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有效遏制当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发展蔓延的势头,防止电信网络诈骗向校园渗透,切实维护学校师生、家长财产安全和切身利益,根据《屯昌县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动员部署会会议精神》及《屯昌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校制定的实施方案开展了相关活动,现将教育活动总结如下:</p> <p class="ql-block">一、高度重视,精心布置。</p><p class="ql-block"> 为确保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活动有所成效,林传清校长专门开会布置工作,要求大家提高认识,分管具体工作的领导要落实好各自工作,确保活动成效。</p> <p class="ql-block">二、加强安全防范教育</p><p class="ql-block"> 1.学校利用LED屏幕、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师生防诈骗的意识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 2.加强案例警示教育。我校法制符运军副校长对师生进行集中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普及宣讲,用身边的案例说法,提高师生法律意识,自觉抵制诱惑。</p> <p class="ql-block">三、加强师生普法宣传教育工作</p><p class="ql-block"> 1.学校定期对师生开展经常性的普法教育,利用国家宪法日契机,以集中教育和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电信诈骗违法犯罪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参与电信网路诈骗的严重后果,警示学生不得参与电信网路诈骗违法犯罪,更懂得运用法律武器配合有关部门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维护自身的利益。</p> <p class="ql-block"> 2.我校全体教师都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骗APP”</p> <p class="ql-block"> 3.定期组织学生登录“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学习反诈骗知识,不断提高自身防范能力。此外严禁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做为“反电诈”工作的重要抓手,常抓不懈。</p> <p class="ql-block">四、开展摸排清除活动,加强师生信息安全保护。</p><p class="ql-block"> 1.学校要落实好主体责任,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教育局转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强师生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特别做好个人银行卡号、手机号及微信号的保密工作。</p> <p class="ql-block"> 2.定期对学校各类微信群开展成员实名制摸排清除活动,清理无关人员,并要求成员严禁在微信群内发布及转发各种含有诈骗的信息广告及链接。同时引导教师、家长树立遇到疑似电信诈骗的电话和信息时及时上报学校或公安机关的防范意识。</p> <p class="ql-block">五、开展“守法拒诈”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观看“反诈骗”宣传片,向学生普及防诈骗知识,不断提升学生自身防范诈骗能力。</p> <p class="ql-block">六、发挥家校合力,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p><p class="ql-block"> 学校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发挥家校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切实预防青少年犯罪。</p> <p class="ql-block">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电信网路诈骗教育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师生、家长的反诈骗意识。今后我校将把反诈骗教育作为常态化时时讲,共同打赢这场“反诈骗”阻击战,确保师生、家长的财产安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