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尾羽最长的美丽森林益鸟 大别山保护区生态科普系列之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丽的森林益鸟:白冠长尾雉</b></p><p class="ql-block"> 白冠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位于河南省商城县的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其重要的分布区。白冠长尾雉是一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能对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西游记》中,南海龙王敖钦赠予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凤翅紫金冠上的两根翎羽就是白冠长尾雉的尾羽所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2021年2月最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节选</b></p> <p class="ql-block"> 2021年2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将调</span>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下简称《名录》)正</span>式向公众发布。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980种和8类,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1类、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和7类。</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我省的陆生脊椎动物中,鸟类占大多数。据河南省鸟类研究首席专家李长看教授统计,目录调整后涉及河南的至少有22种鸟类。2种由三有动物直接调整为一级,就是青头潜鸭、黄胸鹀;4种由二级提升为一级,分别是<b style="color:rgb(237, 35, 8);">白冠长尾雉</b>、卷羽鹈鹕、白鹈鹕、白枕鹤;16种由三有动物提升为二级,有鸿雁、棉凫、水雉、红嘴相思鸟、画眉等,其中中国特有鸟类震旦鸦雀呈点状分布,种群数量稀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正在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觅食的白冠长尾雉</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2021年11月3日保护区秘境之眼远红外相机抓拍</b></p> <p class="ql-block"> 白冠长尾雉,别名翟鸟、地鸡、长尾鸡、山雉,<span style="font-size:18px;">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是</span>中国的特有珍禽,它头戴白冠,身穿艳丽羽衣,尾巴长1.5-1.8米,它的外表是公认的漂亮,无论静止不动,还是振翅欲飞,都足以令人惊艳。</p><p class="ql-block"> 雄鸟与雌鸟的外表区别很大,相对来说,雌鸟的外表要逊色很多。先来看看雄鸟长什么样?</p><p class="ql-block"> 雄性长尾雉的头顶有一抹白色,仿佛头戴白色的小帽子,俏皮可爱。面部为一带状黑色区域,且延伸至脑后形成一道环绕头部的黑色环带。身上的羽毛绚丽多彩,一片片带着艳丽斑纹的羽毛,服帖地披在身上,仿佛鱼鳞状的斑纹,多姿多彩。最吸睛的就是长尾鸡的尾羽了,共有20枚尾羽,长短不一,中央2对最长,有美丽的栗色斑纹。据CCTV报道,成年雄鸟的尾羽长约1.5米,有的达到1.8米,将近2米长。<b style="color:rgb(237, 35, 8);">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尾羽最长的鸟类。</b>长尾雉的尾羽被称为“雉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传统的天然工艺品,曾被用来制作京剧演员的头饰。尽管身后拖着长长的尾巴,但长尾雉的身形十分灵活,穿梭在山林里,犹如美丽的精灵。长尾雉不仅能旋转尾羽,还能将尾羽高举过头顶,形成美丽的弧度,又或者让尾羽像孔雀开屏般散开,美轮美奂。</p><p class="ql-block"> 而雌鸟的外表,则比较不起眼,羽毛的色彩没那么艳丽,而是黑色和褐色夹杂的斑驳颜色,尾羽也没有那么长。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10月18日上午9时许,一个家族四只雄性白冠长尾雉在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结伴觅食的精彩视频(远红外相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9月25日清晨,同一家族四只雄性白冠长尾雉悠闲散步(同一远红外相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特有的鸟类,白冠长尾雉拥有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超长美丽的尾巴。白冠长尾雉喜欢去悬崖陡坡玩耍,擅长从高处滑翔而下,用长尾控制飞行方向,栖息在海拔400-1500米的山地森林中,林深树密,人迹罕至的地方,就是长尾雉的乐园。平时活动,长尾雉比较喜欢去地形复杂的地方,尤其喜欢悬崖沟谷、峭壁陡坡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因此,想要见一见野生白冠长尾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欢迎大家来生态商城观光旅游,机缘巧合,可通过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空地”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的“秘境之眼”——远红外相机,与白冠长尾雉来一次不被打扰的相逢,身临其境般一睹它的芳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10月30日清晨,难得一见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麂子同框出镜觅食,珍禽异兽和谐相处(远红外相机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金刚台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二楼展厅布展的白冠长尾雉标本(2020年10月该只成年个体刚死亡不久被护林员发现,经生物检测后被制成标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2020年10月,金刚台管委会清塘坳保护站护林员巡山护林中发现刚死亡的成年白冠长尾雉情形</b></p> <p class="ql-block"> 白冠长尾雉白天在地面上觅食,晚上在高树上休息,作息时间很规律,一般不会半夜下树,直到黎明天亮后,才纷纷下树,到地上觅食、活动。非繁殖季,都是三五成群去觅食,有时候甚至会达到10只以上。</p><p class="ql-block"> 在吃的方面,长尾雉荤素都吃,主要以素食为主。树果、树叶、野草是主要食物,不过它们对茅栗坚果、胡颓子果实、胡枝子荚果等果实类食物,尤其喜欢。此外也吃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被人们视为森林益鸟。长尾鸡体态美丽、灵活,不仅擅长奔跑,还擅长短距离、快速度飞翔,尤其是从高处滑翔而下时,速度极快。当长尾雉飞翔时,长长的尾巴,在空中划出美丽的线条。但它的尾巴并不是虚有其表,而有着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从高处滑翔,还是在林中穿梭飞行,它都是用尾巴来控制飞行的方向。它的尾巴,相当于“方向盘”的作用,能控制飞行方向和急行降落,不会因速度太快而撞伤。</p><p class="ql-block"> 通常,白冠长尾雉的警惕性很高,而且有着敏锐的听觉与视觉,隔着四五十米的距离,有异常响动,它们都能发现并且及时逃跑。</p> <p class="ql-block"> 平常,雄性白冠长尾雉在山林自由穿梭,到了繁殖期,会变得更为活跃。每年的3月下旬,雄鸟开始占区,动作明显多了起来。站在高耸的石头上,展开周身羽毛,舞动修长美丽的尾羽,快速的煽动双翅,以此方式来吸引雌鸟。当地人将这种行为,称为“煽情”。繁殖期的雄鸟,有着很强的领域意识,一旦有别的雄鸟侵占自己的领域,毫不犹豫就上前驱赶。雄鸟之间,常会因为领地而发生斗争。通常,一只雄鸟配一只雌鸟,偶尔也会出现一只雄鸟配两三只雌鸟的情况。交配后,会在林下或林缘灌木丛中,选择一处隐蔽的地方筑巢。巢穴很简陋,选择一处凹下去的地方,铺垫一些枯草、树叶、羽毛,甚至什么都不垫。雌鸟产卵后,自个儿负责孵卵,孵卵期约24-25天。雌鸟十分“恋家”,尤其是在繁殖期,就算有人发现了它,并且就站在它的巢穴旁,它也不会挪窝。据中国数字科技馆介绍,即便雌性长尾鸡被人驱赶,它也不会离巢,而是鸣叫、恐吓,做出与人搏斗的姿势。即便它被迫离巢,也不肯就此离开,甚至会跳起来攻击人,勇敢地保卫着自己的“家”。</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55, 138, 0);"> 2021年10月31日下午,河南大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觅食的两只白冠长尾雉(远红外相机抓拍)</b></p> <p class="ql-block"> 白冠长尾雉栖息地被破坏,繁育率低,种群数量下降。国家才将其由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升级为一级。白冠长尾雉是一种广域分布的地方性留鸟,在自然生态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目前野生长尾雉的数量十分稀少,难得一见。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正旺介绍说:“近年来白冠长尾雉的分布区已大为缩小,且分布区多数呈破碎的岛屿状,种群数量也呈下降趋势。”造成长尾雉种群急剧下降的原因似乎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森林砍伐,毁林开荒,长尾雉的栖息地受到破坏,甚至失去生存环境。例如在贵州遵义沙湾木村台,1975年调查时森林茂密,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尾雉约50只;1983年再度调查时,只见长尾鸡3只,因为山地被开垦为农田,山头裸露。此外,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白冠长尾雉所具有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不迁徙、繁殖率低等原因,限制了种群的发展,已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濒危物种。</p> <p class="ql-block"> 友情提示:白冠长尾雉因美丽而吸引人,不过它喜欢自由地待在森林里,请不要去打扰它们。</p><p class="ql-block">(编写:杨先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