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漫谈

叶子

<p class="ql-block"> “双减”漫谈</p><p class="ql-block"> 著名教育家毛杰老师说:“让教育回归本该有的常态,恢复教育本该有的模样,让孩子拥有童年的本真与幸福,释放天性和纯良,让每个孩子获得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教育变革是足以温暖所有人的一道光,它如此重要,并值得我们为之倾心付出。”</p><p class="ql-block"> 开展“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教育领域的重大改革,其本质就是让教育回归理性、回归本源、回归纯粹,回归“人之为人”的教育,关键是教学的提质增效。所谓“双减”是指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不仅是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有效途径,使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拥抱自然,提升艺术修养,塑造健全的人格,“双减”也是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 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本着“减量不减质、优化显成效”的工作思路来加强学生的作业管理。我们一要方面优化作业布置;另一方面要创新作业形式。</p><p class="ql-block"> 课外延时服务活动是“双减”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强有力的支撑。为此我们要大力丰富课外延时服务内容,向课外延时服务要特色、要成效。创新服务内容,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我们要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结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  李贵希校长说:“不会选择,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当下很多孩子存在的问题。”其实,“双减”政策实施之后,孩子们自主的时间充足了,你我最应该做的,就是引导和帮助孩子们与世界对话,在对话中学会选择、学会独立!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与自己的身心对话,孩子要学会问自己:今天我快乐吗,今天我的衣服穿得合适吗,如果我感冒我该怎么办呢?这些都是与孩子们身心密切相关的平常事,我们应该尽早让他们从中学会关注自己、了解自己、发现自己、把握自己。其次,我们要引导孩子们与自己的生活对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孩子们知道多少呢?这些生活的常识,我们应该让他们尽早地行动起来,让他们早点、多沾点人间最温暖的烟火气息。再次,我们还要多引导孩子与自己的学习对话。生活中,那些学习成绩好又看着特别轻松的别人家的孩子,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就是他们都很善于对话自己的学习。最后,我们要引导孩子与自己的未来对话。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经历,有人早慧,有人晚成,有人艺术有天分,有人动手能力很强。因此,我们不要和孩子们一起只盯着同一条起跑线: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我们要让孩子们知道,未来是五彩的,更是公平的,今天的热门,将来可能不复存在,今天的不可能,或许明天就是主流。</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让他们在自己的最爱上放飞自己,孩子乐于表达的,不妨让他们多展示;那些爱歌舞的,不妨让他们多勤练;那些想飞天的,不妨让他们现在开始就做起梦来,动起手来。一句话,现在开始,就要让他们与自己的未来动真格地对上话,甚至对上眼!</p> <p class="ql-block">  “双减”不仅对家长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样对学校、对校长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落实“双减”,既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让孩子都“学会”,人人“会学”,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必须牢牢抓住课堂,从课堂教学入手。一方面,学校应该更加关注课堂。我们要带着责任和情感,走进课堂,坚持上课说课,观课听课,议课评课,思课磨课,以自己的思想和努力,去引领更优质的教学,生成更优质的课堂。另一方面我们应该不遗余力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当下教育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课堂的问题,而落实“双减”下的“减负提质”的落脚点,我以为也是课堂。变革传统的那种低效无效课堂,已迫在眉睫。</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既要有变革传统课堂的意识,又要有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勇气,更要有专注高效课堂的行动。我们要从思想引领、典型引路、专家引导、政策引擎上,促进课堂样态的转变,让课堂既变得生动、主动、能动,又变得有用、有趣、有效,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运用更丰富的策略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p><p class="ql-block"> 有人把教育比作一条完整的河流,家庭教育是河的上游,学校教育是河的下游,如果河的上游水质污染了,河的下游的水质也不可能好。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出问题了,学校教育同样可能出问题。 “双减”政策出台,家校共育从概念变成了学校的新常态,从过去培训机构的介入,可有可无,若隐若现,变成了现在的同舟共济,密不可分,“家校一家亲”。为了顺应新的教育形势,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积极疏通家校沟通渠道,搭建家校沟通的平台,完善家校育人的机制,在“共”上着力,在“育”上同向,多方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引领孩子成长,共同应对“双减”这个新命题。</p> <p class="ql-block">  实施“双减”政策,减去了校外培训对家庭财力、家长精力的“过度耗费”,同时,“双减”也对家长对于孩子的陪伴和养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考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通过宣传,引导家长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积极承担教育责任,与学校形成合力,陪伴孩子,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可以给家长提出如下建议:首先,要求我们家长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新政策的实施,尽全力配合学校实行“双减”政策下的各项要求;其次,要求我们拓宽孩子的兴趣爱好,不仅仅以分数为依据,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有所发展;再次,我们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惯,我们要经常和孩子进行亲子互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最后,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调动孩子学习兴趣,从而让孩子自觉学习,爱上学习。</p><p class="ql-block"> 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家长和学校的共同目标,更是学校的不懈追求。为了学生的茁壮成长、健康发展,学校将实根据上级部门的规定与指导意见,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关爱教师。 “双减”让教师的责任与压力,精力与工作时间多重加重,使教师毫不含糊地成了政策的兜底者,默默无闻地成了责任的承担者,无怨无悔地成了所有矛盾与问题的化解者。这都意味着教师将投入的更多,付出的更大。</p><p class="ql-block"> 教师是人,不是神,教师也有家,也要过日子,更要养家糊口。在一时的市场化回报与教师的投入与付出相比,还远远不足时,这个时候,我们对教师的关爱与体贴,呵护与尊重,便尤其重要。一方面,我们要消除留痕思维,尽可能杜绝外来的各种形式主义对老师的折腾,尽可能减少非教学任务对老师的干扰,尽可能通过人性化的管理,给老师们留有弹性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尽可能地减少教师全天候的工作与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生活的冲突,尽可能让教师与工作形成投入其中,与学校形成和谐共生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具有同理心、共情心,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会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要坚持“教师第一”,富有教师立场,时时处处为教师着想,尊重教师,善待教师,真正了解老师的内心,懂得老师所想所需所盼,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给老师们办一些实事好事,解决一些具体问题。</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在学校找到了尊严,找到了平衡点,找到了“家”的感觉,自然就会成为学校的主人。当老师们成了学校的主人,校长的工作自然就轻松了,“双减”工作也就能够很好地落地了。</p><p class="ql-block"> 双减”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有效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双减”不是减责、减质,不是洞奋进的目标和意义。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五育并举,以德育先、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根育为荣,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p><p class="ql-block">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健康发展,确保“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快乐起航!正如一位教育大师所说:这一次的教育变革是足以温暖所有人的一道光,它如此重要,并值得我们为之倾心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