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学情明方向 荟萃研磨新课堂——记全区初中“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阅读教学研讨活动

文静

<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初中 “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阅读教学水平,引领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方向,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全面提升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河口区教研室于12月15日在胜利第十三中学举行全区初中“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河口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丁丙双老师进行活动安排说明:</p> 课堂展示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四位资深语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各异的课堂展示。</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是由胜利第十三中学的田雪云老师展示的《散步》。田老师用柔美的声音,款款道出“家”这个名词在我们心底的温情与暖意,领着学生步入《散步》这堂课。她以学定教,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重点,在解决学生疑问的过程中,以个人朗读、师生配合朗读等形式,引领学生感悟散步路上的景色之美,感受路上家人之间的和谐亲情之美,体会《散步》背后的语言文字之美,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家”文化在现代的传承,呼吁学生尊老爱幼,传承孝道。</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是由河口区实验中学张兴燕老师展示的《狼》。张老师以狼的成语导入,引导学生读出狼的形象,从而导入课文。紧接着,根据学生的预习疑问,设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读一个传奇故事,品两个鲜明形象,悟几分聊斋深意。围绕三个活动“有情有味吟故事”“街头巷尾传故事”“知人论世悟深意”,以读贯穿学习的过程,在读中学,在读中品,在读中悟,一点一滴地向学生渗透对文本的理解,层层深入,有梯度、有深度。整节课下来,通过对《狼》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到了“狼”这个文学形象背后蕴含的蒲松龄这个人物的追求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  第三节课是由胜利第五十五中刘召宁老师展示的《伯牙鼓琴》。一幅“琴心悠悠越千载,高山流水贵相知”,一句“因为遇见,才有了这篇千古名篇”,学生们跟随刘召宁老师开启了一次文学之旅。首先,入高山流水之径,小组交流疏通文意;以朗读为中心,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准节奏、三读读出一咏三叹之美,一遍一遍的朗读声中,学生慢慢诵出了流水之韵。紧接着,以学生的疑问为切入点,抓住了“高山、流水”意象的分析,点出了“琴”的非凡韵味,引导学生深入的理解了何为知音,何以“破琴绝弦”。</p> <p class="ql-block">  第四节课是由河口区实验中学的朱军华老师带来的《春望》。“听人间歌哭,悟深沉大爱”,朱军华老师用两幅对联开场,又借以三句诗歌,让杜甫高大、丰满的形象慢慢浮现在我们眼前。随着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诗歌的抑扬顿挫、声调的高低起伏、诗韵的美感,慢慢地流淌出来。紧接着,朱老师围绕学生的疑问,让学生在细细的品味、探究中,再绘诗景、深品诗情,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更加凸显了杜甫这位“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苍生”的爱国诗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四节课让老师们赞不绝口,如此视觉盛宴听得人热血沸腾。寒冷的天气也没有阻挡大家学习充电的脚步,一点十分,大家早已端坐在文体中心,期待视觉盛宴之后的理论洗礼。下午的评课与经验交流报告同样精彩有见地,大家各抒己见,本次活动在实践与理论上达到了高度的结合,让大家耳目一新。</p> 评课提升 <p class="ql-block">  评课环节,首先由胜利十三中聂雯雯老师对《散步》进行点评。聂老师从四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感受:春风化雨暖人心,课堂轻松舒缓,学生参与度高,形成了“师生共同体”;以学定教,问题设计有梯度、有层次,由表及里,由易到难;以读促学的体验式情感教学,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把这些文字以听觉的形式演绎出来,关注到了“言为心声”,挖掘出了文字真正的温度和力量;字斟句酌品文字,描写性强的句子、对称性的句子,都在品酌之中悟得作者、悟得生命、悟得中华之美德。</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由河口区实验中学王月红老师对第二节课《狼》进行点评。王老师高屋建瓴,先对“学情”与“新课堂”进行解读,接着肯定了张老师对“新课堂”的践行。教师以身示范,增加、变换文言内容,课堂灵动有趣;重视在活动中探索发现,设置以狼的口吻“讲故事”、小组“演故事”的活动,这一静一动的活动形式亦贴合有静有动的学情;在辩论中让学生充分发言,反复追问中走向了文章的深处。</p> <p class="ql-block">  接着,由胜利五十五中的孙颖老师对《伯牙鼓琴》一课进行点评。孙老师说,整节课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美、精、实。对于“知音”的内涵,不着痕迹地从一个“琴”字入手,通过文字溯源、诗词引用等形式将“琴之重要”渗透到探究过程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原因不言自明。刘老师从学生的阅读实际出发,乘势引入相关资料,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收获的空间,促进了学生视野融合。</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河口区实验中学李建老师对《春望》一课进行点评。李老师说,这节课带给他的感受就是“顺”“实”“新”。朱老师遵循新的教学理念,基于学情,以学为主。老师尽量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朗读、去分析、去讨论、去展示,学生有了活动,有了体验,也有了成就感。最后李老师提出倡议:要重视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读书,要做一个“背光”的老师。</p> 经验报告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的第三个环节,由河口区语文教学与研究的领军人物作经验交流报告。</p> <p class="ql-block">  首先由胜利第十三中学优秀骨干教师向永霞作了题为《以&lt;愚公移山&gt;为例谈语文新课堂》的报告。向老师用淡定、从容、优雅的声音开启了下午的报告之旅。向老师告诉我们,基于学情的高效语文课堂设计的出发点必须紧扣学生兴趣或疑惑,以兴趣或疑惑来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其次,新课堂必须是深入浅出,有层次、有梯度、有宿舍的。第三,新课堂不能忘记朗读,以读促学,以读助学。最后,向老师提出,语文即生活,我们要试着将语文与我们的生活体验融合起来,以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推进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东营市名师、东营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陈同文老师作了题为《这一篇,这一班,这一课——探微基于学情的初中语文新课例》的报告。陈老师以自己的亲身实践经验以及阅读的名家解读为蓝本,分享自己的认识。语文新课堂应是以学情为起点,从时间轴线上,要关注到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时间段。并且分别从这三个时间段进行了详细的解说。令在座的各位耳目一新,也感悟到了接触新知识、新理论以及新名家的重要性,教师的头脑与时俱进,才能保证学生能喝到甘甜的活水。</p> <p class="ql-block">  山东省语文教学能手、东营市名师、东营市初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季海宏老师作了题为《以生为本,守正出新》的报告。季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根据自己多次“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的学习,娓娓道来她对基于学情的语文教学的认识,并结合教材中的具体实例加以阐述,告诉我们学情是真实、具体、动态、联系的,我们要转变思路,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我们更要重视学生学习状态的方式的转变,重视学生感知文本的个体体验,相信学生,以学为主,以生为本,让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最后由河口区教研室丁丙双老师做经验报告《根植学情,构建语文高效课堂》。丁老师从三个大的方面“为什么”“是什么”“该如何”对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进行经验分享,给大家进行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理论引进,顿时让我们感受到语文教学世界的玄妙。面对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科学实例,基于学情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丁老师在会上不仅告诉我们先进的理论,还带来了很多可供学习和参照的实例,身边的、名家的,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可循之路。丁老师提出的“一多三简”方法,即“学生一多”——问题再多一点,“教师三简”——“问题设计简洁一点”“学习内容精简一点”“教学环节简约一点”,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躬耕实践。</p> <p class="ql-block">  如火如荼的活动在丁老师有高度的报告中拉下帷幕,丁老师表达了对各位讲课老师、评课老师、作经验交流的老师、承办单位胜利第十三中的感谢,并且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会议的结束不代表可以画上句号,而应是一个省略号。希望这次研讨会能够启发更多的人去实践基于学情的语文新课堂,期待大家以后的课再上新台阶,再达高层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学生

学情

语文

课堂

河口区

朗读

基于

教学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