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家人独游一个景区?你可能是打错字了吧?”</p><p class="ql-block"> “那么大的深山峡谷里,你们老小几个人不害怕?”</p><p class="ql-block"> “莫非是在吹牛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笔者)“我虽然人老眼花,但没有打错字用错词,更不敢乱吹牛!确实如此,咱们以图说话!”</p><p class="ql-block"> 炎炎盛夏。</p><p class="ql-block"> 这段日子老天爷几乎天天刮风,刮的人们灰眉土眼的,再加上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的新冠疫魔折腾,几乎浇灭了我喜欢旅游的心情。</p><p class="ql-block"> 防疫规定必须自觉遵守。既然出远门有风险,有顾虑,那就短途在周边转悠吧。我把目标锁定在了巍巍太行山深处的一个“世外桃源”——“黑龙潭”。</p><p class="ql-block"> 黑龙潭是一个开发较早、地质风貌险峻、秀美的老景区。它位于山西长治市壶关县境内,曾是太行山大峡谷风景区的一个亮点,距离长治潞州区约有65公里。</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微风送爽的双休日早晨,我自驾车拉着老伴、女儿和两个小外孙,沿着通往太行山深处的一条省道出发了。</p><p class="ql-block"> 早晨天气凉快,为了抓紧时间赶路,我们嫌方便面也“不方便”,所以没有在家吃早饭,中途时停车路边,在一家饭摊上,油条、葱花饼、鸡蛋汤吃喝了个饱,抹了抹嘴继续赶路。</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去的太行山黑龙潭景区,里面有座龙王庙。在很早很早以前、由于经常遭遇大旱之年,河流断流,水井干涸,田里颗粒未收,导致不少人家被迫出去讨吃要饭。所以在这方圆百里内的乡民们,每年到了春夏时节,都经常聚集龙王庙前,烧香拜求祈祷龙王爷开恩降雨,救百姓度过饥荒之年。</p><p class="ql-block"> 除了上面说的求龙王爷降雨,当地民间还有个传说:这个峡谷深沟里有个神秘的水潭,水面不大,潭里面藏踞着一条黑龙,所以把这个潭叫作“黑龙潭”。狭长幽深的峡谷中,溪流哗哗,碧绿如镜,水流进潭里,透彻清澈,谁也不知道水底下有多深?令近前观看的游人心惊胆颤。</p><p class="ql-block"> 驶下了省道,通往黑龙潭景区有一段山路特别险峻,里侧是悬崖绝壁,外侧深沟不见底,路窄,坡陡,急弯。我们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了黑龙潭,下车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廉颇老矣!”</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黑龙潭景区前游人寥寥无几,停车场也不知何故关闭着,只有四、五辆车停在上面盘山路里侧的悬崖峭壁下。</p><p class="ql-block"> 起初我也停车于悬崖之下,但是对“头顶上”的安全系数心里没底。于是我又启动车子沿着盘山路往山腰上爬,直到找了一个自认为没有啥安全风险的“豁口”地方才把车停妥,然后又步行返下来。</p><p class="ql-block"> 我们买好门票准备进入景区时,一看时间已经正午了,就决定先吃饭,后游览。在一家农家小饭馆我们点了两个菜五碗面。之后抹抹嘴、擦擦汗,领着大的,抱着小的,悠悠哉哉朝着黑龙潭峡谷深处走去。</p><p class="ql-block"> 黑龙潭峡谷地貌独特幽深,环境静雅优美。由于里面看似只有我们一家人在转悠,所以也就象《西游记》里面的几个“巡山妖怪”一样,我自然是“山大王”,她们几个象“小喽啰”,在沟底沿着高低不平、弯弯曲曲的幽径,一边仰视两侧高耸入云的悬崖绝壁和一泻而下的飞瀑,一边俯视脚下哗哗作响的溪流、茂密葱绿的水草、一个个相连互通、哗哗流动的水泊。</p><p class="ql-block"> 最令我们感到惊讶、叫绝的是:在峡谷底部的两侧观赏到:经过漫长的几亿年的山洪河水冲刷,裸露出整体结构连体的巨大青石,并形成了一个个天然、左右不对称、非常光滑、半圆弧形、呈“石窝窝”状、独特的峡谷河床。</p><p class="ql-block"> 我深有感触:太行山黑龙潭此行休闲游玩,就象是踏进了一座天然的、独特的、优美的世界地质历史博物馆,或者说“地质殿堂”。这使我们一家老小5个人游兴、快乐、惬意、激情四溢,充满了整个游览过程。</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太阳渐渐在大峡谷内消失,夜幕开始慢慢降临,一阵阵凉意、幽深、甚至丝丝恐怖感开始袭来(惧怕有啥野兽窜出来),我们才恋恋不舍的抓紧撤离黑龙潭风景区。</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黑龙潭之行,“美美美”、“爽爽爽”自然没得说。另外还想再说的是,我们一家5口人进入到黑龙潭景区里面,在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几乎没有碰到过其他游人,就是我们自个儿在“独游”,“独乐”,难得一番清静哟!</p> <p class="ql-block"> 我把车开上半山腰这个凹口处停好,这样就避开了下面路边的悬崖峭壁,进黑龙潭峡谷里面游玩才会消除“后顾之忧”,否则多少会有点不安。</p><p class="ql-block"> 左侧是女儿和3岁小外孙女,右侧是老伴和8岁大外孙子。</p> <p class="ql-block"> 有关“黑龙潭”的石刻简介,看后感觉心里有点“发凉”!</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5口人从景区峡谷入口,向着深处的黑龙潭方向行进。(看官们注意,画面里面有没有第6个人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峡谷的入口处,河面上有一座绳索木板桥。女儿小心翼翼的走在上面玩,摇摇摆摆象“打秋千”。</p> <p class="ql-block"> 沿途我不断吆喝她们四个人停下来拍照,因为这里的山水太优美了!</p> <p class="ql-block"> 烈日当头,闷热的很,河柳下遮遮阴吧!</p> <p class="ql-block"> 两个小家伙边走边玩,走走停停,带着他们只能“蜗行”啊!其实出来就是游山玩水的,随心所欲就好!</p> <p class="ql-block"> 峡谷的山涧水潭里,有很多浮游的小草鱼、蝌蚪,还有蛤蟆、蜻蜓、“小鬼推车”(一种水面昆虫)。两个小外孙子看见后惊喜的喊叫着,眼睛盯着它们在水中游动,大人叫他们走也叫不走啦!我想着出家门时怎么不带两个玻璃瓶呀?给小外孙们从水里打捞逮上几条小蝌蚪玩多好啊!”</p> <p class="ql-block"> 经不起风景如画的诱惑,我也是不断驻足频频留影。就想着多积累些户外游资料,一旦再过些岁月我老的腿脚不灵了,就在家里时而翻看这些照片,自我欣赏陶醉吧!</p> <p class="ql-block"> 幽深的峡谷里,环境特别的宁静,没有嘈杂声,没有人与我们挤、抢、争拍照位置,狭窄险峻的栈道上也只有我们5个人。感觉这是一次最悠闲、最轻松、最惬意的户外游。</p> <p class="ql-block"> 来黑龙潭之前,大外孙一听是要到大山里玩,首先就问姥爷我“那里有没有水?”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孩子高兴的屁颠屁颠的,马上就把心爱的塑料“水枪”准备好了。</p><p class="ql-block"> 看!小家伙的“一枪水线”喷的多远啊!还有那矫健的小身板。这让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我也喜欢玩“水枪”,是自己用细竹筒做的。</p> <p class="ql-block"> 这买菜的小包包车也派上用场了。我把它改成了“多功能”,能作“童车”。一旦游途中小孩子不愿意走路了,就让她坐上去,把“保险带”一系,轻松拉着就走。否则爬山越岭,大人都累的够呛,谁能再扛动“小肉蛋”啊!所以只要能“减负”,自个儿就得想办法!</p> <p class="ql-block"> 可得用手抓紧栈道栏杆啊!这样全脱手不安全哈!</p> <p class="ql-block"> 峡谷河道两岸,全都是陡峭光滑的石壁,而且这些石壁好像是连体整块的。我联想到:我如果象坐“滑板”似的从上边滑落下河沟里,纵然有“四肢驱动”功能(手脚并用),恐怕也爬不上来!还是远离险处,安全第一啊!</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阴森恐怖的黑龙潭。潭底下水流“隆隆”作响,深不可测。站在潭边扶栏下望,水汽升腾,一阵头晕目眩……</p> <p class="ql-block"> 这光滑的一个个半圆弧“石窝窝”,形成可能有亿万年了吧?大自然,地壳运动,变幻莫测啊!</p> <p class="ql-block"> 头上烈日烤,地下水汽蒸。</p><p class="ql-block"> 我们老少五个人走的又热又累,就进入山腰一座凉亭里休息,感受着山风佛面,聆听着百鸟欢唱,品味着甘露矿泉。</p><p class="ql-block"> 一阵阵睡意袭来,我们都坐靠在长椅子上迷糊打盹。由于峡谷内植被茂密且空旷无人,所以老夫我连一个睁眼“放哨”的也没安排,不需要!呵呵!(事后想想,防人——峡谷内无人可防,可野兽呢?万一窜出个“不速之客”?太麻痹啦!)</p> <p class="ql-block"> 光顾着给她们拍照留影了,我呢?虽然是个老汉啦,但也得出点镜吧?回家后把这些自拍拙照发到群里,向老同事、老友们炫耀炫耀,让大伙儿都“嗨起来!”、“动起来!”、“乐起来!”</p> <p class="ql-block"> 别看我(越看越丑)!看背景,看山西太行山大峡谷优美风光!</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峡谷河床真的是优美如画,唯独画面里看不见一个人影。</p> <p class="ql-block"> 大外孙,玩兴大的很,一个人到处跑,我不得不大声“干预”他!</p> <p class="ql-block"> “醉美太行山!”此言一点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壮观不?“一桥飞架两峰,天险边通途”。桥上没有人走动,只能静态观赏哈!</p> <p class="ql-block"> 四周都是连绵起伏的山峰,这个“大豁口”是怎么形成的呀?这里又没有“愚公移山”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载着满满的“收获”,我们一家人缓缓离开了太行山黑龙潭,驶上了归途……</p> <p class="ql-block"> (本文景区简介参考了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