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短篇文章回忆集锦!

老赵要开心:昵称、老农民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春天忆往昔:</p><p class="ql-block">三月清明早起晨,​吹面不寒杨柳风;</p><p class="ql-block">家里郁闷待不住,披衣出门转田埂;</p><p class="ql-block">休闲自逸到处望,旧山昔水倍感亲;</p><p class="ql-block">儿时记忆脑浮现,撅头挎搂急匆匆;</p><p class="ql-block">瓦窑山梁​找个遍,烧火做饭刨草根;(草疙瘩)</p><p class="ql-block">​刨满一篓回家去,饭后速赶求学程;</p><p class="ql-block">午餐粉渣双手捧,吃顿白面等亲朋;</p><p class="ql-block">饭前先把房来上,吃俩软柿把饥充;</p><p class="ql-block">老爹曾经出感言,玉米满足黄橙橙;</p><p class="ql-block">割柴上到黄龛顶,古寺沟中砍数根;</p><p class="ql-block">缺衣少药生活苦,感冒就能死了人;</p><p class="ql-block">六十胜今八十老,活到九十成了神;</p><p class="ql-block">做饭风匣煽锯末,柿叶烧炕过寒冬;</p><p class="ql-block">柿块柿糠炕上烙。满屋空气甜不浓;</p><p class="ql-block">饭后一碗柿子面,困难时期救命星;</p><p class="ql-block">一年期盼九月九,二两羊肉香喷喷;</p><p class="ql-block">春节全家两斤肉,萝卜馅子一大盆;</p><p class="ql-block">过年豆腐家家做,一锅年糕必须蒸;</p><p class="ql-block">炮丈买上五六个,爷爷龛点洋油灯;</p><p class="ql-block">儿时生活虽然苦,每每心中记犹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一、忆母亲!(母亲:妈妈、奶)想起来就心里难受,直想掉眼泪!我的母亲1924年生在贾庄胡家!当时已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所以老爷老娘忍心把我妈送了人家!而且还送在了远在16里的山沟沟里:梅家庄赵家做童养媳。我父亲当时8岁!我们家族辈都特别穷,只有一亩山坡赖地,全靠租种别人家的地,和刨点山坡地维持生活,农闲时当个找工甚磨的,生活比较困苦。所以父母亲都没有文化。</p><p class="ql-block">母亲20岁与父亲成亲,生了哥、我和妹妹。家庭比较困难,但还是幸福美满的。父亲老实能干。除了种地外,当找工(打另工)挣点钱,母亲更能干,里里外外一把好手,养着鸡、养着驴、还养着一个老母猪下崽儿卖钱,好像记的8块钱一个小猪崽。母亲没有一时闲,除了忙活外,一早一晚推碾推磨,父亲经常嫌母亲早晚加班干活不高兴,发些牢骚,夫妻双方经常为这个事拌嘴。母亲特别开明,知道吃了没文化的亏,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们上学,我哥哥上了高小,那时候就算有文化的人了啊!母亲特别善良,乐意助人:一、我们家四间房子,两个屋子,借出两间给出六里逃难来的姓张的一家住了十三年,我们一家五口济在一个炕上,打我记事儿起就一直睡脚底下,等他们盖了房子才搬走。所以姓张一家特别感谢,和我母亲拜了干姐妹,一直和亲兄弟一样相处着。非常的融洽。</p> <p class="ql-block">老大两口、老二两口和妹妹!</p> <p class="ql-block">二、六十年代自然灾害严重,老百姓没粮食吃,可是我们家没有挨饿!为啥呢?,因为我父亲一冬春就揪着我们哥俩,天天天不亮就到北沟脑刨小片荒,撒上谷子,收成不错,不但吃不完,还有余粮。困难哪几年结济了亲戚不少!我记的,借给库隆峰村大姨180元和好几斗小米,后又转给赵东岭村二姨,(赵墨书家)二姨家到现在六斗小米和三百元一直也没还,哪时候的三百元,相当于现在三万元不止,他们赃了良心了啊!母亲63年看病要了多次不给,可把母亲气坏了,对治病有很大影响。我大舅妈没的吃,我母亲接来住一冬天!63年,母亲有病了,到石家庄找锁柱哥哥,在省四院做的手术,回来后没有回复好,64年又犯了病,去石家庄看不了了,回来时死在了贾庄舅舅家!刚刚43岁!大哥19,我14,小妹刚刚8虚岁!我可怜的母亲啊!我现在一边写一边哭!母亲去世后,我们家塌了天一般!过去天天吃现成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突然没了奶,谁也不会做饭,这可愁坏了父亲!恰巧贾庄一个姑姑(脏脏哥的姑姑叫润活)愿意来给做饭,解了我家燃眉之急!大概给做了一年吧,至今打心中还感谢怀念哪个姑姑。一年后,我们就自己学做饭,跟我三娘娘、(三奶奶)婶子学!我有一个特点,一样饭,只要教一边,我再不求人。我们家非常感谢我三娘娘,将近十年的时间,帮了好多的忙,心中似亲娘娘一般,73年去世时,我转门从学校请假回来送娘娘最后一程。最辛苦的是父亲,即当爹又当妈,遭老鼻子罪了,没有享过几天福!我最难受的是71年,高中毕业回村劳动,中午干活儿回来,大热天的,别人家回来就吃饭,可我们呢,凉水锅,煽着风匣,烧着据末,一边做饭一边哭……。</p> <p class="ql-block">真想奶啊!</p> <p class="ql-block">天伦之乐!</p> <p class="ql-block">老母亲连个照片也没留下!遗憾死了啊!</p> <p class="ql-block">老父亲!活了84岁,1998年去世!受了一辈子罪!伤心人!但是,八、九十年代老人家还是可以的,粮食有的吃了,零花钱也有,我想哪十来年心里是满足的,高兴的!因为我们哥俩给老人挣气,都有工作,而且都有楼房,在哪个年代可了不起的,最后几年,老人家常到村喇叭上唱戏、拉胡琴,都说老糊涂了,可我,始终不哪麽认为!</p> <p class="ql-block">三、母亲家教非常严!我们哥俩特别怕母亲,不怕父亲。父亲一生没打过我们一巴掌!我们从来不敢和母亲犟嘴,非常的听话、懂事儿。如果母亲活着的话,像后来,哥哥离婚,我退婚(十三岁就订了娃娃亲)门都没有,打死我们也不敢啊!</p> <p class="ql-block">母亲去世快六十年了,上班的时候没时间想,退休后又住在老家,老想小时候的事儿,几乎每天路过母亲坟头一次,特别的想念,老在想,要是退休后能侍候母亲几年哪是多磨幸福的感觉啊!今年二月初五正好赶上清明节、(母亲祭日)在坟上嚎啕大哭!请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2022年二月初五老奶祭日上坟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篇:回忆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小剧团!</p><p class="ql-block">现在的条件好了,看电视、耍手机,参加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档次很高,但是我们五十年代出生的人仍然怀念哪个年代的文化娱乐活动,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自娱自乐的缘故吧!俗语讲:耍正月,闹二月,三月四月泼赶庙!</p><p class="ql-block">我是52年出生的,大总角之年记事儿起,就听父辈儿们说:我们梅家庄最多时共有九个会!(七个文会、唱戏的就叫文会!三个武会;耍社火的叫武会!还有个唱二黄的小武会,以武打为主!冬天没事儿干,村民自发组织的小团体,二十来关系不错的户,有的家参加两三个人,请个教师学戏、或者武术。)学习三个月,正月里到各村走会!一直上完赵庄岭二十五才算完(表演)!经费哪来呢?大家伙摊点儿或者共同开点儿山坡地小片荒,种谷子,来年收成后,卖钱制办行头和请教师费用。</p><p class="ql-block">六二年我十周岁时参加了,一个晋剧班,大号:沿用过去的(全神会),外号(猴儿会)!人员有:赵信文、梅味喜、宋考来、宋毛文、宋二文、宋金锁、宋没样、王贵文、宋千文、李吹小、李吹吹、梅臭蛋、(五队)梅臭蛋、(一队)我、(二书)书书、脏脏、梅过年、梅香枝、梅密娥、双娥(当时七岁)梅三兔、梅狗拉等!学了两年,第一年是:红梅阁和走雪山,我演小生,。特别是走雪山一场,宋千文男扮女装演青衣,我扮老生,相当的成功,乡亲们啧啧称赞!第二年学的是泰山图,也很不错的!特别是李吹小扮演的须生,唱的相当好!只可惜那个年代没有照像机,只好借用现在的照片了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p> <p class="ql-block">忆60年代我家养的一头驴</p> <p class="ql-block">六零年我家买了一头母驴,黑色的,个子比一般的驴大,取名黑大个,刚刚成年。这家伙,温顺、听话,食量大,我当时十岁,除了上学外,还的帮父亲和哥哥给它挽草!星期天,或者放假了,它除了干活儿外,主要是我负责!所以它很通人心,出了院门,我就骑上(没有鞍子啥的,)到山坡放它吃草。我还的给它割一捆草,(术语讲:马无夜草不肥,驴当然一样了)回来时,把它牵到一个地堾前,先把捆着的草放到它背上,我再顺势骑上去,它驼着我乖乖的回家了。我家养了它最少五年,帮我家干了许多活,(拉碾、拉磨、送粪、驮炭、秋收麦收驮庄稼,它拉了粪还可以卖给生产队,挣工分呢!最主要的就是耕地种地了)。我也骑了它五年。大家都说是我的座骑。最神奇的是,它还生过一对双胞胎呢!(驴生双胞胎非常的少见)只可惜没有管理经验,夭折了!已经过去了六十年,现在老了,好怀念小时候啊!</p> <p class="ql-block">第四篇:小时候的放羊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1966年高小毕业后,考取了小作初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由于赶上了文化大革命,所以迟迟不开学,结果泡汤了。只好参加生产队劳动。岁数小干啥呢?。队长派我放小羊羔吧!(挣7分工)一共20几只,一只头羊。我跟着放大羊的李狗蛋师傅认真的学习,半年后我的水平很不错了!知道了很多!比如:1、羊不能吃露水草!一般的上午不放羊;2、训练好头羊,头羊的好与不好,听话与否,直接反映了一个放羊的水平;3、看到那只羊不爱动了,或者不吃草了,(叫什么闭气、鼓眼了)割破羊的耳朵放点儿血就好了!4、放羊的好赖,水平高低,一看就知道:人在前面走,羊在后面跟着的,是技术好的,人在后面赶着就差一点了。5、放白羊(白羊即绵羊)吃草一条线!放黑羊(黑羊就是山羊)吃草一大片!6,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淡羊一次,也就是把食盐面撒在石头上,让羊添一添,增加羊的食欲!麦子快熟的时候,我站在一块麦地地边处,(我家是井陉山区,地块都不大都有地边)用鞭杆一指,头羊就带领羊群一个跟一个进入,吃地边堾上的草;放羊的术语叫:通地边;这个技术一般的放羊的是做不到的,我做到了,现在老了,回想起来满惬意的。</p> <p class="ql-block">现在老家喂了两只小羊玩儿!</p> <p class="ql-block">第五篇:70年代的农村小剧团(文艺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1971年高中毕业后,只能回村参加劳动。(因为那个年代没有高考)过了秋后,大队让于四四、梅味喜和我组织剧团,活跃村里文化娱乐活动!(他们俩六十年代都搞过农村戏班子),于四四会打班鼓任团长,梅味喜也会任副团长!我六十年代十一二岁时也唱过两年戏,爱好文艺,多少懂一点儿乐谱,所以我帮忙跑腿。</p><p class="ql-block">班子组成后,学啥戏呢?只有三个月时间,第二年正月就要亮像啊!62年以后十年了,就没有成立起来剧团!时间紧,任务重啊!当时,县剧团刚排了红灯记(那时候不让唱旧戏)要不咱们也排红灯记。挑选文武场和演员非常有难度:首先看人家愿不愿意,爱不爱好,其次是不是那快料!当时是挣工分,人还是好找,起码比修地轻快!文武场人员名单:李庭庭、(铙钹)于考文、(打锣)宋毛文(头弦)李双柱(二胡)于味成除当演员外另参加文场弹三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四四、年轻时的帅哥!团长兼班主(打鼓)</p> <p class="ql-block">演员:刘大魁演李玉河、(过去唱过旧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会元:六十年代演过旧戏,有功底!红灯记出演鸠山,演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刘喊保:六十年代演过旧戏,丑角非他莫属!</p> <p class="ql-block">于味成:饰演红灯记地下交通员!</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的于味成!</p> <p class="ql-block">刘秋娃!演铁梅上半场!(今年不幸去世)</p><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是精英,</p><p class="ql-block">龙江颂演江水英;</p><p class="ql-block">铁梅、银环唱的好,</p><p class="ql-block">三乡五里赞誉声;</p><p class="ql-block">不认字、记忆清,</p><p class="ql-block">可见功夫下的深;</p><p class="ql-block">人老喜欢忆旧事,</p><p class="ql-block">每每想起倍觉亲;</p><p class="ql-block">几十年来联系少,</p><p class="ql-block">猛听噩耗心大惊!</p><p class="ql-block">2021、5、26</p><p class="ql-block">于</p> <p class="ql-block">于巧巧!饰演李嫂?对吗?记不清楚啥嫂了!</p> <p class="ql-block">李计娃:演铁梅下半场!(快70的人了,哪像呢!!真年轻啊!)</p> <p class="ql-block">风韵犹存啊!于三妮,演李奶奶!</p> <p class="ql-block">梅狗石吹横笛的!早早的就去世了啊!</p> <p class="ql-block">想当年的我,在哪个极特殊的年代,谁也不愿意演叛徒王连举,只好我顶上了,漂亮的叛徒!</p> <p class="ql-block">50年后的我!</p> <p class="ql-block">梅狗拉:演伍长,非常到位!</p> <p class="ql-block">李三麦:演日本鬼子!(执友一八年去世)</p><p class="ql-block">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p><p class="ql-block">十载挚友交情深;一朝惜别心倍恸;未从执笔泪两行,子夜为你写生平。</p> <p class="ql-block">宋毛文(拉头弦的)</p><p class="ql-block">侃老伙计:毛文</p><p class="ql-block">千古绝唱话兰天,</p><p class="ql-block">一生喜好二股线;</p><p class="ql-block">唢呐随心吹碧日,</p><p class="ql-block">音律所欲刻心田;</p><p class="ql-block">天塌地陷我不管,</p><p class="ql-block">与世无争活神仙</p> <p class="ql-block">最最感动的今生难忘怀的是,1972年,秋,我的铁路司机学校录取通知书下来后,剧团为了欢送我专门演了一场红灯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