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儿童游戏 分析教师行为——开展晨间户外活动材料投放与组织策略分层研修活动

拉妈

<p class="ql-block">  灯幼集团接官亭总园在本学期践行晨间游戏改革过程中,将晨间游戏的时间、场地、材料等进行了优化和研讨。新的游戏理念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拥有一颗信任和接纳孩子的心、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对善于倾听的耳朵,在游戏和生活中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与尊重,挖掘幼儿最大的发展潜能。</p> <p class="ql-block">(一)活动前期 聚焦观察三部曲</p><p class="ql-block">01 定区域观察</p><p class="ql-block"> 我们将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结合各年段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场地的初步划分,集团总园长饶亚维、接官亭园区执行园长沈俏、集团保教主任徐菱应同时段进行指导,每次观摩过后及时给老师们进行反馈。</p> <p class="ql-block">  通过持续一个月的定区域观察指导,可以发现儿童在游戏中看似重复行为的细微变化,以及他们在游戏中不断“创造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小步递进的发展过程。而教师的指导行为也在逐渐的改变,由刚开始的盲目观察到有目的的观察,由看见儿童到看懂儿童。</p> <p class="ql-block">02 定个人或小组观察</p><p class="ql-block">  定个人或小组观察是指管理层针对某一个班级或某个教师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跟踪指导,重点观察教师在一定时间内的对幼儿游戏支持策略有效指导进行完整的记录,随后作为研讨案例进行研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例:小三班吴丽萍老师的指导行为 观摩诊断接官亭小三班晨间活动中教师的评价指导案例,重点关注教师的语言行为。通过观看视频,指出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p class="ql-block">03定材料观察</p><p class="ql-block">  定材料观察是指教师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儿童如何使用材料开展游戏的情况。在定材料观察中,教师需要给予儿童以下支持。</p> <p class="ql-block">教师在观察中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p><p class="ql-block">第一,允许并支持儿童跨区使用材料。</p><p class="ql-block">第二,创设支持儿童自主使用材料的环境。</p> 材料的取放原则是“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材料摆放的位置首先考虑儿童的需要,处处体现儿童的视角。 材料投放或调整后,教师要进行持续的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材料的数量、种类、摆放位置等,保证儿童能真正自主地使用材料。 <p class="ql-block">(二)聚焦儿童游戏现场 </p><p class="ql-block">  经过前期的优化、整改之后,接官亭园区的户外游戏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让儿童触摸真实的成长。</p> 2021年12月15日在接官亭总园开展了为期半天沉浸式的游戏观摩活动,并针对游戏中儿童、教师的语言的行为进行剖析研讨。集团灯塔分园和望城岭分园的老师们一起走进幼儿游戏现场,到农场、沙池、涂鸦区、爬网等户外游戏场进行了1个半小时游戏观察。放手游戏,我们从游戏时间、游戏材料、游戏行为中,发现孩子敢于挑战、敢于尝试、反思… 01 幼儿的游戏行为 <br>儿童在看似重复的游戏中不断调整游戏玩法和难度,创造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以自己的节奏小步递进地突破自己的能力极限,这是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游戏无法达到的。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观察中,老师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了惊喜的触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了交流的愉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了尝试的冲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感谢孩子,让他们不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都曾是个孩子!</div> <p class="ql-block">02 教师的支持策略</p><p class="ql-block">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每一个介入的方式、语言及肢体动作,都被观摩的老师仔细的记录,并作为研讨的依据。</p> 游戏结束后,观摩教师跟随着三个班级进活动室,观摩游戏后教师和孩子的评价。 <p class="ql-block">03 沉浸式的互动研讨</p><p class="ql-block">  针对上午游戏中教师和孩子的行为分层三个年段进行针对性的研讨。</p><p class="ql-block">幼儿游戏时教师出现哪些指导语言?</p><p class="ql-block">这些指导语言的价值在哪里?</p><p class="ql-block">经过教师语言引导之后幼儿的行为的表现如何?……</p> 各年级组针对观摩情况进行激烈的研讨、梳理和汇报…… 小班组老师游戏观摩后,针对游戏的观察、方法、评价三方面做出了汇报,游戏时什么时候介入及介入的方法提出困惑。 大班段老师针对活动幼儿的行为分析、教师的策略支持、教师的疑惑做出阐释。 中班段老师针对游戏中的观察要点、教师的引导语言、评价方式做出阐述。 (三)聚焦点评:儿童游戏时介入的时机和方式<br>  集团总园长饶亚维针对研讨中各年段提出的“儿童游戏时教师介入指导的时机和方式”这一普遍性困惑进行深入的剖析。 她认为:教师介入的方式应该是积极正面的,针对游戏介入时机教师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当幼儿游戏遇到危险时,教师应及时介入;当幼儿游戏中出现孩子自己无法解决的矛盾时,教师应该介入;饶园长让老师们要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学习者”,要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 活动最后,饶园长做了总结性讲话,她肯定了老师们近段时间为了游戏的观察指导所做的努力,在主动吸纳的基础上,又有梳理与提炼,在一次次的展示中,看到了年轻老师们身上那股积极、向上、进取的精神,同时希望不断通过教研,帮助教师提炼经验、总结经验。<div>  饶园长希望借助本次研训活动,让接官亭总园的户外游戏开展经验和做法能较好的辐射到集团各幼儿园,提升灯幼集团户外游戏的整体质量!</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让我们打开心灵去观察和欣赏儿童是如何游戏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去发现儿童在游戏中能做什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发现中深刻反思过去对儿童的看法和做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就能建立起全新的儿童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童是值得相信的、有巨大潜力的、主动的学习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儿童是值得被尊重和深爱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也希望在灯幼教研团队的共同努力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个鲜活儿童研究者的慢慢显露……</div>

游戏

教师

儿童

观察

幼儿

材料

研讨

观摩

指导

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