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12.12.16上午8:30</p><p class="ql-block">主题:普通高中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与实践</p><p class="ql-block">主讲:黄月初</p><p class="ql-block">中学高级教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在中学管理、中学心理教育、中学教师教育方面颇有研究,现任湖南省社会心理学会副会长、湖南省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在中学管理、中学心理教育、中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与评价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创建于1905年,她的前身是民主革命先驱禹之谟先生创办的惟一学堂,后改名为广益中学,解放后先后改名为湖南省立广益中学、长沙市第四中学、湖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4年更名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湖南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系省直属单位。</p> <p class="ql-block">生涯:生命发展的过程。</p><p class="ql-block">生涯规划: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p><p class="ql-block">生涯规划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发展个体综合职业能力,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活动,是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综合性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2.精准定位 努力作为</p><p class="ql-block">定位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与时代脉博共振——全视背景</p><p class="ql-block">定位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与个人素养相和——全面考量</p><p class="ql-block">定位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注重阶段衔接性——全程教育</p><p class="ql-block">定位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增加系统育人力——全员合奏</p> <p class="ql-block">定位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与时代脉博共振——全视背景</p><p class="ql-block">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世界中的中国的当下与未来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生涯规划,去设计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不仅具有研判分析新行业、新职业的敏锐和智慧,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全球治理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p><p class="ql-block">胸怀,更具有应对本土与全球机遇与挑战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这就要求高中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学校,是一个信息场,让学生对国事、天下事了然于胸;也要求高中学校是一个整合资源、提供体验的地方,给学生提供最便捷的方式,去仔细观察、深入体验现在的社会,为自己未来的生涯决择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军营,农村,企业,社区生活体验</p> <p class="ql-block">湖南师大附中“预见未来”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定位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与个人素养相和——全面考量</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因未来有更多可能而不选择、不规划,我们要全面地考量,让学生的生涯规划始终与学生的个人素养相和,不背离,不割裂,不限制学校要深入研究生涯规划,有选择地提出生涯重大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策略和途径;这也要求学校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普遍的特征和个性化的特征,并创设多样化的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p> <p class="ql-block">定位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以终为始,着眼未来———全程教育</p><p class="ql-block">全程的生涯教育即指着眼于学生人生的完整历程,在学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侧重点的生涯规划教育。</p><p class="ql-block">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不仅扎根在学生的现在,也坚定地指向学生的未来;要求高中毕业再送一程,甚至在大学及以后继续跟踪。这既是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实现人生增值的需要:时刻牢记以终为始,着眼未来。</p> <p class="ql-block">定位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增加系统育人力——全员合奏</p> <p class="ql-block">3.继续探讨</p><p class="ql-block">问题一:如何引导中学生确立专业职业定向?</p><p class="ql-block">问题二:如何做好中学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衔接?</p><p class="ql-block">问题三:如何帮助中学生建立自我概念?</p> <p class="ql-block">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位与作为</p><p class="ql-block">2019-03-31左小青 黄月初</p><p class="ql-block">关键词:师大附中生涯湖南</p><p class="ql-block">左小青 黄月初</p><p class="ql-block">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旨在“增加学生选择,促进科学选材”的新高考,将生涯教育推到教育改革的前台,成为热点话题。</p><p class="ql-block">作为一所办学已有113年历史的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湖南师大附中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起,就率先开设心理、生涯课,开展学生心理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至今从未停止;高考新政推行后,又组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心,对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高中生涯教育怎样定位、如何作为,学校多年来积累下丰富经验。</p><p class="ql-block">定位一: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与时代脉搏共振———以全视野为背景</p><p class="ql-block">作为肩负适应社会生活、适应高等教育、适应未来职业、奠定终身发展等四大任务的高中教育,必须以全球化的视野、从“世界中的中国”当下与未来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生涯规划,去设计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p><p class="ql-block">为此,湖南师大附中建设了“大生涯资源圈”,坚持每日开设新闻收视课,由专职的教师收编、剪辑国内国际新闻,整合信息资源,于固定时间在全校范围内向全体学生播放;积极寻找社会资源,在长沙、韶山、浏阳、醴陵、安化等地建立了近20个学生实践体验基地,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军营、农村、企业、社区生活体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体验行业生活;充分开发家长、校友资源,分年级举办“预见未来·亲近专业”“预见未来·职场面对面”等专题活动,讓学生近距离了解行业、职业、专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其要求和报酬,了解其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p><p class="ql-block">湖南师大附中“大生涯资源圈”的建立及其活动开展,不仅触发了学生发展自我、认识社会、承担时代使命的紧迫感,唤醒了学生规划未来的生涯觉察意识,也为学生生涯规划特别是职业规划指明内容和方向。</p><p class="ql-block">定位二: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与学生个人素养相和———全面考量而不限制</p><p class="ql-block">生涯规划是为学生当下和未来的人生发展及幸福生活服务的,因此,“我是怎样的人?”“我认为什么最重要?”“我的兴趣在哪里?”“我的能力怎样?”……这样的问题是生涯规划必须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现状非常重要,影响到学生当下的抉择和规划,但是我们也要让学生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也许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可能。</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因未来有更多可能而不选择、不规划,我们要全面地考量,让学生的生涯规划始终与学生的个人素养相和,不背离,不割裂,不限制。</p><p class="ql-block">这就要求学校深入研究生涯规划,有选择地提出生涯重大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途径;这也要求学校深入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普遍的特征和个性化的特征,并创设多样化途径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p><p class="ql-block">为此,湖南师大附中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并实施了成体系的生涯核心课程,内容既涉及生涯重大问题,如生命的意义、我的生命线、我的人生目标等;又涉及认识自我的重要方面,如气质、影响我的人事物(性格的形成)、我的自画像、周·哈理窗、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同时,为了更好地使生涯规划与学生的综合素养相和,还设计了生涯决策和生涯资源内容,如生涯抉择平衡单、我的家庭职业树、专业、职业等。</p><p class="ql-block">为了课程内容得以专业地、创造性地高效实施,确保生涯规划理念定位的落实,湖南师大附中成立了集团心理联盟,坚持集体备课,原创了许多教学设计。如由袁春龙老师执教、获得长沙市心理活动课竞赛一等奖的《我的生命线》这一课,虽然不是一个新命题,但却以全新的创设获得满堂喝彩,其中设计的小组分任务讨论分享话题———“我们的生命线的共同点有哪些?”“30岁,我们的生命状态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时候,我们的人生可能出现拐点?”———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课堂既有深度、有趣味,又有专业性。特别是对于生命中的拐点的讨论,引发了学生对于生命各种可能的思考,激发了学生追求更好可能的动力。</p><p class="ql-block">定位三: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以终为始,着眼未来———全程教育</p><p class="ql-block">湖南师大附中建立了学生生涯发展全程关注的衔接机制,在该校集团化办学的7个分校中,都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作为贯穿整个中学阶段的一项综合性工作,资源共享,任务同担。向下,我们以高中为驻点,向集团成员校的初中延伸,并通过这些优质初中,向他们的生源基地小学延伸。向上,向大学延伸并进行追踪;同时,通过校友会,向社会延伸,了解校友的职业及人生情况。</p><p class="ql-block">2012年7月,湖南师大附中派出“高中毕业生后续发展”调研小组,分赴华北、华东、中南、华南等地区的全国著名高校,开展调研工作。调研结果显示,该校学生综合素质强,发展后劲足,与来自其他中学的学生相比,呈现出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①能准确地评估自我,找出自己的特点和强项(优势潜能);②善于发现资源和机遇;③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含学业目标、职业目标、生涯目标);④能评估目标与现状的差距及未来可能存在的困难,并作出对策;⑤能为实现人生目标制定并执行方案。</p><p class="ql-block">以上优势集中体现出生涯规划全程教育的优势: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选择未来,科学地确立整体的蓝图和行动步骤,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为学生的人生增值。</p><p class="ql-block">定位四: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应增加系统育人合力———校内全员,校外扩展</p><p class="ql-block">学生生涯发展并不是单一概念,它和学生所处的家庭、组织以及社会存在密切关系。这就要求学校全体教师动员起来,形成校内“全员育人”的合力。同时,根据任务甄选校外专家、校友等,向校外扩展,以增加系统育人力。</p><p class="ql-block">湖南师大附中实施学生生涯课程的师资包括心理教育教师、学生成长导师、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校外专家、家长、校友甚至是工友、农户等。心理教育教师是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最主要、最专业的实施者,他们承担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核心课程的任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影响力量,他们利用班会课、日常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生涯发展的资源,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学生成长导师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学法引导、心理疏导和生活辅导;校外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或在基地指导学生实践,可以让生涯课程更富有社会和时代气息。</p><p class="ql-block">为了确保这支队伍能够更专业地开展工作,湖南师大附中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生涯规划全员培训,先后邀请上海七宝中学、东北师大附中等生涯规划实施较好的兄弟学校前来介绍经验;先后采取委托承办的方式,举办了2期生涯规划师培训班,培训了100余名持证上岗的生涯规划师;学校成立心理俱乐部,组织不定期的培训沙龙活动。全员培训与团队培训的方式,使得学校生涯规划教育教师队伍迅速成长起来,各项活动得以有声有色地开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