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减”落地,教研组长为你指点迷津之一

美友8142713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告别暑秋,问语寒冬,双减落地,强风劲吹。“双减”政策的推行,不是简单化的“减”,而是要提质增效。作为教师,一方面要不断丰富教育智慧,提高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课堂为中心的初心不能变。作为学生,又该如何应对“双减”政策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和你聊一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学习的核心是阅读,同时阅读能力也永远是一切学科的核心能力,如果能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会更有利于培养专注力、理解感知以及信息提取等能力。“双减”为我们进行海量的、深层次的阅读活动提供了时间保障。注重阅读的情感体验,通过亲子阅读,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双减”落地,让孩子们更加自信、积极、豁达。</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长郑娜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积累是提升语文能力的基础和垫石。生字词要积累,文学常识要积累,阅读要积累,写作素材更是要积累。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缺少资源,关键是“双减”之后的充裕时间能汲取到更海量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取舍。尤其是在做阅读和写作素材积累时,要注意有序、有趣、有料,一旦这些积累的东西开始发酵,就会打通语文课堂内外的壁垒,让你收获一个又一个奇迹。</p><p class="ql-block">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长王晶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社会需要培养的不是一个成绩满分的孩子,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思辨能力、逻辑分析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判断推理能力的培养,仅靠纸上谈兵和有限的课内学习是肯定不够的。同学们还要积极参与到学校为贯彻“双减”政策而开设的课外服务语文课程中去,这些课程有阅读、朗诵、话剧表演、演讲辩论、文学创作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设定了“听”“说”“读”“写”不同的层级目标,我们要学会在多元实践中运用,不断巩固习得的学习技能,学会独立思考,使自己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尚振宇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工作的开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但是家长的责任不减,家长的陪伴不减。我们家长可以陪着孩子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坚持每天体育锻炼的习惯、良好的自律习惯等;可以带孩子增长见识,如:带孩子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也可以到附近的公园或者乡村走走,或者去图书馆看看书,从生活中、从书中获取美的享受。 </p><p class="ql-block">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张秀珍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强化了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的定位。学校和家长各司其职,孩子学科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家长则要加强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更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游戏、运动、阅读和交流等。让社会回归理性,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每一个孩子向阳成长。</p><p class="ql-block">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张华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双减政策下,家长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增多了,六年级的孩子们也慢慢进入青春期,对待事情有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我们家长要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生活和学习,使孩子养成自律和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指导孩子合理安排好阅读时间,制定好阅读计划,坚持阅读积累和练笔。和孩子一起走进大自然,体验生活,让孩子热爱生活的同时,增加写作素材的积累。愿我们都能成为智慧家长,引领孩子筑梦前行,扬帆远航。</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宋秀菊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信假以时日,凭借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多维度的活动课程、精品质的作业呈现,一定能使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取得有效而稳定的进步,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p>

双减

孩子

教研组

语文

阅读

积累

家长

学习

能力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