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相互合作、交流,探讨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根据苍梧县教研室2021年秋季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在2021年12月17日上午,苍梧第一初级中学一行30人在钟力奇校长的带领下,到石桥中学开展“送教下乡”教学教研活动。此次送教活动采用两校教师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共有11个科目22节课参与展示研讨,附近石桥二中也派出老师参与听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 在欢迎会上,石桥中学冼石宁校长对苍梧第一初级中学老师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笑称石桥中学校园开阔,是阳光最充足的学校,他说我们的到来让石桥中学温暖如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苍梧一中钟力奇校长对石中这几年的变化高度赞赏,感谢石中老师们的热情,同时对这次活动给予我们老师全面提升的机会表示了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苍梧教研室高度重视,派出中学组组长黎伯健老师到场指导。</p> <p class="ql-block"> 在冼石宁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石桥中学校园。大家被石桥中学干净整洁的校园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所吸引,为石桥中学这两年发生的巨变感到惊喜。</p> <p class="ql-block"> 石中语文曾明芳老师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效利用课外资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并以朗读贯穿始终,在朗读中让学生在读中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老师教态亲切自然,用抑扬顿挫语言的带领同学们领略诗歌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一中语文陈富华老师的《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体现学生为本思维发展为主的理念,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情境朗读中感悟人物心理活动,板书设计重点突出且很有创意。</p> <p class="ql-block"> 石中数学陈柳萍老师的《三视图》,准备得非常充分,课件制作精良,课件应用了微课,微课介绍三视图的压扁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板书工整意赅,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讲练结合,形式多样。</p> <p class="ql-block"> 一中数学陀子漳老师的《三视图》,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抑扬顿挫,应用几何体的道具和自制的模型让学生真实的体验几何体的三视图,善于引导学生。</p> <p class="ql-block"> 石中英语叶海丽老师的《Unit8 Reading The Taiwan Earthquake》,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读透知识,掌握知识;课堂中设计了地震安全演练,学以致用,把情感目标展示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一中英语吴颖梅老师的《Unit8 Reading The Taiwan Earthquake》,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表现的机会,把课堂的主体交给了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掌握知识更加透彻。</p> <p class="ql-block"> 石中物理覃星老师的《磁现象》,熟练应用希沃白板课件授课,同时注重演示实验让学生发现结论;教学设计科学合理,重难点突出;讲练结合,学生充分得到训练;结合学生表现,及时针对性表扬、鼓励,引导学生努力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一中物理潘永林老师的《磁现象》,运用多媒体授课,同时实验贯穿整节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良好;教师精讲精练,灵活运用微课,学生重难点突破,在教师不疾不徐的授课中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p> <p class="ql-block"> 石中化学陈淑群老师的《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以火箭升空视频引入,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课中,教师以问题为主线授课,讲解详细,教学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并能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到课堂中,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p> <p class="ql-block"> 一中化学陈燕老师的《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以寻求制作精美的蛋糕配方作为课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中教师思路清晰,能以学生特点出发,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析问题到归纳总结,环环相扣;同时整节课设计合理,有层次和深度,课堂气氛活跃。</p> <p class="ql-block"> 石中道德与法治陆端芬老师的《敬畏生命》,整堂课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新颖。善于采用小组合作,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课堂效果较好。</p> <p class="ql-block"> 一中道德与法治陀镓慧老师的《守护生命》,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环节连贯、紧凑,教学设计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善于利用校本素材,巧妙地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一堂课下来,学生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 石中历史卢应玲老师的《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通过展示大量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文字史料,历史视频,历史歌曲图文声情并茂,再现了历史情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史料丰富,如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观看,有些同学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 一中历史蔡春梅老师的《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通过“国难当头——七七事变,凝聚国魂——国共第二次合作,凝聚国力——淞沪会战,国家之殇——南京大屠杀”,把四目基础知识有效连接,标题独特新颖,巧妙设问,以问题驱动课堂授课教师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利用国家“公祭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激励国家未来的栋梁。</p> <p class="ql-block"> 石中地理潘柳叶老师的《农业》,以“吃,穿,用等与农业密切相关的疑问”进行课堂的引导和整合,环节紧凑;声音洪亮,穿透力强,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兴趣高;课件设计合理,精美,例子形象切合农业实际,能联系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并善于使用视频图片素材,把理论知识生活化。</p> <p class="ql-block"> 一中地理易丽萍老师的《农业》,是一节情景引导探究课,农业差异贯穿课堂,整节课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知识系统;教学内容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合理,浑然一体;课堂互动过程有理论知识的深度,视野拓展的宽度,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p> <p class="ql-block"> 石中生物冼子然老师的《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重难点突出,条理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演示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一中生物李丽芳老师的《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活跃,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能及时展示不同小组的实验结果并分析,最大的亮点是使用了不同的植物叶子来展示实验现象。</p> <p class="ql-block"> 石中美术何海娜老师的《让图表说话》,以体现学生的“学”为主体,以比较、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表现出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相互交流,从每个人的不同角思考问题,形成小组集体智慧,并以方案的形式呈现;在思想的相互交流碰撞中,在教师的范例启发下,学生在制作方式上也开拓了思路能够以不同的图表制作方式表达资料主题。</p> <p class="ql-block"> 一中美术钟锦波老师的《让图表说话》,结合知识学习与日常文化生活,以生动活泼的图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以生动有趣的变化方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最后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形成一张有主题、有形式、有思想的设计图表,使学在合作、交流、互动中提升能力。</p> <p class="ql-block"> 石中音乐陈秀娟老师的《国家》,是一节歌唱课,教学环节紧密相连、教师教唱细致,在学唱时融入音乐理论知识,学生乐在其中,整堂课下来呈现出来教师的良好的音乐素养。</p> <p class="ql-block"> 石中音乐陆容萍老师的《感恩的心》是一节歌唱课,整节课能很好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及有手语教学的课堂亮点,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感受歌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也有音乐理论的巩固。</p> <p class="ql-block"> 一中音乐黎秋莹老师的《银杯》是一节歌唱课,教唱部分利用了新颖的教学方法,而且能与音乐理论相结合,寓教于乐,在教学环节丰富多彩,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堂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一中音乐封叠珍老师的音乐欣赏课《国家》,语言亲切,师生互动好;在导入课堂时,利用南京大屠杀和如今国家越发强盛的两组对比图,使学生感受国家的含义;课堂反复突出教育主题,及时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最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为国家做贡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同时渗透德育美育。</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上课、听课教师一起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大家畅所欲言,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教学相长。</p>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为两校上课教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现风采、超越自我的平台,也为其他老师提供了观摩学习、博采众长、研讨交流的互动机会。整个活动过程,上课老师们认真备课,教研组集体磨课,两校教师同课异构,教学相长,体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共生理念。我们相信,只有携手共进,共同发展,苍梧教育明天更美好。</p> <p class="ql-block">编辑:潘肖肖</p><p class="ql-block">照片、评课文字:听课老师、指导老师提供</p><p class="ql-block">审核:柯茂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