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事(6)

翔爷

双柳     双柳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2px;">1961年暑假过后,县城五中撤消,父亲又被调到双柳公社中学任教,双柳离家更远,母亲为了让父亲安心工作,也为了不让一家人分离太多,于是也主动要求调到双柳小学去教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大哥在上高中,二哥在上初中,父母决定他俩留城住校上学,而我,弟弟,妹妹三个要跟他们一起到双柳,我心不愿,但也没法。走的那天我们用被单包上几床破被子和每人的换洗衣服,我也背上一包,到汽车站坐汽车,双柳不像官渡已有班车,一天一趟。班车就是由一辆大卡车改造而成的,在车厢上焊上几根n形铁棍,上面蒙上厚厚的帆布,车厢内两边及前面焊上一排连椅,先上车的可以抢占座位,后上车的只好用手抓住顶上的铁棍挤站在车内。车厢后面的板上挂上一架铁棍焊成的小梯子供人上下车。爸爸和我先手抓脚踩爬到车上,妈妈在下面一件件递上行李,最后又抱起弟弟和妹妹往车上送,爸爸和我在车上抓住他们,使劲把他们拽到车上,最后妈妈也上了车。车终于开走了,摇摇晃晃让人站不稳。汽车驶过新潢桥,驶出东关就出了城,然后驶上往南通往双柳的公路。走了40多里路后到了仁和集,车又折而往东驶去,这里是丘陵地区,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人们随着汽车摇晃地更厉害了。又走了20里地,前面出现了一条河,即白露河,车驶过河上的大桥,在桥前的空地上停下来,有人高喊:“双柳到了!”于是我们纷纷爬下车来,两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结束了,可以松口气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白露河河水清澈,穿过双柳大桥由南向北流去,从大桥东头一条小路走去,大约500米就到了双柳集上。双柳集沿着河岸由北向南修建,有二丶三里地长,是个大集镇,街道较宽,两边都是青砖黑瓦的房屋,中间还有很多木质的两层楼,集上人都不种地,靠做生意为生。这里是三省交界之处,交通发达,气候温润,适宜庄稼生长,比东乡官渡要富裕点。双柳双日逢集,逢集时十里八乡的人都来赶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后来我到过淮滨,新县等小县城,感觉双柳镇集跟它们也差不多。由于它沿河而建,也有高高的泊岸,又感觉它与沿潢河而建的县城中的西街很相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了汽车,我们背着包袱顺着桥头土路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双柳集上。街道两旁供销社,食堂,粮店,小商店,书店,理发店,公社机关一应俱全。走到街中间,往东有一夹道,穿过夹道,就来到了街道后面,眼前出现一口大大的水塘,后来知道叫罗大塘,沿塘边往北看去,有一座大门,上书“双柳公社中学”几个大字,我们的目的地终于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进校门,只见有三排灰砖红瓦的整齐教室,一个宽大的操场。校园的东、南、北三面都被水塘环绕,只有西面用高高的墙头与外面的街道隔开。学校来人迎接,把我们领到学校后面的一个小院子,院子里有三小间土坯茅草房。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于是我们就在这里住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开学了,我该上四年级了。双柳中学的东南角有一小门,过了这小门就是双柳完小。双柳完小好像是原来大户人家的房屋改建的,全部是灰砖黑瓦房,教室比较高大宽敞,门窗整齐,采光很好。教室里的课桌课凳都是木头做的,黑板也宽大油亮,真的比官渡小学的泥巴桌凳强得多!我在这里上学很开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个哥哥都在城里上学,弟弟妹妹年纪还小,我有了一种当老大的感觉,我要帮爸妈管好他们。不过当老大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必须在家多干活。爸妈一开学就很忙,尤其是妈妈多年任毕业班班主任,她又非常任真负责,几乎天一亮整天都在学校里。我就负责起兄妹几人的生活。早晨一起床,洗脸漱口后就拿一个钢筋锅到中学大食堂打稀饭,中途端不动了就放在地上歇一气再端回家,端出一碗腌萝卜樱子,或者豆腐渣就饭,大家吃完饭我又洗干净碗筷收拾好之后才能去上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放学后,我赶紧回家,先择好妈从集上买的白菜,放进一个大竹蔑筐里,挎到学校最北边的大水塘边,蹲在一个大树桩上,弯下腰把白菜在水塘里洗干净,又装进筐里挎回家。到家后,先淘好米,倒进锅里,添好水,盖上锅盖。接着点着柴禾,放进锅肚里(灶膛)烧起来。一会儿,水滚了,我就掀开锅盖,用锅铲子撑撑水里的米,再盖上锅盖,撤掉柴禾,让米饭醒一会儿。等一会儿,再在锅下烧把火,旱一旱干饭就蒸好了。做饭的间隙,我赶紧把白菜切好,如果这天有豆腐,就先在锅里把它炕好,盛起,再把白菜倒进锅里炒,最后添进豆腐,搁点盐,一会儿中午菜就炒好了。等爸爸妈妈回来,我们一家五口人坐在桌边美美地吃起来。晚上放学回家,我又熬上一锅稀饭,如果上午有剩下的干饭就炒炒,或者从食堂里买来几个馍就更好,没有就拉倒。菜还是萝卜樱子,豆腐渣。如果腌的萝卜樱子没有了,我就要再洗净一大筐,切碎后用盐腌上一大盆,够以后几天吃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时生活条件不好,每天饭吃不太饱,也没有什么油水,一个月大概也吃不上二顿肉,,只有逢年过节时才能多买点肉啊鱼的。可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地学会了幹面条,幹面叶,包饺子,包包子,蒸馍,甚至也学会了焖肉,炸鱼等所有的家常饭菜的做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几年,我不但学会了许多家务活,而且学会了很多别的劳动技能。比如:打井水,洗衣,刷鞋,补衣服,补鞋袜等。甚至学会了打毛线衣,掐草帽辨(可卖钱),编筐,编篓,简单木工,砌锅灶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体方面:学会了跳高,跳远,打篮球,打乒乓球,游泳等。还学会了踩风琴,拉二胡,吹笛子,吹口琴……另外写美术字,刻纸,画简笔画,出板报也略通一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我也从来没放弃过好好学习,上课认真听讲,作业按时完成,作文经常被老师当范文在班里朗读,成绩稳定,每次考试都在前三名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利用课余时间,星期天,寒暑假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开始读东周列国志,春秋战国故事,三侠五义等。后来把巜水浒传》巜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名著囫囵吞枣读个遍。还读了《烈火金刚》巜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巜林海雪原》等现代小说,散文,回忆录等。我爸爱读文学作品,一开始我总趁他午睡时偷拿他的书看,后来就用他的借书证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看。渐渐地就把当时能找到的中外名著都读遍了,有时因为看书忘记了干活,也没少挨我妈唠叨,但我还是乐此不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然而,不幸的事还是发生 了。五年级的一天上午,一下课,我们就飞奔出教室, 跑到小操场上,争抢玩双杠。我和另一个同学一人站 一头,然后两手一使劲撑上 双杠,双腿一 偏跳下地,再 快 速跑到另一头,继续前面的动作,谁要是动作慢了,被对方抓住就算输了,要换一个人来玩,这就叫撵杠。我们玩的非常高兴,越 撵越快,突然,我的脚被双杠勾住了,头朝下摔了下来, 快落地时我用 手一撑,只听“咔嚓 ”一声,左胳膊手腕以上 断 了。我当时疼得“哎呦”大叫了一声 。同学也吓 得赶快跑到办公室找来了我妈。我妈来了后,先埋怨了我一句,就把我从地上拉起来,领着我就到了集上公社卫生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医院,医生看看我的胳膊,又摸了摸,说是骨折了。接着他让我把胳膊放在桌子上,一边跟我说话,一边趁我不备,一下把我高翘着的左手使劲按了下去,我疼得咧咧嘴,差点哭出来。医生又找来一根竹棍,用刀劈成四片,先在我断胳膊上缠上一层纱布,又把竹片夹在胳膊上,再用纱布缠在外面系紧,最后用纱布做成吊带,一头挂在脖子上,一头吊在胳膊上,说:“好了,接上了,回家养着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回家没几天,我的手开始肿起来,胳膊也很疼,又去看医生。医生说:“你们还是到县医院拍个Ⅹ光片吧,看看骨折的地方有没有接好。如果没有接好,以后可能就残疾了。”听了医生的话,妈妈就带着我坐汽车进城去县医院看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去城里的班车已经是真正的客车了。车上的人都有坐位。但道路是砂石的,凹凸不平,汽车颠簸得厉害,我坐在椅子上,时不时被颠地跳起来,胳膊不小心就碰到了椅子的扶手上,我就止不住“哎呦,哎呦”地叫起来。妈妈一上车就炫晕,根本顾不上照护我。这时,从后面走来一位解放军叔叔,他把我抱起来,坐在我的座位上,让我坐在他的腿上,用两只胳膊紧紧地环抱着我,这样我就又舒服又不会碰到受伤的手臂了。就这样,我被解放军叔叔抱着非常安全地坐车到了县城,临下车时,他又把我抱下来,交给了妈妈,我和妈向他道谢后就各自走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县人民医院,找医生照了Ⅹ光片,医生说,我的胳膊就像竹子断裂了一样,虽然骨折了,但断楂还联着,幸亏治疗早,断楂处对得很整齐,不用重新接骨。医生又给开了几服中药,让回家敷在断臂上的肿痛之处。我和妈于是又回到双柳的家中,这时我的手和断臂周围已肿得透亮,每天我都用中药熬成的药膏敷在患处,渐渐地就消了肿,也没以前疼痛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大概过了三个多月,暑假后,胳膊基本痊愈了,于是去掉了夹板和吊带,虽然骨折处摸着还有两个鼓包,天阴下雨天还隐隐着痛,但总算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了。后来还有个小收获,老师布置写“一次难忘的事”作文,我就把这次进城看病遇见解放军叔叔照顾我的事写上了。一开头是这样写的“哎呦,哎呦,我不停地叫着……”,然后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老师认为我这篇作文很好,拿到班里边读边评讲,还说这是倒叙的写法,让同学们都向我学习。所以这件事我至今记忆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事还是不断的。1962年,我大哥参加了高考,暑假的一天,爸爸从集上邮局取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大哥考上了全国重点大学,位于湖南长沙的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当年大学招生收紧,非常难考,大哥所在的班级只考上4个,全校才考上十几人。这下大哥在双柳中学,潢川高中,以至于全县都出了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3年,二哥初中升高中,一不小心考了个全信阳地区第一名。信阳高中寄来了录取通知书。潢川高中的邢大地校长爱才心切,亲自来到双柳中学我家,表示请家长同意二哥到潢川高中上学。父亲是潢川高中的前身省立潢中的毕业生,所以赞同二哥到他的母校学习。母亲考虑到如果到信高上学,来往路费,以及生活学习用费都比在潢川高,所以最终也同意了让二哥上潢高。邢校长于是满意地回去了。开学后,二哥就到潢高上学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4年,我参加了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也考了个全双柳考区第一名,全县第四名的好成绩。不用动窝,一开学我就到双柳中学的教室里坐着听课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