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晚上,《三体》终于看完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还差几页时,走到户外,仰望天空,看不到一颗星星,半轮月亮挂在天际,隔着城市的尘埃,朦朦胧胧。心底却有了穿越时空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刘慈欣,我们山西的作家,前年,他的《流浪地球》拍成电影上映,看过无感,并且一点没有想去追一下原著小说的冲动。这部《三体》是初中生必读课外书,孩子看完后,一再重复翻阅,引起了我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拿起第一部,看到三分之二时,仍旧想弃书,没有get到这本书的精妙,还好,我耐住了性子看完了。在书只剩五分之一时,三体文明的艰难发展与地球上对人性绝望的叶文洁终于有了交集,两条主线合二为一,情节渐入高潮,前期的铺垫一一照应。最后,三体文明为阻止人类科技进步,向地球发射了两颗质子,人人都不理解,小小的质子,能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呢?至于让那么多科学家崩溃自杀吗?然后就是剧情的反转,智子虽小,却真能锁死地球的科技进步。</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史队长将他们拉到一片田野,田野被厚厚的一层蝗虫覆盖。虽然人类有无数种消灭蝗虫的方法,但人类从来没有真正消灭了蝗虫,它们一直都在。即使我们在三体文明眼中如虫子般原始,但是,看看这片庄稼地,看看这些蝗虫,是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还是蝗虫与人类的技术水平差距大?这个结局无疑是点睛之笔,让《三体》第一部圆满的画上了句号。这个结尾让我想起《乱世佳人》里最后一幕,斯嘉丽眼中重新燃起了光,只要还有土地就还有希望。</p><p class="ql-block"> 这部小说堪称神级作品,小说的完美之处在于真实,在于细节,在于人性的描写,在于逻辑的合理。在第一次看到三体所在半人马三星时,我就去百度这个星座是否真实存在,当然存在,作者写的是硬科幻小说,理论依据随便查,一点不含乎,以至于我家孩子看完小说后,对我说,“我一定要好好学物理”。细节,文革时期,人性的描写,有时代激起人心底的恶,也有人性本质的善,有狂热无脑的大众,也有众人皆醉我独醒。对外星文明发送的信件四易其稿,第一稿带有强烈的政治性,领导批复让我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已阅,狗屁不通!大字报在地上贴就行了,不要发到天上去,文革领导组今后不要介入红岸。这样重要的信件应慎重起草,最好成立一个专门小组,并在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p><p class="ql-block"> 想想,在那个狂热的年代,各个领域还是有清醒之人,文革也最终能够拔乱反正。</p><p class="ql-block"> 还有射手与农场主两个假说,细思极恐。“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p><p class="ql-block"> 作者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世界,我们的定律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定律。</p><p class="ql-block"> 总之,这是一部烧脑的作品,需要一边看,一边百度的作品。曾有人评论《三体》,说作者凭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小说提升到了世界级水平,我无比赞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