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故事]一抹鲜彩引发的“叹息”

满虎

<p class="ql-block">  槐树村是大西北山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里只有不足百户人家。这些年,俺们庄稼人越来越不像庄稼人了,年轻一代很少有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了。现在的年轻人“见过世面”,再也不愿像老一辈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地在黄土地里“刨”一辈子。当然,家庭式农业生产微薄的回报这一现状,更加坚定了青壮年们义无反顾外出打工的心了。所以,城里庞大的外来务工大军,恰恰反衬出了农村劳动力流失的无奈。</p><p class="ql-block"> 而在家留守的老人们平时下地干活,只能简单作务一些庄稼。其实一年的收成下来微不足道,但操劳了一辈子,根本闲不下来,于是就爱找点事做,地里忙一忙,总归可以让日子过得充实些。</p><p class="ql-block"> 村子很安静,平时很少有山外面的人进来。到了冬天,冷峻的空气顺着山沟席卷而来,吹得山间干枯的秸秆和草丛瑟瑟发抖,即使是晴天,无力的阳光无法驱散寒冷,人们只得龟缩在家,村里村外更加安静冷清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天空特别晴朗,几乎没有一片云彩。风儿也许累了,暂时收敛了它暴躁无章的舞蹈。而日头刚晒过了房顶,照得墙上玻璃闪闪发亮。几位老人在村里信步闲游,小狗们则在干草堆里打滚,小山村难得给人一种暖暖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村里来了两个陌生人,一老一少,穿着工整,由村干部老胡前面带路,在一处老宅门前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到了,就是这里了!请我们杜专家给看看,反正咱也不懂。”老胡说着话,给年长的那位递上了一支香烟。</p><p class="ql-block"> 专家老杜摆了摆手,示意自己不抽烟。老胡便笑呵呵的把烟递给了专家身旁的年轻人,年轻人点了点头,笑着接住了香烟。</p><p class="ql-block"> 老杜少言寡语,只是围着老宅大门认真观瞧。</p><p class="ql-block"> “可惜就拆得只剩这个大门了,成娃那个愣松,要不是村上劝阻了一下,恐怕这个大门都见不上了。这不,赶紧请咱县上专家看看,可惜了!”老胡打开了话匣子,给老杜如数家珍地说道起来。</p><p class="ql-block"> “你看!那是清朝人题的匾,你再看那瓦片,这大门这块咋说也算是历史悠久吧!”老胡把自个儿说高兴了,还没等老杜接话茬,接着又把事情来龙去脉详细讲述了一番。</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原来,村里有个老汉叫成娃,大家都这么叫,至于姓啥也没人专门提起。</p><p class="ql-block"> 成娃的祖上在清朝时颇有名望,是十里八乡有名的乡绅,扶危济困,泽惠乡里。后来落叶归根,回到了生养他的小山村——槐树村,便精心修建了一座别致的农家小院,以作颐养天年之用。这不,辗转上百年,传到了成娃手里。</p><p class="ql-block"> 眼看着左邻右舍外出打工攒了钱,一个一个回家盖起了崭新的砖房,成娃看着自家十分“陈旧”的宅院很是失落,于是也有了盖新房的想法。一番盘算之后,他拿出了这几年的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点,便开始行动了。</p><p class="ql-block"> 三下五除二。没花几天功夫,宅子就拆除的差不多了,仅剩大门还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原本的朱漆大门如今只留下斑驳的印记,满是岁月的沧桑。</p><p class="ql-block"> “你说成娃这家伙也怪,院子说拆就拆了,愣是把个门没拆了,还说那个门有讲究,没想好咋个处理。”老胡吧嗒个不停。</p><p class="ql-block"> “可惜了,你们也不劝一劝,拦一拦了。”老杜终于没好气地搭了一句。</p><p class="ql-block"> “哎,我的好专家,你这可是冤枉我们了。这可是人家的私宅,盖不盖房的,是人家的自由不是嘛!再说了,大家伙当时谁也不知道这破旧的老宅子还这么不简单。成娃他自己也想不了那么远。”老胡接着说,“要说事情也凑巧,那天成娃还在为拆大门的事情犹豫不定的时候,远房亲戚里来了个自称爱好民俗研究的人,那人告诉成娃,你这大门可不能拆了,你得赶紧把它保护起来,可值钱着哩!”</p><p class="ql-block"> “我们村上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即向镇上汇报了情况,并按照镇上指示,征得成娃同意后,村上协助将大门简单圈了起来,这就算是保护了起来。就是这么个情况,今天不是专门请专家再给看看。”老胡说完话,暂时消停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老杜一边听着老胡的话,一边还在认真勘察现场。</p> <p class="ql-block">  临走,老杜告诉老胡,“这老宅的大门确是清代的,那块匾额上的题字应该也不假,只不过提字人不知什么来历,未曾听说过”。</p><p class="ql-block"> 老胡连连点头,说着话将老杜两人送到了村口。</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一个小山村,能有这样一个比较考究的民居,实属难得。虽然院子无从看到,但这个大门还是很有保存价值的。”老杜算是给此行给出了最终结果。</p><p class="ql-block"> 于是,成娃家大门最终得以保留。</p><p class="ql-block"> “成娃,你个愣松,咋可不敢偷着把门挖了,你这现在可是代表咱村上的文化历史着呢,给咱村上争光里。”老胡怕成娃放啥幺蛾子,老杜前脚刚走,就赶紧找到成娃给紧紧螺丝。</p><p class="ql-block"> 可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人哭笑不得,随即又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镇上又来了人,是准备给成娃做做工作,共同商量老宅大门的长久保护事宜。</p><p class="ql-block"> 这次大家直奔成娃家新住处,可是人不在家。于是大家决定先到老宅大门口,让老胡再单独找找成娃。</p><p class="ql-block"> “啊呀,各位领导来了!大家看看,正收拾着里,咋一哈亮堂大气了。”刚到老宅大门口,成娃就拎着颜料桶过来了,看到来人了,顺手将桶丢到了墙角,很明显,桶已经空了。</p><p class="ql-block"> 成娃洋洋得意,大家伙却不由得怔住了。</p><p class="ql-block"> “成娃,你该愣松,你真格胡弄里,你这是组撒着呢!”老胡几步上前,气得直跺脚。</p><p class="ql-block"> 原来,成娃得知自家破旧的祖宅大门居然惊动了这么多人,自然觉得“荣耀”起来,便突发奇想,要给大门物件“装扮装扮”,这样才更加体面嘛。这一次,他忒来劲,立马到集市购买了颜料和刷子等用品,将大门里里外外整个新刷了一遍。那块匾额更是崭新夺目,在阳光下格外引人注目。</p><p class="ql-block"> 结果大家也能想象得到。</p><p class="ql-block"> 人有时候真的是“好心”办坏事。就像这个故事里发生的一样,一抹新鲜的颜料涂下去,带给人们的只能是一声声“叹息”,让人每每想起惋惜不已,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些东西失去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应当珍惜你眼前的一切,才能最终少留遗憾。那么,屏幕前的你,读了故事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