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别的古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p><p class="ql-block"> 一一 余秋雨</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西北部,濒临长江,海抜78.4米,占地14公顷,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称。</p><p class="ql-block">狮子山古称卢龙山,由明太祖朱元璋赐名“狮子山”,清乾隆年间,“卢龙胜景“与附近“三宿崖”、“龙江夜雨”同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狮子山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以阅江楼为主要标志,有孙中山观江处、古炮台、徐达将军庙、古玩咸亭、五军地道等。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柏一民摄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屹立于杨子江畔,狮子山顶,饮霞吞雾,是中国十大文化名楼、江南四大名楼之一。也是南京阅江楼景区的主要景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江南第一楼”之称。</p><p class="ql-block">南京阅江楼和武汉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岳阳岳阳楼是最具特色的四大名楼。阅江楼的特色,一是高,山高78米,楼高52米,总高130多米,是最高的名楼。二是精,处处精工细作,精雕细琢,无比华美。三是内涵丰富,有许许多多文化积淀,留下了许多历史名人的足迹和作品。四是皇家气派,因为只有南京,出过十姓二十六位帝王,这里的建筑都是按照帝王的规格建造的。</p><p class="ql-block">1997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造阅江楼,直到了2001年9月正式竣工建成。从此结束了六百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 ↑</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南门 ↑ ↓</p> <p class="ql-block">江南第一楼 ↑</p> <p class="ql-block">卢龙胜景 ↑</p><p class="ql-block">石狮子----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一对雄狮,高4.8米,重约30吨,用苏州金山石整块雕刻而成,风格为明太祖时期,并按照盱眙县明祖陵的守门狮子刻制。两只雄狮,气势雄浑,具有皇家气概。</p> <p class="ql-block">狮岭雄观 ↑ ↓</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 ↑ ↓</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金戈铁马🐴戎马一生 ↑</p> <p class="ql-block">朱元璋铜像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教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护城河畔 ↑</p> <p class="ql-block">玩咸亭 ↑</p> <p class="ql-block">明代古碑,题头为“玩咸亭记略 - 明 - 方克”,字迹较难认,内容似与静海寺有关。 ↑</p> <p class="ql-block">古炮台</p><p class="ql-block">狮岭古炮台建于清代。现存道光二十五年铸造“振武将军炮”一门,炮口直径十三厘米,重逾二吨。此炮时为金陵古城及长江防御之重要军备。 ↑</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阅江处</p><p class="ql-block">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月11日起孙中山先后多次登临狮子山,与黄兴等人在这里视察江北形势,研究北伐事宜,决定由孙中山亲任北伐军总司令,任命黄兴为参谋长,以姚雨平部为先导部队,向袁世凯及其国内外帮凶宣战。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记》碑亭 ↑</p> <p class="ql-block">汉白玉碑刻,碑南为朱元璋撰写的巜阅江楼记》,由当代书写家抄写。汉白玉从北京房山开采出来,高3.1米,宽4.8米,重15吨,是全国最大的汉白玉碑刻。 ↑↓</p> <p class="ql-block">碑北面刻写有宋濂撰写的《阅江楼记》。 ↑</p> <p class="ql-block">全国之最,汉白玉巨碑《阅江楼记》</p><p class="ql-block">由碑体和基座两整块北京房山汉白玉组成,南面刻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1198字,北面刻有明代大学士宋濂所写《阅江楼记》568字。此两件书法作品系在 全国征集的大量作品中精选而得。 ↑</p> <p class="ql-block">图文并茂记述明代大事的石刻碑廊,称《明史金陵碑廊》,计有石刻碑字画约30块左右。以下举五块为例 。 ↑ ↓</p> <p class="ql-block">龙江战役 ↑</p> <p class="ql-block">开国军师 ----- 刘基 ↑</p> <p class="ql-block">江南巨富 ------ 沈万三 ↑ </p> <p class="ql-block">阳山碑材 ↑</p> <p class="ql-block">永乐大典 ↑</p> <p class="ql-block">景区观景平台,阅江楼东入口 ↑</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藏兵洞 ↑</p> <p class="ql-block">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p><p class="ql-block">山僧不识英雄汉,只凭哓哓问姓名。</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 ↑</p> <p class="ql-block">藏兵洞</p><p class="ql-block">六百年藏兵洞是狮子山八千平方米、二公里古地道的山顶部分。这里是朱元璋大败陈友谅的军事指挥所遗址,也是孙中山先生北伐视察过的军事要塞。洞中通道回环曲折、关卡重重、巧设机关、多藏暗道。 ↑</p> <p class="ql-block">凉亭 ↑</p> <p class="ql-block">柏一民摄 ↑</p> <p class="ql-block">柏一民摄 ↑</p> <p class="ql-block">配殿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入口之一 ↑</p> <p class="ql-block">在阅江楼观赏迷雾中的长江大桥!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三字楼名为著名旅美教育家、科学家、百岁老人顾毓琇先生所书。 ↑</p> <p class="ql-block">建阅江楼的初衷,始于1626年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因为朱元璋在其称帝前,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击败了劲敌陈友谅40万大军的强势进攻,为其建立大明皇朝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14年后,公元1374年,也就是洪武7年的春天,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p><p class="ql-block">朱元璋还动用了服刑的囚犯,在狮子山顶修建了建楼用的“平砥”,也就是地基。 ↑</p> <p class="ql-block">柏一民摄 ↑</p> <p class="ql-block">拍一民摄 ↑</p> <p class="ql-block">滔滔长江东流水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停建原因:</p><p class="ql-block">朱元璋在写了楼记、打了地基后又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在他的《又阅江楼记》中说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在他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应该抓迫切需要做的大事,建阅江楼这事应该缓一缓。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集中财力人力修建南京和中都凤阳的城墙,后来连中都凤阳的城墙也因耗费巨大而停建了。 ↑</p> <p class="ql-block">完成建楼:</p><p class="ql-block">2001年,阅江楼竣工,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许多古代资料缺失和现代建筑规范、工艺的差别,新建的阅江楼没有使用传统的木结构,而是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来代替,让这座名楼缺失了一丝古韵。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建筑结构</p><p class="ql-block">阅江楼整体成“L“型,主翼面北,次翼面西,两翼均可观赏长江风光。主楼在两翼的犄角处,外四内三,共计七层,总高度为52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 ↑</p> <p class="ql-block">风格</p><p class="ql-block">阅江楼碧瓦朱楹、飞檐峭壁、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具有鲜明的明代风格。内部布局围绕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的政治主张展开。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鼎一一是全国最大的仿西周司母戊鼎,重四吨,鼎上刻篆字“狮梦觉兮鬣张,子孙骄以炎黄,山为挺其脊梁,阅万古之长江,江赴海而浩荡,楼排云而慨慷,鼎永铸茲堂堂。”这七句话每句第一亇字连起来念,就是“狮子山阅江楼鼎”。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底层金字壁;</p><p class="ql-block">摆放在金字靠壁前的是一把“朱元璋龙椅”,虽是仿制品,但选上等优质红木制成,重量超过千斤。龙椅靠背上雕有九条龙,刻工精细,形象生动。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底层东侧一匾,“治隆唐宋”为康熙所书。 ↑</p> <p class="ql-block">二层有一船,明永乐帝朱棣取消海禁,扩大贸易和文化交流,下关宝船厂造了许多船,其中最大的船,长138米,宽56米,船行时有9桅12帆,载重量7000吨,在600年前可算世界之最。这幅巨型瓷画,反映了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这段历史。 ↑</p> <p class="ql-block">二层有一画,是唐寅的“落霞孤鹜图”。</p><p class="ql-block"> (仿真壁画)</p><p class="ql-block">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江苏苏州人,才情杰出,文章诗句书画样样精到,自刻有“江南风流第一才子”印,山水人物俱佳,或细润秀雅,蔌苍劲活泼,或婀娜娉婷。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三层大厅正中,装饰着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幅瓷画郑和下西洋,画高12.8米,宽8米,画面有12亇部分组成,色彩斑斓,气势磅礴,全景式地描述了1405---1433年郑和下西洋这段辉煌历史。 ↑</p> <p class="ql-block">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视察阅江楼 ↑</p> <p class="ql-block">四大名楼 (双面绣地屏)</p><p class="ql-block">《四大名楼》以雄伟的阅江楼为主景,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构成一幅秀丽壮观的图画。画面以传统的双面绣制作,针法精细、层次丰富、堪称苏绣艺术经典之作。 ↑</p> <p class="ql-block">天花扳“金龙“ 图案 ↑</p> <p class="ql-block">远眺长江大桥 ↑</p> <p class="ql-block">拍一民 摄 ↑</p> <p class="ql-block">从八字山看阅江楼 ↑</p> <p class="ql-block">从天妃宫拍摄阅江楼 ↑</p> <p class="ql-block">从天妃宫 ↑</p> <p class="ql-block">从天妃宫 ↑</p> <p class="ql-block">从天妃宫 ↑</p> <p class="ql-block">从天妃宫拍摄阅江楼 ↑</p> <p class="ql-block">从天妃宫看阅江楼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夜景,从天妃宫拍摄 ↑</p> <p class="ql-block">从静海寺拍摄阅江楼 ↑</p> <p class="ql-block">从静海寺 ↑</p> <p class="ql-block">从静海寺 ↑</p> <p class="ql-block">从静海寺 ↑</p> <p class="ql-block">从静海寺 ↑</p> <p class="ql-block">从绣球公园 ↑</p> <p class="ql-block">阅江楼下仪凤门,南京城墙十三古城门之一。 ↑ </p> <p class="ql-block">仪凤门夜景 ↑</p> <p class="ql-block">陪同母校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部分老同学观赏阅江楼。(照片翻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