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

黄河水利委员会幼儿园

——记黄河特色课程观摩活动 <p class="ql-block">  在进一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及《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结合我园自身服务治黄事业、服务治黄人的特点,将黄河文化特色作为重要教育资源,12月16日—17日在全园范围内开展了本学期的黄河特色课程观摩和研讨活动。</p> 刘露老师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美丽的藏族服饰》,引领孩子初步了解藏族的服饰特点,感受民族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 张园老师执教的中班音乐活动《朱迪娜娜呼》,孩子们沉浸在悠扬的蒙古族歌曲旋律中,演唱的过程激发了幼儿对草原的向往。 <p class="ql-block">马倩老师把黄河边的沙子带进课堂,精心设计了小班科学活动《沙子的秘密》,孩子在玩沙的过程中,触摸到黄河沙松散、细腻的质感。</p> <p class="ql-block">“四川好 四川好 珍稀动物真不少”</p><p class="ql-block">“金丝猴 金钱豹 国宝熊猫人人爱......”</p><p class="ql-block">一首欢快、朗朗上口的儿歌,把孩子们一下带到了热情如火的四川。憨态可掬的熊猫,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跟着吴虹霖老师的脚步,孩子们走近四川。</p> 李佳老师把中国传统的茶文化融入课程中,将十八种可以泡茶的原材料带进课堂,从茶叶起源到八宝茶的制作和品尝,孩子们有模有样的泡茶手法,跟同伴的交流过程中,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口袋,请小朋友来摸一摸,猜一猜。袋子里的东西摸起来什么感觉?你觉得它是什么?”刘老师的神秘口袋引起了孩子们巨大的好奇心,都想一探究竟到底装了什么宝贝。在环环相扣的探索发现中,孩子们认识了青稞米,走进了青海省,走到了黄河边。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要让黄河特色课程内容在活动实践中不断生成、补充、发展,真正构建适应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新课程。

幼儿

黄河

孩子

老师

活动

特色

四川

课程

治黄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