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古诗词

大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宁阳县复圣中学 七年级四班 胡瑞霖</p> <p class="ql-block">  乘一叶孤舟,荡漾于历史长河。令我为之陶醉的,依旧是那一抹倩影——诗词。 ——题记</p><p class="ql-block">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我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儿时的我,玩兴尚浓,但一切因我爱上诗词而改变。</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热爱上它,是在小学。那时的我,喜爱向人炫耀自己的才能。于是,我便四处寻找长长的诗篇,强迫自己背下来,并在邻居家中摇头晃脑的显摆。我只是单纯地复印,并没有去细细体会,加以剖析。</p><p class="ql-block"> 在别人充满赞誉的眼光中,我长大了。升入初中后,我开始细细体会诗词中传达的情感,所含的意境。慢慢地,诗词就像破晓时的曙光,照亮了我内心一片灰暗的行程道路,为我开辟了一片自由的天地,一座理想的世外桃源。</p><p class="ql-block"> 我与少陵野老共卧草堂,感受茅屋为秋风所破,慨叹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与易安居士同荡一舟,驶入藕花深处,兴观一滩惊鹭;我与楞伽山人促膝相谈,聆听人生若只如初见,洞悉赌书消得泼茶香,观赏夕阳谁唤下楼梯,共叹除梦里,没人知;我与青莲居士四处游山玩水,一同扶摇直上九万里,共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与白居易醉卧花丛,一句一顿长恨歌,欣赏樊素口、小蛮腰;我与辛弃疾沙场对峙,于醉里挑灯看剑,豪唱看试手,补天裂;我与苏轼共饮一壶,相劝鬓微霜,又何妨。共驰骋猎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p><p class="ql-block">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惟有真正走入一首诗,一阙词,才能理解它,理解他(她)。可在这聒噪繁忙的尘世中,又有几人能静心正身,颂读几首佳作?又有几人能感受这触动心灵的古诗词背后那擎天撼地之力?</p><p class="ql-block"> 德国作家黑塞说:“到现在,我才知道我只不过是眯着眼来看世界。”学的越多,思考的越多,方知自己懂得太少、太少。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结晶前,我不敢妄称理解,但我企盼我能理解其中一草一木,便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8月30日发表于《中国家庭报》总第二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1年11月15日发表于《语文报》七年级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