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

凌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说:“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的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校园内外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氛围,营造友善奉献、文明和谐的校园风尚。凌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团委组织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  凌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团委利用国旗下讲话形式,加强对本次活动的宣传,在校园内外形成“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组织全校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团员同学、优秀的少先队员,到校园外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宣传、清理垃圾和清扫街道等青年志愿服务行动。</p> 垃圾种类<br>1、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br>2、其它垃圾: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br> 3、厨余垃圾:厨余垃圾(上海称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br>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br>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br>4、有害垃圾: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br>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br>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这些垃圾一般使用单独回收或填埋处理。<br> 垃圾分类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不过是我们的举手之劳。只要人人参与,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的环境一定会变得更加清洁美丽。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很好的诠释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教育学生牢记雷锋精神,奉献爱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体会和认可,同时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p> <p class="ql-block">  开展以“阳光心理,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p><p class="ql-block"> 我校利用周五的第八节课,以讲座和班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孙朋和团委书记张丽曼,分别以“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会管理情绪,学会与人交往,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为主题作了讲话。</p> 认真组织开展校园“一助一”长期结对活动。<br><br>  “一助一”活动是我校青年志愿者的特色活动,在校园内以班团支部为单位开展,“一助一”的对象有些是本班的同学,有些是本年级的同学。要求青年志愿者利用课间、周末、节假日对受助同学进行心理辅导、功课补习、捐资助学等。 <p class="ql-block">  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活动。利用升旗仪式讲话、观看防灾减灾视频、图片和手抄报等形式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方面知识宣讲,提高青少年紧急避险自救自护意识和应变能力。</p> 各项活动均以学生为主体,独立策划、组织和开展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志愿者社会服务活动,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现实,磨练了意志,展现了青年学生蓬勃向上、敢于实践的用心的精神状态,提高了与人交流、懂得妥协、善于协作等方面的潜力,学会了奉献、学会了负责,学会了追求,对于青年志愿者的内涵的理解也随着活动和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加深。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们甘于奉献、不求回报,用他们的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营造社会文明新风尚,争取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有效动员和组织学生青年志愿者以志愿服务方式参与公益活动,发挥学生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更多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自我、服务他人的机会。</p>

垃圾

雷锋精神

奉献

志愿者

活动

学生

开展

心理健康

校园

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