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广,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我们就要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学会学习。美术除了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外还可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动手能力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有特定的内容与意义。 <br> 一、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br><div>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必须首先明确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密切联系。在本学期《描龙画凤》一课中,让学生欣赏饰有龙或凤造型的艺术品,了解龙或凤的造型特点,学习用线描的方式,运用龙凤纹样进行装饰画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愿意了解中国传统的龙凤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祖国珍贵的美术宝库,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智慧。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依其直观感受产生印象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艺术表现的深入挖掘,在挖掘过程中,提示其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如让学生在了解中国艺术美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间传统艺术,唤起他们对生命的追求、对生活的信念。<br></div> 二、课堂中培养社会责任感<br> 《漫画与生活》一课在漫画头像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漫画语言,学习简单的漫画创作手法。让学生体会绘画与生活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生活中的情节何感受,用绘画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一课重在引导学生用漫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理解与体会,从而引领社会的健康发展。生活漫画学习要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br> 三、课堂中理解规则、学会合作<br> 《对称与均衡》这一课让学生理解对称与均衡在美术作品中的运用,赏析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尝试在自己的美术创作中运用,加强美术造型能力,感受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节课上我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画一画、猜一猜、摆一摆等实际操作,实现对称与均衡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br> 四、课堂中激发创新意识<br> 我深知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创造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和创造,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我们教师应在新课标精神和有关理念指引下,着眼于童心的释放,启发儿童创造力和表现力,不仅要努力地传播美术文化,而且同样要时刻注意在自己平时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应当给予每一个孩子足够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在《字母的联想》中让学生感悟创意字母设计的作用,学习平面设计形似、变形等造型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用实物观察、互动游戏、小组合作、教师演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字母联想、创意的基本方法。通过有目的的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确定字母联想的内容、形式及分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br> 又是一年的冬季,满载着五年的收获,学生们在艺术的殿堂里遨游,一条条充满生命力的线条、一块块五彩缤纷的色彩、一个个出人意料的奇思妙想,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手工作品……哪一个不是学生的骄傲?哪一个不是他们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