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月中旬,好友康大哥告诉我某地渔池发现有一只鹗在抓鱼,我俩商量立即出发。赶往拍摄地、因为是路过的猛禽,随时都有可能飞走,所以不能犹豫,开车六七个小时晚上到拍摄地点,抓紧休息第二天大早赶到渔池,</p> <p class="ql-block">早上七点多到拍摄地,己有很多鸟友机器架好在等鸟儿的到来,它来了,它真的来了,我按捺住内心的窃喜,迅速调整好相机的角度,一顿开拍,</p> <p class="ql-block"> 以前也拍过鹗抓鱼的瞬间,但因距离太远。很不满意.这么近的距离,我也是头一次遇到,心里不由暗暗自喜。</p> <p class="ql-block">鹗是中型猛禽,头部白色,头顶具有黑褐色的纵纹,枕部的羽毛稍微呈披针形延长,形成一个短的羽冠。头的侧面有一条宽阔的黑带,从前额的基部经过眼睛到后颈部,并与后颈的黑色融为一体。上体为沙褐色或灰褐色,略微具有紫色的光泽。下体为白色,颏部、喉部微具细的暗褐色羽干纹,胸部具有赤褐色的斑纹,飞翔时两翅狭长,不能伸直,翼角向后弯曲成一定的角度,常在水面的上空翱翔盘旋,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和翼下覆羽同翼角的黑斑,胸部的暗色纵纹和飞羽,以及尾羽上相间排列的横斑均极为醒目。</p> <p class="ql-block">幼鸟和成鸟大体相似,但头顶至枕缀暗褐色纵纹较粗密而显著,上体和翅下覆羽褐色,具宽阔的淡褐色羽缘。下体白色,胸部斑纹较成鸟少而不显著。</p> <p class="ql-block">鹗在其潜水的24%至74%中捕捞鱼。成功率受个人能力、天气和潮流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在鹗的中年期和天气平静时,狩猎成功率最高。尽管绝大多数猎物都是活鱼,但人们观察到鹗有时会吃其他食物。这些包括鸟类、蛇、田鼠、松鼠、麝香鼠、海螺,甚至是小鳄鱼(密西西比鳄鱼)。关于鹗吃腐肉的报道很少。然而,据观察它们也吃死去的白尾鹿。</p> <p class="ql-block">栖息环境</p><p class="ql-block">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或开阔地,尤其喜欢在山地森林中的河谷或有树木的水域地带,冬季也常到开阔无林地区的河流、水库、水塘地区活动。经常栖息于岩石海岸、珊瑚礁或红树林沼泽。</p> <p class="ql-block">中国东北为夏候鸟,南方为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或冬候鸟。迁徙时间春季于3月上旬到达繁殖地,9月中旬离开繁殖地南迁</p> <p class="ql-block">鹗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迁徙期间也常集成3-5只的小群,多在水面缓慢的低空飞行,有时也在高空翱翔和盘旋。停息时多在于水域的岸边枯树上或电线杆上。性情机警,叫声响亮。它的外侧脚趾能向后反转,使四趾变成两前两后,加上脚下的粗糙突起,可以象钳子一样牢牢地抓住粘滑的鱼的身体,然后飞到水域附近的树上或岸边岩石上用利嘴撕裂后吞食。它平时常在水面上空缓慢地煽动两翅成圆圈状飞行,两眼注视着水中的鱼类,在距离水面30-90米之间时,还能够迅速地振动双翅,迎风悬停在空中,以便仔细地观察水中猎物的情况。发现猎物时,则两翅折合,急速降到水面,伸出两只长脚将鱼抓起,一边溅起高高的水花,一边用双脚提着“战利品”腾空飞起,还在空中抖落着身上的水珠,如同一个精神抖擞的“渔夫”一般。有时鱼见到天空中有黑影落下,本能地向深水中逃走,鹗就会立即潜入水中捕猎,直到1米以下,水面上常常只留下一个翼尖</p> <p class="ql-block">拍了三天,最后一天最终还是没有来,这回是走了,虽然拍摄是辛苦了点。但是这次出来收获是满满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