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共成长 深度研磨促提升

芳草清香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月的魅力,在于春华秋实,夏雨冬雪,四季轮回,娇色韵染。课堂的魅力,在于学无止境,研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习在路上,永远是少年!12月16日,跟岗研修学习持续进行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无生上课展风采</b>;上午由二组的汪玲丽和三组的汪德玲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无生上课。汪玲丽老师上的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课上老师先引导学生通过量一量,提出自己的猜想,再想办法验证猜想。整个环节设计的很有层次,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步加深三角内角和是180度的认知。汪德玲老师上的是《认识角》一课,老师先从生活中的角想起,抽象出数学中的角,通过寻找几个角的共同点,抽象出角的特点,整个环节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的习题设计的也很有层次。两位汪老师的基本素养都很高,从无生上课中都能感受到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彰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深度研讨共成长</b>;课后两位老师介绍了各自的设计思路,同组的老师们也给大家分享了彼此在研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思维碰撞,在交流研讨中我们对两节课的设计更深入了。最后学员们提出了对于无生上课还存在的疑问,导师们都给予了耐心的解答。是的,一节无生上课我们不仅仅要关注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更要关注课堂上的小组合作以及生生互动是否发生,未来的路很长我们继续努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现场观摩学典型</b>;下午有幸参加了瑶海区骨干联盟活动,观摩了精彩的两节课。第一节课是王老师的《认识千米》,王老师从生活中的高速公路指示牌、火车轨道公里数以及限速标志出发,让学生感受“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就在我们身边,随后王老师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以及百度地图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有多远。第二节课是李云老师的《认识千米》一课,李老师从学生的元认知出发,提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并通过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自然而然的过度到千米这个更大的长度单位,并利用提前拍好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从东五里井地铁站到三里街地铁站大约是1千米,以及利用学校的操场走5圈是1千米等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感知1千米有多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专家引领促提升</b>;课后几位专家进行了专业的点评。耿晨校长指出:“千米”的概念在1节课里学生很难构建,需要课后在生活中去感知,他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孩子对于1千米的长度不太清楚,是否有可能是对1000这个数没什么概念?如果是100米,我们可以用10个十米去度量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1千米,是10个100米,学生无法直观的看出来,所以对于他们的理解应该是有影响的。最后张桂芝主任用“欣喜”和“思考”谈了她对于这两节课的感想,她指出认识千米这节课教学时需要求联,要建立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千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只是它是更大的长度单位。新课标提出要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而认识千米一课正是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培养学生量感的课,需要我们的高度重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赋能成长,蓄势前行,用激情点燃希望,用砥砺镌刻梦想。路虽远,行则将至,跟岗正在进行,学习正在继续,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坚信此次跟岗培训,老师们定将一步一脚印,一处一风景,努力实现“明日之明师”的教育梦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学生

千米

老师

长度

无生

上课

两节课

课后

王老师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