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子女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得些空闲,去找朋友聊天。朋友的孩子也在家,朋友说:叫叔叔!孩子瞄了我一眼,微微一笑,算是打过招呼了,就是不吭声!</p><p class="ql-block"> 坐定之后,话题就从孩子的打招呼开始。我们这一代所养育的独生子女,不说是百分之百,绝大部分的孩子都如此:不大理人,总显得礼貌不够!往深了说: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更不要说像我们一样:想方设法的去巴结领导,讨好领导。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捋了捋,不知道对不对?不说全对吧,至少有那么个影子。</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子女普遍不巴结领导,至少有这么几种原因:一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是读过书的,是上过大学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他们的能力是他们自己学来的。相信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获取所需。二是他们宁愿相信整个机制是公平的,而不是任人唯亲的;他们现在已经适应了,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去考,没考上,其它的都是费话,也懒得去想哪个方面出了问题。三是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他们认为他们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去挥霍,前面一定是光芒万丈,激情四射的!四是他们从来不会觉得在领导面前会低人一等。因为有我们这些奋斗的一代给他们托底,感受不到上有老下有小的无奈,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们的子女不光不巴结领导,甚至会在心理鄙视那些巴结领导的人,一方极力讨好一方人,俗称的跪舔。这与他们一直以来受到的教育是背道而驰的,尤其是信息开放的社会。</p><p class="ql-block"> 巴结一个人,跟人情世故有关系吗?答案是没有半毛钱关系。人情世故,据我的观察,其实年轻人也比较讨厌人情世故。但是好在人情世故,至少是建立在双方平等、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而巴结,就变成了一方降低姿态,向社会地位较高的的一方点头哈腰,即那些掌握更多资源,有更大影响力的人。一个更注重契约精神,而不是注重人情深浅;一个更注重公平竞争,而不是注重关系后门。那么这个社会,一定会是个更加进步的社会,一个更加有希望的社会。我们也深知,这样的情形在慢慢形成,但愿理想的社会早点到来吧!</p><p class="ql-block"> 但我还是想对我们的子女们说:理想很高远,现实很残酷!有时候,眼睛不要老望着天,尤其要注意的是:工作没有分内分外;敢于担责,路方长远!</p><p class="ql-block"> 还是想和你们分享一下我曾看到的一个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中部某省的县委书记。刚上班时,他在市委办公室当打字员。上班的前一天晚上,他父亲语重心长告诉他:“不要把工作分成分内分外,在单位要吃苦耐劳,只有平时多努力,机会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此后,他便把“上班提前半小时到,下班晚半小时走”作为自己的工作常态。</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中午,将近12点半了,当时打字室包括他在内共有3个打字员,其他2个都去吃饭了。就在这时,市委办公室秘书处处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说有一个急件半个小时内必须报送省委。按照分工,这个材料应该归另外一个打字员负责,而他正在处理一个市委领导讲话,特别急,下午3点要用。如果此时派人去找吃饭的打字员,等找回来再处理就可能要误事。他看到处长急得只是跺脚,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他赶紧接过材料说:“处长,我帮您打吧?!”处长握着他的手连连说:“那就太谢谢你啦!”当他把这个急件输入、校对并打印好交给处长时,处长非常高兴,连说了三声“谢谢”!结果,急件提前5分钟呈报了省委,可他却没有时间再去吃午饭了。</p><p class="ql-block"> 故事并没有在急件上报后结束。半年后,他被突然调到了秘书处,身份也由工人变成了“以工代干”(按当时的政策,这叫准国家干部)。在那个年代,从工人到干部那是一个非常大的、质的飞跃。消息传开后,大家投来的是羡慕的眼光,特别是同室的那两位打字员。可好消息的背后,总有一些说三道四的人,说他肯定是有什么背景,采取了什么“非常措施”之类。对此,他没有做任何辩解,只是始终坚持着自己“分内的勤勉和分外的付出”。直到后来,他才得知是那位秘书处处长推荐了他,并强烈要求把他调过去。那位处长在向市委秘书长推荐干部时,不仅说了他的早到与晚走,说了他的勤勉与敬业,还说了半年前发生的那一件“他的分外之事”。处长反复强调的是――那并不属于他分内的工作,可他不仅主动承担了这一责任,而且任务完成得非常好,秘书处就需要这样有责任心且能干的人。其实,他自己早已忘了那件在他眼里,就是举手之劳的分外小事。</p><p class="ql-block"> 这位县委书记讲完这个小故事后,继续说“这件小事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但是我一直记忆犹新。”“关键是通过这件小事使我懂得了:世界上很少有报酬丰厚,却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便宜事。”</p><p class="ql-block"> “当责任从前门进来,如果你选择从后门溜走,你失去的可能是伴随责任而来的机会;如果你选择迎面而上,你可能将会迎来不一样的人生”。工作就是工作,没有分内分外之分。所谓分内分外,只是我们自己人为加上去的。如果你能站到领导角度去考虑的话,就不可能再会有分内分外的想法了。如果你总是将工作分成内与外,那么领导也就可能会把你分成内与外了。所以不要去轻易推掉,那些本不属于你的“分外”之事。因为你推掉的,可能是自己又一次成长和进步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要写这个,主要是我们的子女们很多像我们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愿他们少去碰得鼻青脸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