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匾额是北宋年间由宋真宗皇帝御赐。据说,此题字是当年宋真宗召见书院山长周式时所御赐的,随后被镌刻制匾额悬挂在书院山门之上,明代又刻石嵌于岳麓书院的外门牌楼上。</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1]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p> <p class="ql-block">赫曦台位于岳麓书院门前。明嘉靖七年知府孙存在岳麓山顶建有赫曦台。王守仁题诗:“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后来逐渐荒废。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山长罗典建台于书院前,其意在追念朱熹。台经多次修葺,一直被保留。</p> <p class="ql-block">在岳麓书院,抚摸着记录湖湘文化历史传承的一块块石碑,讲堂两壁嵌“忠、孝、廉、节”四大字石碑,为清道光七年(1827)山长欧阳厚均刊立,传为朱熹手写。</p> <p class="ql-block">现台中置双面屏风一块,一面绘有修复后之岳麓书院平面图,另一面录朱熹、张栻、王守仁、毛泽东之题诗。</p><p class="ql-block">周世钊《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p><p class="ql-block">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p><p class="ql-block">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p><p class="ql-block">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p><p class="ql-block">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p><p class="ql-block">《七律·和周世钊同志》毛泽东</p><p class="ql-block">1955年10月</p><p class="ql-block">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p><p class="ql-block">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p><p class="ql-block">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p><p class="ql-block">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p> <p class="ql-block">赫曦台位于岳麓书院门前。明嘉靖七年知府孙存在岳麓山顶建有赫曦台。王守仁题诗:“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后来逐渐荒废。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 年)山长罗典建台于书院前,其意在追念朱熹。台经多次修葺,一直被保留。台的左右壁上有“福’、“寿”二字,字高丈余。其中“寿”字写得 龙飞凤舞,相传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罗典“重赴鹿呜”(清代考举人,主考举行宴会称“鹿鸣宴”,六十年后,举行纪念,称重赴鹿鸣),有一远方来的道人,用竹帚蘸黄泥水写的,后由罗典另写“福’字,置于左壁。台后即古桃李坪,“五百天桃”源出于此。</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的对联:1、大门:惟楚有材,于斯为盛。2、前门: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3、赫曦台: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4、二门:纳于大麓,藏之名山。5、二门过厅: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左边是文庙,有照壁,有牌楼,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这些建筑组成。红墙黄瓦,石牌楼上四个字,道冠古今,德配天地,这是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这个牌楼上面有龙雕,麒麟吐玉书等雕饰。</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的汲泉亭,还有一个拟兰亭,飞檐翘角,粉墙上有六边形的窗子,亭子下面有美人靠,下面有泉水。这个汲泉亭所在的院落,有复廊与讲堂后廊相通,自成院落。</p> <p class="ql-block">公元976年,岳麓书院正式建立。1917年,宾步程手书“实事求是”,制匾悬挂于岳麓书院讲堂。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曾寄居岳麓书院,从他的寓所推开窗,就能看到讲堂檐前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实事求是”也成为他日后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作过精辟概括:“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正式写入党章。从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p> <p class="ql-block">二门之后即讲堂,为学院主体建筑。讲堂为书院山长集合生徒讲授之所,宽敞开阔,正中设讲台,屏风上方高悬康熙帝“学达性天”、乾隆帝“道南正脉”两御匾,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张栻《岳麓书院记》,系湖南女书法家周昭怡所书。</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是书院藏书的地方,是仿宋代风格的三层楼阁建筑,因其存放大量御赐的图书而得名。位于书院中轴线末端,是书院唯一一座三层建筑,表明其在书院备受尊重的地位。“御书楼”三个字是集朱熹字所成。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藏书来源有三:一是皇帝赐,在历史上,皇帝数次赐书给书院;另外一个是民间收集,以及地方官员、士子名绅以个人的名义捐赠,最后来源是书院自筹经费购买,或自己刻书珍藏。可惜在1938年,御书楼所有藏书都被日本飞机炸毁了,现存建筑为1986年重建。御书楼藏已超过5万册,它不对外开放,只作为图书馆教研人员及书院研究生使用。</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前有两棵金桂树。古代尊“蟾宫折桂”,所以书院多种桂树。水池起消防作用,上有汲泉亭和拟兰亭,出自兰亭集序。</p> <p class="ql-block">最有雅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悬于岳麓书院讲堂,出自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手。集岳麓书院大门对联为上联,下联语出《离骚》“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君子兮不敢言”。沅、澧,分别指沅水、澧水,均为湖南主要水系之一。芷、兰,均为香草。此联读之非常典雅,富有文人气、君子气。</p> <p class="ql-block">“潇湘槐市”匾,现匾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补书。“槐市”是汉代读书人聚集和书籍集散的地方,“潇湘”泛指湖南,“潇湘槐市”是说岳麓书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学者聚集的场所,其人才之盛,有如汉代槐市。</p> <p class="ql-block">最有静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此联悬于岳麓书院二门。清代程颂万所题,也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尚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下联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成一家之言,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上联末字与下联末字,正好合成“麓山”,浑然天成。藏,纳之间体现了书院深厚的底蕴,宽广的气度。</p> <p class="ql-block">四箴亭</p><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的建筑,从功能角度讲,主要分为教学、藏书和祭祀三大类,前两类以讲堂、教学斋、御书楼等为代表,而文庙、濂溪祠、四箴亭等则为祭祀类建筑的主体。文庙祭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先圣先师和先贤,濂溪祠、四箴亭等则以专祠的方式,祭祀周敦颐,程颢、程颐等学派创始人和开拓者。其中四箴亭就是纪念程颢、程颐兄弟。程氏兄弟世称“二程”,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门”就是指的程氏兄弟。</p> <p class="ql-block">“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程氏兄弟曾问道、求学于湖湘学派的开创者周敦颐门下,周敦颐创造的“心性义理”,首次把湖湘文化提升到哲学范畴。二程兄弟依据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一克己复礼的思想,制定了“视、听、言、动”四箴言,并篆刻石碑立于岳麓书院,以此规范学生言行举止。</p> <p class="ql-block">在岳麓书院建筑群落之外,有占地不小的园林,位于中轴线后部南侧。在书院周边有著名的书院八景,它们分别为碧沼观鱼、花墩坐月、柳塘烟晓、风荷晚香、桃坞烘霞、桐荫别径、竹林冬翠和曲涧鸣泉。书院历代师生曾作有大量咏八景的诗词,清代俞超曾集八景名称写了一首七律,全诗八句,每句一景。诗云:</p><p class="ql-block">晓烟低护柳塘宽,桃坞烘霞一色丹;</p><p class="ql-block">路绕桐荫芳径别,香生荷岸晚风抟。</p><p class="ql-block">泉鸣涧井青山曲,鱼戏人从碧沼观;</p><p class="ql-block">小坐花墩斜月照,冬林翠绕竹千竿。</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第一次到岳麓山是什么时候,未见记载。1910年秋,17岁的毛泽东怀着“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走出韶山,来到长沙求学,或是毛泽东就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后,喜欢游泳的毛泽东与同学一道从湘江东岸畅游湘江后攀登岳麓山,在强健体魄的同时,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那段岁月里,学生时代的毛泽东肯定不知多少次到过岳麓山。1915年,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化名“二十八画生”在长沙各学校发布征友启事,相约到爱晚亭见面,在湖南一师求学及毕业后的1916年至1919年期间,毛泽东曾多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却是记录在册,有据可查的。正是青年时代常临岳麓山及寓居岳麓书院的这些日子,对青年毛泽东及其此后的岁月产生了巨大而不可磨灭的影响,也促使毛泽东对岳麓山情有独钟。</p> <p class="ql-block">从1911年到长沙求学,到1927年秋收起义前夕离开长沙,毛泽东在长沙学习、工作、生活的16年,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青春岁月。这段时间,酷爱历史文化且喜好登山的毛泽东,常常与蔡和森、何叔衡等来到岳麓山,或一起读书求索知识,或共论天下探求时事,或共同登山强健体魄。</p> <p class="ql-block">1955年6月20日,毛泽东在离开长沙近30年之后,回到湖南调研考察,在周小舟、周世钊等人的陪同下,重游湘江,重返岳麓山,游白鹤泉、云麓宫、望湘亭。此后,周世钊兴致盎然,夜不能寐,作《七律·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寄到北京:“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当年10月,毛泽东给周世钊回信,并附上《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诗作一首:“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韶华易逝,往事如烟。毛泽东在近30年后重游湘江,重登岳麓山,看“春江浩荡”,“又踏层峰”,感慨万千,字里行间,一代伟人对湘江、对岳麓山的情有独钟跃然纸上。那么,毛泽东为何对岳麓山情有独钟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