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只待成追忆

茶香书韵

<p class="ql-block">  徐州,新生里,这片主城城芯的土地,既静谧又安详。红砖黑瓦与周边新老建筑交互错杂,碰撞出沧桑的年代感,记录着城市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这里就有动迁改造的计划,只因为街巷阡陌纵横,原住民太多,困难太大,一直是议而未决,如今终于要成为现实,真正的动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对新生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源于小时候曾在此生活了整整6年。这里,是外公外婆的家。记忆里50多年前外婆的家,</p><p class="ql-block">“ 是三进的平房,</p><p class="ql-block"> 是自家的小院,</p><p class="ql-block"> 是院里栽种的几株果树,</p><p class="ql-block"> 是春天里嗡嗡的蜜蜂,</p><p class="ql-block"> 是梦中依旧清晰的外公外婆慈祥的笑脸”</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期一直在外公外婆身边,外公特别会养花,家里有前后两个院子,不仅种了许多花,还栽了桃树、石榴树、枣树、花椒。后院墙角一隅,生长着一簇簇蓬蓬勃勃的探夏,每到初夏时节,就开出一朵朵黄灿灿的小花,“探夏”多么诗意的名字,多么的意境悠远,亦如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每每想起那院落、那时光,都会心生温暖。</p><p class="ql-block"> 可惜,那个时候,没有手机,相机也很稀缺,没有留下影像记录,美好的,都永远留在了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  到了八十、九十年代,这里的住户家家都自建了二层、三层楼房,以往的平房不见了踪迹,但街巷的格局没变,仍是纵横交错,密密麻麻。近十年,这里的原住民绝大部分已买了商品房迁出,老宅子空置或出租给商户当仓库(附近有大型的小商品市场),因而,如今的新生里,倍显破败荒凉。</p> <p class="ql-block">  与新生里片区紧邻的故黄河沿途,景观绿化十分优美。由于城市的不断迭新改造,在高楼林立,一派大城景象的氛围中,新生里,这片区域,就显得格外突兀又格格不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听说真的要拆迁了,心里还是有些不舍。这两天陪着老母亲到老房子前看了看,自己又走遍了附近的各个巷子,边拍照留念,边回忆儿时与小伙伴在巷子里玩耍的种种情景,在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邻里门前站了站,想想他(她)曾经家里的摆设情景,依稀的音容,不知道他(她)如今在哪儿居住,都还好吗?</p> <p class="ql-block">  纵横的街巷</p> <p class="ql-block">  紧闭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  老旧房子上攀爬的绿植</p> <p class="ql-block">上着锁的水笼头</p> <p class="ql-block">  仍在留守的住户,让这里还残存一些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与住户一起留守的猫咪</p> <p class="ql-block">  泛黄的老照片,将记忆拉回五十年前朴实无华的岁月,三代人,满脸堆笑的幸福。(原住户提供)</p> <p class="ql-block">  居住条件的改善是城市人口对城市发展最直观的感受,从平房到楼房,也是城市人口激增的见证。改造,是必然!</p><p class="ql-block"> 但是,与过去这种邻里如家人,出门即问候的生活方式相比,新的居住方式拉远了邻里间的距离,人与人之间缺少近距离的情感表达,也是一种缺憾吧!今天,让我再一次走走这街巷,不久,此处只待成追忆!</p><p class="ql-block"> 莫名伤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