張四維等。</p><p class="ql-block">重錄工作對書寫水平有較高要求,吏部和禮部為此主持「糊名考試」,最终招收109位缮写人员负责抄写誊录。为保证重录工作的顺利进行,朝廷照例设置必要的服务设施和人员,如内府御用监调拨画匠,纸匠,顺天府专门提供上茅的砚台、芼墨,惜薪司及工部供应取暖的木炭,光禄寺负责酒饭,翰林院支付书写人员”月米”,锦衣卫拨送巡禁,保障安全。重景副本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定缮写人员晨入幕出,每次领取大典正本必须登记,不许私自携带外出雇他人代写。每人每日抄写三叶,宪全按照正本的册式,行款摹写,如有差错,必须重写,发现有混报怠工者,还要“罪坐各官”。每册大典重录完毕后,于册后注明该册重录总校官,分校官,写书官及圈点人员姓名,以示各人职责。</p> 兵燹之灾 <p class="ql-block">根据记录,永乐帝的子孙除了嘉靖和##,再无人翻阅过《永乐大典》。</p><p class="ql-block">相传明末李自成撤出北京时,部分副本遭到焚毁;</p><p class="ql-block">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翰林院所存《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遭兵燹之灾,大量《永乐大典》被当做战利品劫往欧洲,其</p><p class="ql-block">中以英军抢劫最多;</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三日,义和团攻打英国使馆,战乱中焚毁了翰林院库房,部分《永乐大典〉化为灰烬,部分的〈永乐大典〉被运至英使馆;</p><p class="ql-block">八月十三日,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幸存的大典被当为砖石,用来支垫军用物资以及构筑战壕,填平沟渠,部分被联军士兵据为己有;据统计,翰林院在庚子之变共遗失了至少605册〈永乐大典〉;</p> 家贼难防 <p class="ql-block">除了兵燹之灾,还有家贼难防,翰林院的斯文败类蚂蚁搬家式的夹带出去换了白花花的银子,真是无耻之尤!</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中期特别是乾隆帝设《四库全书》馆以来,一些官员利用《永乐大典》#辑佚文,乘机偷书,副本随之流失。</p><p class="ql-block">至乾隆五十九年,副本已缺失1154册;</p><p class="ql-block">嘉道年间,翰林院以《永乐大典》编纂《全唐文》《大清一统制》等书,副本又被盗走无算;咸丰十年,北京失陷,夹带盗窃之风愈发猖狂,副本大规模流散。清末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一人盗走百余册。</p><p class="ql-block">这些被盗的大典多被售于各国使节、书肆和文人。</p> 劫后余生 <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欧风东渐,随着近代图书馆的兴建,皇家图莉深幽琼阔,藏而不传和旧式藏书楼聚艰散易,重藏径传的观念被打破。</p><p class="ql-block">20世犯30年代,在袁同礼,赵万里等带动下,国立北平图书馆在清点核对文津阁《四库全书》时,发现其中若干种《永乐大典》辑本与现存《永乐大典》原本文字有出入,于是将《永乐大典》辑侠工作列入工作计划中,先后辑出侠书达二百余种,但大多没有刊行。</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永乐大典》副本目前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p><p class="ql-block">国家图书馆共收藏《永乐大典》224册,占存世《永乐大典》的一半以上,其中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前身)藏62册于台北故宫博物院。</p> 修复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国立让平图书馆曾对《永乐大典》中的40册进行修复,修复后的书皮纸张强度有限,存在部分书背重新开裂,绢制书皮颜色与原来的黄色不协调、修复使用补纸与书叶不平整等情况。另外也存在部分书口未经修复,书皮四周和书角磨损等现象,书叶上多有州余的痕迹和水清。</p><p class="ql-block">2002年起,国家图书馆修复人员对馆藏《永乐大典》破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整旧如旧”的科学原则指导下进行修复。在修复的过程中,选用“高丽纸”作为补纸,尽量保留书籍原材料,并控制水的使用。</p><p class="ql-block">对原来修复不理想,但不影响阅读,保存和利用的,仍旧保持原状,不再拆改。</p><p class="ql-block">在修复《永乐大典》时,古藉修复师们创造性地采用了“掏补法”修补技术。即在不拆掉书皮和纸捻的情况下,将补纸按照书叶破损形状撕好,涂上浆糊,撤去水分。之后借助竹起子,镊子等辅助工具,将补纸伸进折叶中间,对准破损部位,一点一点“掏”着修补。采用“掏补法”时需要用手将补纸四周撕出毛茬,以降低补纸和书叶搭接处的厚度。压平书叶时,每修补8至10叶左右,就要用宣纸夹进书叶之间,用压书板把书夹住,再加重物压平。</p> 回归 <p class="ql-block">展览的标题是《合浦还珠》,还回了几颗珠呢?所以我不用这个标题.</p><p class="ql-block">据统计,《永乐大典》副本目前仅发现有400余册、800余卷及部分零叶存世。总数不及原书的4%,分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个公私藏家手中。</p><p class="ql-block">有部分国家归还了部分《永乐大典》</p><p class="ql-block">周叔弢、傅增湘、郑振铎各有将他们收藏的《永乐大典》捐给北京图书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p><p class="ql-block">看到了这么一件事:</p><p class="ql-block">北京图书馆于1982年底收到山东掖县孙洪基的来信,称其在堂弟孙洪林家见到一书,与自己在县文化馆学习时,墙壁上月份历牌中看到的《永乐大典》相似,让京图书馆派专家赶往山东鉴定,确认这册书为《永乐大典》的“门”字册,含3518和3519两卷。此册曾被孙家用来夹鞋样,天头地脚已被剪掉,但文字主体尚存。几经周折,让京图书馆收藏此册,并精心进行了修复。</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典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文献,文物、艺术价值权高。但历经劫难后,仅存几百册,且分散在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数字化和仿真影印出版回归方面,已完成英国51册、德国5册,美国6册、日本4册,爱尔兰3册。</p><p class="ql-block"><br></p> 参观后记 <p class="ql-block">震撼、痛心、骄傲、悲伤……为我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国家的多灾多难,为某些文人的虚伪贪利……为高尚的、卑鄙的、勇敢的、懦弱的、文明的、愚昧的……为这一切一切……无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伟大浩瀚的人类文化工程,现在仅残存不到4%!!!</p> 图片集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