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缘

陆蒙

冬姑娘把准备了一年的礼物送给我们,那洁白无暇的六角片宛如一个个坠入人间的精灵,当天上的精灵和地上的精灵相遇时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br> <b>一、与雪有约</b> 当孩子还在睡梦中,冬姑娘便把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当作礼物送来了。早入园时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br>朵朵:“老师,老师,外面都是白色的雪!”<br>豆宝:“老师,我们可以去堆雪人!”<br>允瀚:“妈妈说了不能玩雪,雪会冻坏我们的。”<br>允瀚的话音刚落,孩子们顿时像憋了气的球很失望。<br>教师的收获与反思:<br>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在这个教材里孩子们能从中学到经验和知识。雪可遇而不可求,从孩子们失望的表情,可以看出孩子们期待与雪相约。我们怎么会因冷而放弃这个“天赐良机”呢! 到了户外有的孩子抓起雪向天上抛撒,有的孩子打起雪仗,有的孩子做雪人……<br>图图:“老师,你看我手里的雪花怎么不见了?”<br>云朵:(偷偷尝了一口雪)“雪是没有味道的!雪从哪里来?”<br>多多:“我要把我的小雪人放到太阳晒到的地方。”<br> 为了幼儿有更多的直接经验,我们带了一些雪回到教室,借来了加热工具,很快孩子们看到雪加热变成了水。 孩子们看到雪加热后变成了水,不断惊呼:“哇,好神奇!雪这么快就变成了水!”玻璃放在水蒸气上,出现了一层水蒸汽。雪就是就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小冰晶,小冰晶增大后,气流托不住它了,就会从云层里落下来,这就是我们看到雪啦!<br>幼儿的收获与反思:<br>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道雪遇到太阳会融化、雪在手里会变成水。但还不明白雪的成因,通过动手做实验孩子明白了雪的由来。<br>教师的收获与反思:<br>从孩子的眼神中和一连串的问题里我看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追随孩子的兴趣,让小手摸一摸,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感受冬的特点,发现雪的奇妙!<br> <b>二、与冰奇遇</b> 哇,有冰<br>户外游戏时孩子们发现了一块冰,便“围观”过去。<br>豆豆:“老师,有冰!这里怎么会有冰?”<br>一凡:“那冰是从哪里来的?”<br>凯瑞:“我很喜欢冰,《冰雪奇缘》里艾莎公主会变成好多的冰,可美了。”<br>一凡:“冰是透明的,滑滑的,像钻石一样。”<br>我对孩子们发现冰表示赞赏,孩子们对发现的冰表示好奇,雪地里怎么还有冰?看着孩子们对这块冰这么感兴趣,我鼓励他们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br>朵朵:“冰不是和雪一起来的。”<br>允瀚:“冰是水变的。”<br>琪琪:“水太凉就变成了冰。”<br>一凡:“老师,我也想要冰块。”<br>孩子看到雪加热后变成了水,但室外的冰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于是我们把雪融化后的水带到室外,让孩子们用容器装满水,放置在室外等待夜晚带来的“神奇魔法”。<br> 不同的模型,不一样的颜色,一夜后会变成什么样?带着种种幻想孩子们久久不愿离开。<br>嘟嘟:“老师,冰花做出来了!”<br>豆宝:“他好像草莓味的雪糕!”<br>朵朵:“乔治的恐龙形状雪糕一定是放在了恐龙模型里。”<br> 孩子们看到了容器里的水一夜之后变成冰,惊呼:“是夜里的冷风让水结冰了!”<br>嘟嘟:“冰箱也可以让水结冰。”<br>幼儿收获与反思:<br>通过实验幼儿的经验得到迁移和提升,由原来的冰箱可以变水为冰,迁移到足够冷(0摄氏度以下)水就会变成冰。<br>教师收获与反思:<br>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听过了就忘记了,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实操胜于说教。<br> <b>嘿,冰花</b><br>我们可以和冰花做什么游戏呢?经过投票,踢冰球、吹冰块深受孩子们的喜爱。<br> <div><b>踢冰花</b></div>用一根吸管吹透冰块可是需要方法和毅力的。比一比看谁先吹透冰块吧!<br>西亚:“太难了,我吹了半天也没什么变化。”<br>图图:“你要在一个地方吹,冰会慢慢融化的。”<br><br> 功夫不负有心人,冰块也能吹出大窟窿。最先会吹透冰块的小朋友和大家分享着他的“成功之道”。 课程反思与收获:<br>在冰雪奇缘的课程中幼儿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指南》科学领域提出幼儿要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通过冰与雪的探索。既激发了幼儿在“在玩中学”的热情,又增强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兴趣,感受着大自然的奇妙之处。<br>

孩子

幼儿

冰块

变成

反思

老师

冰花

收获

奇缘

朵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