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皖浙自由行……徽州古城

旷野苍穹

<p class="ql-block">离开婺源,来到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始建于秦朝。历史上徽州是一府六县,指徽州府所辖的六个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徽州古称歙州,公元1121年,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但所辖六县并未变动。此六县之地元代称徽州路,明清时称徽州府,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江西婺源历史上也是属于安徽的徽州地区。</p><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景点有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等地,之前已经去过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阆中古城,这次来到徽州古城之后,已游完中国四大古城。</p> <p class="ql-block"> 徽州古城景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核心,是徽州府治所在地,古城五峰拱秀,六水回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景区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徽州古城景区辖六个景点:东方凯旋门--许国石坊,徽商花园--新安碑园.太白楼,江南第一街--斗山街,徽商之源-渔梁古埠,徽州大观园--徽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陶行知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徽商因徽州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歙县古县衙(原址新建)也叫徽州府府衙,历史上属于府县一体。</p> <p class="ql-block">府衙广场</p> <p class="ql-block">府衙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 许国石坊建于明朝,规模宏大、呈八脚结构,这样的牌坊举世无双。坊主许国大学士是三朝重臣。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回到老家歙县,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当时徽州四脚牌楼林立,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许国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由于超假,许国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都造好了"。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皇帝听了哭笑不得。</p> <p class="ql-block">八脚许国石坊,被称为东方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徽州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古樵楼:传说古时候,有位知府,为了镇制不吉利的山势,就在徽州府堂正前方建造了这幢皇式楼阁。为了区分,特地少造了两根柱子,谁知被人告状说是与皇帝分庭抗礼,结果以欺君之罪受酷刑而死。如今,这幢构造独特的古谯楼成为了歙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徽州历史博物馆,参观之后,对徽州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知道新安江,富春江和钱塘江是一条江的不同段。历史上徽州出了24个状元 ,当今的j和h也是祖籍徽州!</p> <p class="ql-block">谯楼: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谯楼咫尺相望。</p> <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徽班有四百年的历史并有着辉煌的艺术创造与贡献,最突出的是它吸纳、融合、磨炼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和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皮黄”,造就了一个伟大的剧种“京剧”,成为“京剧之父”。而且“徽班”既有历史的辉煌,又有艺术的遗存,更有丰富的经验。</p> <p class="ql-block">徽州文化与徽墨和歙砚</p> <p class="ql-block">新安画派,徽州画家黄宾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大院,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后,叶挺囚禁处</p> <p class="ql-block">徽州人家</p> <p class="ql-block">徽州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p> <p class="ql-block">棠樾牌坊群</p> <p class="ql-block">棠樾村</p> <p class="ql-block">牌坊在封建社会是崇高荣誉的象征,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棠樾 ,位于 安徽 省 黄山 市 歙县 ,以牌坊群而闻名于世。 棠樾 的七连座牌坊群,不仅体现了徽文化程朱理学“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概貌,也包括了内涵极为丰富的“以人为本”的人文历史。</p><p class="ql-block">棠樾牌坊群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物,其中三座为明代所建,剩下的四座为清代所建,时间跨度长达百年。这七座牌坊的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牌坊群旁边还有男女两座祠堂,砖木石雕十分精致。</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歙县被誉为“牌坊之乡”,而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便是棠樾牌坊群。“棠”指棠梨树,“樾”为两树交荫之下,“棠樾”之意便为棠荫之处。</p> <p class="ql-block">祖辈的丰功伟绩,父子的乐善好施, 女子的贞洁孝行等等,都在这厚重的青石上彪炳千秋。</p> <p class="ql-block">女祠里供着一个个鲍氏女主牌位,将这些守节的女性供奉起来,供子孙顶礼膜拜,并以此对后世妇女进行思想上的彻底改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