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阿姨

弄潮儿

<p class="ql-block">  我快退休5年了,但每次路过广中路共和新路地铁口都会身不由己地朝非机动车寄放站张望,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我,让我魂不守体,难道说那里有个美丽的姑娘,这不可能,我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头,哪能有这等非份之想。</p><p class="ql-block"> 她或许已经回家养老了吧,你看我退休也快5年了,况且她看上去比我大。 </p><p class="ql-block"> 我为什么要称她为上海老阿姨,因为这些年来上海自行车寄放站的管理员早让外地人干了。可她为什么还在坚守这份低档次的工作?我如不加上“上海”这一定语,反而显示不出这位老阿姨的特殊性了。</p> <p class="ql-block">  我退休前在很远的莘庄上班,每天一早,必须骑着助动车到地铁站,把车寄放在这儿,然后坐上地铁到单位。这位老阿姨和我天天见面,日日碰头。老阿姨身上究竟有那些特质暗合了我的内心世界呢?</p><p class="ql-block"> 她的确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操着一口那种沪剧演员才有的纯正的上海话。我第一次见到她是在我新买助动车的第二天,那天一早,当我推着助动车向寄放站靠拢,看到她老远就腾出位置向我招手了:“快来,到阿姨这边来”,这一声自称的“阿姨”大有长辈对小辈的亲热,殊不知,我与她看似同辈,而且素不相识,然而,她的口中自称的那一声“阿姨”竟然如此从容,并且还一下子拉近了我同她的距离,使我立刻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在她的帮助下,助动车稳稳当当停在指定的位置上。她一边用鸡毛弹帚弹去座垫上的灰尘,一边对我说:“嚓刮拉新(上海语:形容很新的意思)的嘛”,话语中带着羡慕和爱护。在她弹灰尘的间隙,我仔细打量了这位陌生的阿姨。她看上去年龄比我大,消瘦的身材,动作干净利落,很有精神头 ,头戴一顶太阳帽,帽沿下,两颗深陷的眼珠炯炯有神,干瘪的两腮上,两个明显的酒窝,手臂上戴着工作袖套,裤脚扎紧,一看上去就是一个既爱清爽又精乖的阿姨,一副典型的上海人的模样,可她为什么还在坚守这份档次很低的工作呢?本地人都不削一顾的,或许有难言的苦衷吧。</p> <p class="ql-block">  助动车的停车费是一天一元,因我第一天寄车,没想到备一元的零钱,只能拿出十元钱的纸币给她。她没有留露出半点不屑的神态,也没将她手指上夹着的许多的纸币找我,用她的话说,太多一元钱的纸币放在袋袋里是老污苏(上海语:脏和乱的意思)的。她在那个斜挎在她肩上的帆布包里掏了一会儿,凑齐了9元硬币握在手里,然后让我摊开手,一边挨个松开她的手指,一边在口中发出“堕落落”的像声词,一枚枚亮晶晶的硬币随之掉入我的手中,这情景立刻使我想起了还在我幼儿时的祖母给我零花钱时掩饰不住的慈爱,真是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 但不管怎么说,看管助动车的差使毕竟是层次很低的活。报酬少固然是心照不宣的。春夏秋冬一年365天风里来雨里去也是可想而知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早晨,天上飘着鹅毛大雪,我老远看到阿姨躲在地铁出口处的屋檐下面,不断地搓着手,鼻子冻的通红。她也见到我了,赶紧一路小跑着过来,我看见她的那双炯炯有神的黑眼睛居然眯起了笑眯眼,对我说:“老先生,嘎大的年纪还在上班,要退休了伐?”那种笑脸虽然有点皮笑肉不笑,不像由衷的,但并无恶意。于是我回答说还有一年,她接着说:“嘎冷的天气,吃点饭真是不容易哦?”我从这试探的口吻听出来她表面上在问我,实际上包含了对自己的感叹,可不是吗?她两鬓上的白发已经说明了一切。安顿好我的车子以后,她顺手给车子盖上寄放站专用的塑料雨布,动作依旧是这样的利落。</p><p class="ql-block"> 我到了温暖如春的单位里,知道热空调早已开启,但络续上班的同事们还在诉说着今天如何如何的冷,唯独我没有插话,心里还惦记着风雪交加中的那位阿姨。</p> <p class="ql-block">  下班时分虽然雪止天晴,可因为开会,回家还是晚了,上了地铁,已经傍晚5点20分了。我心里清楚,寄放站的最晚收摊时间是6点,我的那辆“嚓刮拉新”的助动车最有可能被小偷惦记上了,一旦没了人看管就悬了。我不时地看表,可地铁已经够快了,不会更快了,及至延长路站已经6点了。我的心跳顿时加速,到了马戏城站,我立刻奔出车门,检票、出站一路小跑出了地面,冬天的黑夜来的早,此刻已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的景象了。还好,谢天谢地,我发现她了,她正在夜灯微光的照临下,眯起眼,对着我笑呢。等我到了她的跟前,已是气喘嘘嘘了,“老先生,不要急,阿拉(上海语:我)是拎得清的,等一歇歇辰光,勿会马上走脱格。”她一边这样对我说,一边用抹布擦着我车上的座垫。我骑上车,她还在我的身后喊:“慢点开,一把年纪了。”开出没多远,我突然觉得应该跟她道个谢,连忙踅回去。她仿佛已经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不要谢了,快回家吧,老太婆夜饭已烧好了,等着你吃饭呢。”我感动了,忙不迭地一连说了几个“是的”。正如上海人形容的那种“戆喉喉”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最近,我看到过一本《中国城市人性格地图》的书,书中关于上海人的论述中说:“上海人精明,却不阴险。上海女人打起工来,千伶百俐。拎得清是女人待人接物时的准则。”想起来:那个看车老阿姨不正是符合那种性格吗。其实上海人虽然门槛精,对人还是很好的,细腻入微,特别有人情味。我最近手表上的电池没有了,在宜川路上问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上海爷叔,哪里有换电池的,他不仅向我介绍附近的几家店,还向我介绍了哪家店物美,哪家店价廉。真是仔细到家了。在我们这座城市里,像这样的上海阿姨、上海爷叔比比皆是。这正是这座城市的风情,是我们值得传承的城市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