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旅行(十)

文鸣会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塑一个自已(3)</h3> <b>上帝之手。</b>生病第24天,出院针灸第十天,早晨,无意间把手机塞到右手,手机没有掉下来,右手把手机机械的卡住了。下午景爱姐又来看我锻炼,我高兴地告诉她,“我的右手能握住手机了”,一边比划着,把手机塞到右手,“看,掉不下来吧。”小张站在侧面看着我的手“手动了,手指动了。”她突然叫了起来。“什么?那里动了?”“手指,拿手机的手指刚才动了一下”手指头背对着我,手机挡着我的视线,“是吗?”景爱姐盯着眼前的指头看了起来,我用力把右手握了几下,手指又轻轻地动了几下,连忙把手机放下,用力动手指,四个指头动了,使劲动大拇指,大拇指也动了。五个指头艰难的一点一点动着,太好啦。时隔20天,手指又会动了,并且是五个一起就会动,一般情况手指是某一根指头先会动,而后逐渐一根一根才会动,五个指头一下就会动了,这下康复的信心更足了。 手指动了,可以认为是一个能否康复的标志。手指有脚趾是神经的最末端,康复起来最难,手指功能比脚指功能复杂,恢复起来难度更大走路运动是人的本能,病人为了能够行走,会尽可能的锻炼行走,科学也罢,不科学也罢,聪明的方法也好,粗笨的方法也好,走起来基本能够实现,只是步态规范与不规范的差距。脚趾在行走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脚趾恢复灵活,行走恢复的就好。即使恢复的差些,也可以行走,好比有几个脚趾缺失,还是能够走起来。<br>  <br> <p class="ql-block">  手指相对于脚趾不同,一只手病了还有另一只手可用,往往容易忽视对手的锻炼,加之手指动起来比较迟缓,恢复起来时间长,病人往往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我们会见到好多非常6+1的后遗症病人,大多就是对手的康复认知不足造成的。</p><p class="ql-block"> 如何促使手恢复起来更快?首先要抓住发病前期对手指的按摩、揉搓、刮捏等锻炼,使手指不僵硬,手指关节柔软,保证血液循环正常,随时准备迎接突然来临的幸运。其次就是手指锻炼,关节柔软了,要把手指分开、抻直。太原有位师傅,为了把病手康复,自治神器,用一个圆铁片,上面分开焊接五个指套,手指伸入指套固定,就连睡觉也戴着,这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坚韧的毅力,机械康复手指是一个笨办法,但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是个一步到位的办法,我们可以把动作分解开,随病情发展一步一步练回来。</p> 第一步十指相扣。发病初期坚持十指相扣,指根相互挤压,使指头被动动作,张开,配合手指按摩,防止手指僵硬、抽死,这个动作简便易操作,病人自已就能完成。好多时候,一开始发病,忽视了手指的康复,病人不及时进行自主锻炼,几天以后,手成握拳状态,左右手配合失调,即使两手相抱,也是抱拳状态,把手指分开,和手指关节软化成了一项艰巨工作。 第二步手指抻直。手指弯曲是本能,手指能够完成动作,手指会抻直是基础。手指抻直训练,一般通过掰手、拉伸来完成。另一训练方式是压,休息时平躺,把病手枕在脑后,累了拿下来,压在屁股下,尽可能地保持长时间成压迫状态,平时坐着也可以把手压腿下,只要随时注意锻炼,进步还是很快的。<br>  第三步是握。手指会握、会用力,到手的动作灵活,是一个系统训练。从大臂、小臂、手腕到手指,要一级一级恢复回来才行,经历酸、困、酥、麻的煎熬,从无力到有力,从僵硬到灵活。<br> 第四步是综合训练,当手指有一定运动功能后,就应该抓紧综合性训练,写字是一项很好的康复方法,练字从练毛笔字开始,刚开始练字,手指的灵活性、协调性差,毛笔比较大,易握起,易锻炼,写字时,直立、悬腕,写一个字需要全身配合,既练身体,又练气息,写一会字全身发热,全身用力,上从脖颈、肩到臂,下从脚到小腿、大腿、腰,沿背到肩协调用力,之后,由大臂、小臂到手一番努力下来终于可以写出一个字了,尽管歪歪扭扭,笔画曲曲弯弯,也开心不已,刚开始写几个字就手抖、臂酸,坚持几日,一次可以写几十个字了,一天可以写一、二百字了,开始边练写字,边写文章,这篇《特殊的旅行》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写成的,一个多小时站下来,相当于一次站桩的运动量。一开始,脖子僵硬,肩臂酸困,坚持下来,脖子慢慢不僵了,由肩到大臂、小臂、手腕,一段一段、一节一节,肌肉由松驰恢复到有力,酸困日减,手指日渐灵活。 硬笔练习,手指、手腕灵活些了,就可以练硬笔了,硬笔的用力,锻炼的是手指和手腕、小臂的灵活,写硬笔开始标志着手指的康复进入一个关键期,胜利在望。老百姓常用的捏核桃、捡豆豆、握力器、练哑铃,都是很好的康复办法,在合适的时候,坚持下来,上帝就会眷顾你,还一个幸福的手给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