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1年11月9日。阜阳分行的"八贤王"(八位年龄超过52岁的部门一把手),集体"改虛",退居"二线"。有留在本部门继续工作的;有改换门庭,换换环境的;也有因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已不适合留在原部门,而由行党委会研究,去新部门的。我当时所在的机构业务部,维护着全市上至市政府、军分区,下至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我如果留在原单位,不利于新经理开展工作。于是,在文件宣布之日,由行领导苑同志将我"护送"到孙姐分管的工会,我由部室经理,正式改任主任科员。</p><p class="ql-block"> 我到工会的第一项工作,便是按"老板"的指令,与王主席一起,进行一次"员工思想状况调查"。三月上旬的一天,我正在太和支行参加座谈会,突然接到了人事部王经理的电话,明天下午三点,在三区支行十楼会议室(二级分行办公大楼在建中),召开2011年度分行机关部室负责人年终工作述职。</p><p class="ql-block"> 我从机构业务部刚刚到工会,角色转换较大。同时,我又已经接手并顺利开始了新的工作,所以,对这次"还俗和尚又念经"的事,多少有一点不情愿,甚至还有一点抵触,没办法,"端谁的碗属谁管",自己还是遵守组织纪律,按时参加了述职大会。</p><p class="ql-block"> 笫二天下午2点半,分行安排车辆,专门把我们"八老"和原职未动,还有走马履新的24个部门负责人,送到了述职会场。行领导班子悉数到场。会场没设主席台,空旷的舞台正中,孤零零地放个发言席。会场前排行领导"一字"排开,认真听取众人的述职。</p><p class="ql-block"> 我从接到述职通知,就在心里一遍遍地打着腹稿,但思来想去,心里总是不悦,说什么呢,说自己已经离开的老部室,成绩也好,缺点也罢,现在都有新经理杠着,说多了,都是"眼泪"。说新部室工作吧,纵然你有"万丈豪情",也轮不到你在这个台子上去"演义"了。思考良久,还是随大遛吧,别人说啥,咱说啥。上台"致谢告别"了事,顺便还可以临场发挥一下,扯扯当前正在进行的"员工思想调查"。</p><p class="ql-block"> 述职会即将正式开场,王经理一改往年按业务线述职的贯例,而是宣布上年度在任24位经理,按姓笔划排序,依次闪亮登场,因为我的"裴"字笔划较多,这样我就排在了倒数笫二第三名;同时,述职开始后,每位登台述职的经理都按部就班的"往前挪",已经被"抹了帽"的"八贤王"们也穿插其中,"故作"认真的样子,在台上念着"格式化"的通稿,并不时地进行着"表杨与自我表杨",把上年曾经的工作流水账般地复述一遍,听起来多少有点滑稽。</p><p class="ql-block"> 机构业务部新任经理桂同志,专门为我准备了一份纸质的《述职报告》,听听台上"忆往昔"的发言,再看看手里稿子,觉得这多少有点不搭。我如果结合稿子上的数字,再加上一点本人的临场发挥,也决不会让机构业务部的"光辉业绩"排在别人后边。</p><p class="ql-block"> 正当台上有紧无忙地"轮流切换"。一位老经理述职结束时,一句"再见了,xx业务",突然把我"唤醒",我才意识到这应该是我最后一次登上这个硕大的"讲台"进行"表演"了吧。我今天不应该再为全行2011年机构部述职;而是要为自己进入工行,特别是进入二级分行的十二年管理生涯,来一次神圣的"谢幕"。虽然这次述职以后,我还有七年多时间要供职这个单位,但我永远也不会作为部门的头头上台"高谈阔论"了。我心头瞬间掠过一丝别人不宜查觉的"哀伤"。</p><p class="ql-block"> 我思索片刻,立即改变主意。我迅速把自已自1999年8月28号奉调二级分行12年的工作情况,闪电般地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我决定自己不"随波逐流",放开被"捆绑"的心,说点自己想说的话,作一次别样"述职"。我立即把桂同志为我准备的述职报告翻过来,奋笔疾书……。当时坐在我身边一位高级经理,看我要把"正版"《述职报告》推倒重来,小声问,来得及吗?我信心满满地说,没事,来的及。我静默了二十多分钟之后,一份个性鲜明,函盖个人进入分行十二年"光荣"历史的《新述职报告》题纲"出炉"了。</p><p class="ql-block"> 我现在把当年草稿粗略看一下,还在为自已瞬间"爆发"的高度概括水平而"沾沾自喜",我仅用了"四个五",十分简洁地把自己分行"十二年"工作的责任、工作、荣誉、管理晒给了领导和同事。</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五"。在二级分部室任正职五年。准确地说是正职六年,由于06年票据中心任副主任,括弧"主持工作",算是正职了,但为了都凑成"五",我便把这一年舍弃了。同时,由于我调到二级分行时,机构业务还放在资金营运部代管,虽然马秀娟副行长找我谈话时,强调我和另外一位副经理,各管一块,两个机构一个牌子,但党委文件下的两人都是副职,所以,我也没有把这5年算在其中。严格地讲,我自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四号,梅冬生行长的小支行班子任命我为"存款证券科"(股级)算起,我已独立为阜阳分行承担起机构(对公)业务的责任,现在争这些都已毫无意义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五"。我到二级分行后,先后协助行长、分管行长,管理过五项业务。一是机构业。主要是负责十一个所辖支行的对公高端客户的维护和拓展,这是一项业务知识方面要"百事通无不知",且从业人员需十分敬业和投入的工作;其次是资金营运业务,任职在资金营运部,不可避免地要学习资金营运业务和相关的管理知识,虽不至精,但也要略知一二。其三是投资银行业务。这是随着商业银行资产、结算业务的市场化推进,而延生出的一项新业务,它专门为一类或一家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方案。在分行05年招聘第一批投行业务管理员时,我负责对八位(七仙女再加一技"花")人员进行的强化培训,并带领他们配合省行投行部开拓阜阳市场。这项业务的培训和近一年的参与工作,让我受益匪浅。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首先获得了投行业务学习的机会。其四是票据业务。它是银行通过对持有银行承兑汇票的企业手中的票据买卖,从中获取利润的一项业务。这项在欠发达地区归属资产门类的小众业务,虽然获利彼丰,但风险极高,本人前文《第三枚公章》,曾对票据业务风险进行做过详细陈述;其五是中间业务。原称中介业务(行长主抓的业务)。中介业务,故名思意,它是银行商业化后,为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在为企业服务过程中,而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国内银行最早提出约在1990年前,当时仅为银一项副业,并不纳入考核。而作为正式业务进行运作,约在99年前后,与最早提出,相隔10年之久。</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五"。是在省行每年例行的一季度业务劳动竞赛中,获得过五次荣誉,为二级分行领导上台领奖"长了脸",为二级分行挣得"真金白银"不少于千万之多。机构业务五年正职中有四次获奖,而一次未能奖,为我行以第一名的分数领跑到三月三十号,还有一天即可大功告成。但由于一项业务数字,分行一把手没有协调成功。被其他地市行把我们挤出前九名。但要说最光鲜亮丽的名次,却是在票据中心实现的,由于票据中心要参加公司序例的竞赛,到了三月二十五号,时任公司部经理的杜杰找到我,说现在全市公司业务在全省排名应该为十三名左右,若票据业务能挤进前全省前三名,有可能把公司业务拉入第九名。获奖!不然公司业务继续出局。到了季末,我按省行指令,带两个人去蚌埠票据分中心售卖存量票据。到了蚌埠行,我才知道,我们几个"生手"用了不到60天时间(中心成立赶上春节),营销了8900多万票据,位列全省各中心第一。将公司业务劳动竞赛整体分数,由十三名,拉到全省第七名,开创了公司业务部一季度获奖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第四个"五"。在我任职机构业务部经理期间,在党委的培养下,在其相关同志个人的努力下,先后有五位同志走上中层领导岗位。任正科级2人(支行行长一人,部室经理一人)。任副科3人(党秘一人,支行副行长一人,业务产品经理一人),对于一个不足10人的部室,这个比例在我们行也是"前无来者"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从"述职"原稿看,写在最后的三句话是;笫一,今天是我入行第二十二个年头,我衷心感谢分行党委对我培养和教育,使我从一名工人身份的银行职员,逐步转型为中层干部。第二,向自一九八八年八月入行以来,一路帮助、支持我的所有同仁表示深深的谢意。第三,我今天虽然按组织要求,调离了机构业务部,但我依然会继续关注全行机构业务的发展。如有需求,我会义无反顾地回来"顶班顶岗"。</p><p class="ql-block"> 当我的"别样"述职结束,起立向台下鞠躬时,会场响起长时间的掌声;当我走下讲台,一位刚从省行上挂锻炼后,来阜阳行任领导职务的同志,向我竖起右手大母指,为我点赞。我用微笑向他表达了谢意,并迅速回到了自己应有的"座位"上。</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次述职,对我已没任何意义,现在想来,只是多少还有些许自豪和兴奋。但一切都会归于平静,甚至是寂静,直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配图说明:图一、三、四为作者近日习作。图二为曾经镶嵌在作者办公室门前的公示牌,作者拍摄。特别鸣谢韩玲女士为配图进行二次制作。特别鸣谢于丽女士认真堪验较对。]</p><p class="ql-block"> (2021年岁末写于瑞鸣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