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玊长城”观邱启敬六度空间玉雕展

临窗听雨

<p class="ql-block">再去“山海经•玊长城”,驱车八十公里参观了邱启敬“和光同尘,六度空间”雕刻艺术室内展专场。不同于室外散落路旁山野的《山海经》大型神兽雕塑的粗犷神奇,室内的玉雕更多的让人感受到来自作品材质的精美、构思的巧妙、内涵的深入多元,给人以遐想的回味。是一次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愉悦!</p> <p class="ql-block">邱启敬兼和了东方造物传统和西方现代艺术的脉络,同时亦杂糅了儒道释的精神高标与超现实主义的潜意识表征。邱启敬创作中的对象和题材,总体上来源于儒道释并举的美学图像资源。在其最新的作品中,显露超越自然与现实之外的神秘奥义,艺术家经过看似怪诞不经的构思和想象,创造了似是而非、混沌穷奇的形象语境,以及曾相识又觉陌生的感受,超验了具有魔幻色彩的神秘自然主义,构造出生生不息、万物有灵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和光同尘•六度空间》</p><p class="ql-block">“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六章)</p> <p class="ql-block">中国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邱启敬,凌跨当代艺术与玉雕创作,直溯中国古典人文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美学特质,从现代性与技艺传统之间创造了一种在观念上沟通和印证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一度 :一元通会 混沌~水晶空间</p> <p class="ql-block">混沌( H ù n D ù n )</p><p class="ql-block">《山海经•山经•西山经》载:“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有神焉,基状如黄囊,赤如丹水,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帝江为帝鸿氏之子,也称混沌。</p> <p class="ql-block">《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叙“七窍出而混沌死”之典故。南海之帝为鯈tiao,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鯈与忽时相与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鯈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p> <p class="ql-block">世界本是自然的,人是世界的一分子,人用自己的目光看待自然,看待世界。人打开了认知的窗口,混沌质朴、至淳无为的世界就被打破了,世界不再是一,这也是混沌死去的意义。混沌的世界是幽暗的,却是大明若暗。</p> <p class="ql-block">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金刚经》</p> <p class="ql-block">二度:四时之外 句芒~翡翠空间</p> <p class="ql-block">时间性存在是一种情理的存在,无论是自然的生发还是情愫的流动。撕开时间的表层,凝固住山水的秩序,不为时间所驱使,去寻找自我的安放,时间意味着秩序、欲望、目的,走到时间的背后,超越四时自我带来性灵的苦痛。</p> <p class="ql-block">句芒( G ô u M á ng )</p><p class="ql-block">《山海经•海外东经》载:“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句芒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出现在迎春仪式中,主宰生命繁衍。</p> <p class="ql-block">《墨子•明鬼下》:非惟若书之说为然也,昔者郑穆公,当昼日中处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绝,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日,“无惧!帝享女明德,使予锡女寿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名?”曰:“予为句芒。”</p> <p class="ql-block">三度 恍惚迷离 饕餮~南红空间</p> <p class="ql-block">欲望之妙在于隐,欲望之惑在于彰。一个可见的世界,由形、色、质组成,一个未见的世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是可见真实形象所隐含的世界。前者是象,后者是象外之象,象外象是意义的决定者,是本源。两象交融,恍惚迷离。</p> <p class="ql-block">饕餮( T ã o Ti è)</p><p class="ql-block">据《山海经•北山经》记载:“钩吾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pao xiao,是食人。”狍鸮即饕饕,其贪婪喜食,最终殃及己身。</p> <p class="ql-block">依《史记•五帝本纪》载,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帝后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并由狮族世代看守,即守门石狮。</p> <p class="ql-block">“ 饕餮,贪婪喜食,最终殃及己身。”雕塑家手中的饕餮,欲壑难填,甚至掀开皮囊,吸食自己的五脏,不就是当下那些贪得无厌最后把自己送入牢狱之人的现实写照吗?</p> <p class="ql-block">四度 蹈虚蹑影 穷奇~寿山石空间</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经》说:是身如 影,人性善恶的空间亦是影的空间,在人世间影影绰绰中悠游,以梦的眼光徘徊在现实的世界中。权力、意志、争斗、人性如影随形,世相如梦幻泡影,最终抟实成虚、蹈虚蹑影。</p> <p class="ql-block">穷奇</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四凶之一,《山海经•西山经》载:“又西二百六十里,日邽gui山,其上有兽焉,其状如牛,猬wei毛,名曰穷奇,音如獆狗,是食人。</p> <p class="ql-block">《史记•五帝本纪》说明了穷奇的来历,“少嗥hao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天下谓之穷奇"。穷奇行恶,经常将有理的一方吃掉,将忠诚的鼻子吃掉。如果谁犯下恶行,穷奇会捕捉野兽相赠,并且鼓励多行恶,最后终于被舜帝击杀了,因此古人也把那种不重心意、远君子近小人的人称为穷奇。</p> <p class="ql-block">五度 饮之太和 并封~和田青花空间</p> <p class="ql-block">不知死,何谓生。生命所以为世,从个体的生理生命、心理生命到宇宙生命,立命于天地,有尊卑、有冲突、有摩荡,背离本真的过程是失之太和的过程。云峰文悦禅师说:有诤则生死,无诤则涅檠。证悟之后就是由峥嵘尘世步入无垢之地,走入澄明之境。</p> <p class="ql-block">并封( B ì ng F ë ng )</p><p class="ql-block">并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形状类似猪,身体颜色黑色,前后皆有头。</p><p class="ql-block">《山海经•海外西经》:“并封在巫咸东,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并封双头,雌雄同体。</p> <p class="ql-block">在《神异经•西荒经》中亦有同样的描述,名为傲狠。倨傲狠戾,双头难行,明德难训,据守阴阳,以乱天常,通常被列为凶兽。极善极恶,意为轮回。</p> <p class="ql-block">并封的世界凡人不能到来,如果你幸运的抵达,祝福你!</p><p class="ql-block">没有尾巴也不能否认人类是动物的事实。人体的结构和猪的区别不大,动物的本能让人具有食色等基本的物质欲望,占有欲,控制欲,以及对艺术科学的追求等等,是人类的精神欲望。虽然各有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为基本欲望的满足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很少有人越过欲望之海,大都葬身于这些难填的沟壑。为数极少的人,他们凭借悟性挣脱欲望的束缚,超越了平凡,于是他们进入游戏的下一关。</p> <p class="ql-block">并封的世界,神兽并封。一头长着两个脑袋的黑猪,雌雄同体,极恶极善,义意为轮回。在并封的空间,艺术家用和田玉石中的青花雕刻出一群真理的探索者,东方称之为修行人,他们在灵魂解脱的赛道上最后冲刺。青花是黑白两色的玉石,黑白过渡区,成了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这套名叫《无垢地》的作品,让本来并不稀缺的青花身价百倍。</p> <p class="ql-block">神兽并封,集各种矛盾和冲突于一身。而固执己见的人是无法超越轮回的,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执着于执念,往往会走到相反的方向。信仰都是引导人们向善的,人类许多的战争却是因为信仰不同而发起的。素食主义者,天主教徒希特勒对人类犯下滔天罪行。</p><p class="ql-block">如果你的信仰具有强烈的排他性,你在追求真善美的时候,却容不下他人的不同,难免会从极善走向了极恶。</p><p class="ql-block">儒家提倡中庸之道,不偏不倚;道家说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佛家劝导人们放下执念才能觉悟。对立的可以统一,矛盾的可以和谐,这就是东方古老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六度 极乐世界 吉量~白玉空间</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妙悟是一种渗透了东方哲学智慧的独特认知方式,是生命穿越时间和心灵后到达的精神世界,是脱离了生死的束缚而回归到自然的旅程。聪明有生灭,智慧无依倚,回到时间的核心,混沌如一,在自觉中发现自性,在自性中观照世界,点亮生命的灯,照彻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吉量( J í L íà ng )</p><p class="ql-block">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马名。《山海经•海内北经》:“(犬封国)有文马,缟身素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吉量的故乡在《山海经》中犬封国,全身洁白,红鬣流长,两睛金光,一日奔跑可千里,若乘风而行,更能上九霄,人要是骑着它还能增寿千年。属于寿兽之一。</p> <p class="ql-block">放大和简约(汪明安)</p><p class="ql-block">邱启敬的雕刻,将寿山石从它的历史语境中解脱出来。尽管还是采用了寿山石所惯有的印章形式,但是,邱启敬却将这种印章放大了――在某种意义上,这不再是印章,而是关于印章的符号。就传统的寿山石印章而言,它首先是一种功能之物,或者说,它是功能和形式的结合:印章的功能、印章上面所雕刻的各种图像,以及寿山石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品质,所有这一切形成了寿山石印章的功能和形式的完美组合。它们缺一不可。一个功能性之物(印章)就此具有了功能之外的美学趣味――反过来也可以说,一个纯粹的美学对象因为具有实用性,而成为一种功能之物。寿山石将功能和形式完备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一个惯常特征。</p> <p class="ql-block">  但是,邱启敬通过将印章放大的方式,改变了这一切:首先,印章的功能性丧失了。这的确是印章,但是,它再也不能实际性的刻印了。印章本身在这个意义上成为一种纯粹的装饰品。一种古典的功能性(印章),现在演变为一种纯粹的符号了。在传统的寿山石印章那里,上面的雕刻图像成为印章的装饰品。图像和印章尽管相互呼应,相互缠绕,相互嬉戏,尽管它们的线条和脉络勾连在一起,但是,在此,图像和印章还是分隔成不同的地带,它们还是性质迥异的两个要素,它们还是分属于功能和形式的两个领域。但是,邱启敬一旦将其放大,印章和其上方的图像雕刻,就立刻成为了一个整体,印章失去了效用和功能,因此,印章和其上方的图像,都是装饰性和符号性的。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符号整体,没有性质的区隔,它们就勾连在一起,它们是一个符号化的对象物,一个戏仿之物:是对传统寿山石印章的戏仿。如果说,传统寿山石印章有一种明显的二分区域的话,那么,邱启敬的这个放大的戏仿寿山石就是一个浑然不可分的整体。它是寿山石雕刻,但是,是对寿山石印章的雕刻,是将整个寿山石印章作为它的雕刻对象。如果说,以前的寿山石印章的图像雕刻总是要选取一个对象(或者是人,或者是神,或者是怪兽,或者是山水)来表达的话,在邱启敬这里,则是将传统的寿山石印章作为他的再现和表达对象。传统的印章就是邱启敬这新印章的内容。看上去,这就像古代的寿山石印章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不停地生长,长成今天的巨型印章一样。因此,这是关于印章的印章,这是将印章作为雕刻对象的印章,就如同在小说中有一种关于小说的小说一样,就如同绘画中有一种关于绘画的绘画一样。这印章中的印章,就如同小说中的小说,如同画中画一样。邱启敬在此的工作,与其说是将传统的寿山石印章放大从而进行高度逼真的再现的话,不如说,他通过这种放大的方式,这种让印章失效的方式,来对传统的寿山石印章进行反思,将它们的肌理,将它们的细节,将它们的制作方式,将它们的情趣,将它们的历史品格,将它们的诸种神话,表述出来。甚至是,邱启敬还破除了这种印章神话:他的巨型印章有时候充满了讽刺性:他在寿山石的上方雕刻了许多男性生殖器,它们肆意妄为,毫无禁忌,夸张炫耀,一种渎神的快感迎面扑来:传统寿山石的美学趣味在这种不洁而挺直的阳具面前变得狼狈不堪。</p> <p class="ql-block">  显然,邱启敬对这种传统的寿山石趣味充满了质疑――尽管他不仅熟悉这种趣味,还熟悉它的一切技艺,他甚至还故意炫技,故意将这种技艺发挥到极致。他的雕刻过程,完全是传统的,他遵循寿山石雕刻的技术规范:石头成为屠戮的对象,将石头的肉体反复不断地切割,石头被强暴,削减,雕琢,从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图像造型。石头的造型是根据一次外科手术来获得的(我总是对这类雕刻的剩余部分感兴趣:那些被切割下来的东西放到什么地方去了?)。这种雕刻,密切地追随石头的色泽和质地的差异,根据这种差异将石头的各个部分雕刻成完全不同的客体:一块石头切割成两个迥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方正的印章,另外一部分是印章上方的各种生动的造型雕像。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邱启敬并没有脱离传统的雕刻规范,这是一种常见的寿山石印章雕刻。但是,越是遵循这种技术规范,越是充满了反思性和讽刺性:一种雕刻技艺到底应该和怎样的对象相结合?一种雕刻技艺到底应该和怎样的历史时刻相结合?邱启敬用这种传统的手法雕刻出同传统完全迥异的图像,这使得寿山石印章的固定组合,固有神话,固有趣味崩溃了。在这种寿山石印章的上方,邱启敬还雕刻了许多现代性,雕刻了现代人的行动,情趣和事物,它们注定是属于今天的历史的,属于邱启敬所属的这个时代——如果这些印章能够在千百年后有幸存活下来的话,它们一定是今天的文化见证。</p> <p class="ql-block">  通过使用传统的技术方式来雕刻印章,从而对印章进行质疑和反思。与此同时,邱启敬还用完全不一样的方式来对待寿山石――他不再是对寿山石进行强暴和屠戮,而是挑选寿山石的形象――完全是形象,而不再考虑质地――在寿山石的表面上简单地雕凿几个线条,寥寥几笔,三言两语,刻画出一个人粗犷的头像器官。这些头像如此地简约和抽象,既像是远古人的作品,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也像是他们的头像本身。这些极简主义的风格,是对寿山石的重新激活――寿山石并不是一味的要求精雕细刻,并不总是要完全遵循某种固有的规范和趣味。相反,寿山石在这里仿佛还有一个雕刻前史,它们有一个耐心雕刻之前的时光,寿山石完全可以冲破它千百年来形成的雕刻技术体制。邱启敬试图尝试一种新的寿山石实践,一种新的书写,一种极简主义的雕刻。如果说巨型印章的雕刻,使得邱启敬将一种古代的手法和一种现代的趣味对象结合起来,那么,通过这种简约主义的方式,邱启敬将现代的手法和一种远古趣味结合起来。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对传统寿山石雕刻的偏离和错位,都是一种技术和对象的错位,一种实验性的错位。正是在这里,寿山石获得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一块象征权力的印章,有人视为粪便,但是,苍蝇叮着不放…</p> <p class="ql-block">邱启敬和他的大迁徙(周七月 剧作家)</p><p class="ql-block">邱启敬颠覆了一个既定的规律。</p><p class="ql-block">中国的群雕作品大多是神像,五百罗汉几乎是最大数字。神道两侧的石雕虽然体量大,但面目呆板是有目共睹的。</p><p class="ql-block">我认为中国最大群雕艺术品其实是秦兵马俑,它是无意中被发现又被无意中保留下来的。其次就是汉阳陵的陶佣群。创作于秦汉两代的这两套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贴:每套陶俑都是由成千个体组成,他门的面貌、身份,甚至性别都各不相同,但被统一于一个权威之下,形成了一种组合之美,气势之美。</p><p class="ql-block">秦汉以后,就鲜见这样既有群体气势,又有个体美感的作品了。</p><p class="ql-block">《大迁徙》是用两千多个大小、造型各不相同的头像组成的一个作品,虽然选用的是寿山石,但他没有刻意去表现石质,也没有着眼于巧色,他想表现的是雄浑、粗犷,更具历史感的命题。</p><p class="ql-block">两千多张不同的脸,多是用最简单的刀法雕刻成就的。如果说比喻,其刀法更像现在保留在西安霍去病墓的西汉石雕,就天然石形补刻几刀即完成的力作。其中雕刻较细的,也不过“八刀”而已。这些刀法不同的头像,心情舆神态各异,但又统一于同一的氛围和风格中。</p> <p class="ql-block">邱启敬的《大迁徙》从另一个角度回归了中国古代对群体描述和表现的创作欲望。这个作品由成千个体组成,虽然面貌、个性,甚至性别都各不相同,但汇于一处,迸发出来一种组合之美,气势之美。</p><p class="ql-block">不同的是,如果说秦兵马俑和汉阳陶俑是被高度权威的命令和专制统一的,那么《大迁徙》中的石人则是被命运汇集到一起的,有一种滴水相涌,涓涓溪流,百川入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大迁徙》是大写意与工笔的结合,是群体和个体的和谐统一。</p><p class="ql-block">《大千徙》无论有多少可商榷之处,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寿山石,甚至中国石雕的传统观念,完成了以整体替代细节作为创作要义的第一步。表面上是颠覆传统,实际上是传统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开幕式当日,走出展厅,顶楼围绕尚未开窍的混沌,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实景演出。</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商品属性的精美首饰,据说是给妻女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美图拾贝</p> <p class="ql-block">能降饕餮</p><p class="ql-block">全景音乐诗剧(进入展厅底层,在大型神兽饕餮的场景中)</p><p class="ql-block">角色</p><p class="ql-block">舞台总持:舞台持琴叙述者</p><p class="ql-block">虚空歌队::可以幻化成诸般形象的歌队</p><p class="ql-block">狍鸮/饕餮:蚩尤怨气所化神兽狍鸮,绝地天通后以饕餮形象封入铜鼎,以警</p><p class="ql-block">十七山神:山海经北次二经的十七个山神,皆人面蛇身</p><p class="ql-block">黄帝:从部落首领到华夏共主,后受教广成子鼎湖升仙</p><p class="ql-block">广成子:上古仙人,黄帝之师</p><p class="ql-block">巫女随:常在宛丘跳舞祝祷的巫女</p><p class="ql-block">鼓师:随巫女上山祭祀的无名鼓师</p><p class="ql-block">四十猎户:西北某拜火尚武的军事化部落</p><p class="ql-block">三百铜玉工:受王命来采铜玉的奴工</p><p class="ql-block">天帝:天帝</p> <p class="ql-block">第一场 钩吾山神会</p><p class="ql-block">狍鸮在裸露的铜床上撕开肚子,珠宝散落,北次二经十七山神围观,引出黄帝八十面夔皮鼓战蚩尤,做清角曲合鬼神,蚩尤战败遗怨化神兽,而黄帝却无法抵挡治国御民忧虑…………</p><p class="ql-block">第二场 宛丘欲壑</p><p class="ql-block">狍鸮食己之肝肾,继续讲述.….</p><p class="ql-block">鼓师爱恋整日在宛丘上祝祷的巫女,随其入钩吾山祭神,因错用糈米,因羞耻与惊惧双双更入欲壑…</p><p class="ql-block">第三场 四十猎户狍鸮食至胃袋,讲述….</p><p class="ql-block">西北一尚武部落为娱火神,四处猎捕奇兽筹备“山海宴”,</p><p class="ql-block">来钩吾山用术拘起山神,猎尽野兽,狍鸮为自保与山神联合………</p><p class="ql-block">第四场 清角化功狍鸮食心,讲述……</p><p class="ql-block">黄帝见广成,领存无守有,抱神以静精要….狍鸮却认为逍遥亦是贪求,登仙亦是所欲。</p><p class="ql-block">第五场 据铜攻玉声狍鸮食双肺叶,讲述…….</p><p class="ql-block">三百铜工玉工进山采矿,引起山崩…….</p><p class="ql-block">第六场 饕餮献首</p><p class="ql-block">狍鸮吃干净身体,将眼球塞入额下,讲述…………</p><p class="ql-block">天帝与颛顼谈判,同意民神不再杂糅,是谓绝地天通……天帝示现钩吾山要求各山神遣散待命,</p><p class="ql-block">令只剩首级的狍鸮更名饕餮,化入封存铜器,永警世人贪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