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八九了,微信里几个朋友还在瞎聊。按说,再过一二天就是新年了,大家应该忙得不亦乐乎才对。但现在恰恰相反,都跟没事似的,一个个闲的无聊,所以在朋友圈里胡侃。 玻璃擦了吗?擦了。好几天前家政就把里里外外都给打扫完了。<br> 包子蒸了吗?麻糖炸了吗?全都是买的,超市里有的是,随吃随买,准备多了不新鲜。<br> 衣服呢?刚入冬就买了,二三身呢。在那扔着呢,都懒得收拾。<br> 对联写了吗?好几年就不写了,银行、超市送的还用不完呢。 细想,的确这样。也不知道是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现在的人变懒了,把个好端端的年弄得不汤不水的,全然没有了儿时过年的那种希翼和期盼,年,这么重要的节曰,也仅仅成了一个简单的记时词语。<br> 给孩子们讲以前的年,孩子们噔着迷惘的眼晴,好像在听一个没什么意思的童话故事。满脸的不相信。说什么?一年就做一身新衣服,等着初一这天穿?过年仅有的一斤用纸包的水果糖还是定量的?去谁家拜年给了块奶糖,视若珍宝,在口袋里能放好几天舍不得吃?全家一年里就二斤猪肉,没有鸡鱼海鲜?没有水果饼干? 别逗了,怎么可能?听都不想听,好象是天方夜谭,转身就走了。<div> 是啊,汽车家里都不止一辆,又怎能苛求孩子们去相信当时全村只有二三辆自行车的境况呢?成袋子买回的烟花,又怎能让他们体会我们那时为了一二个折散零放的小红炮,弟兄间还打架呢?但回过头了又想,物质生活的富裕,已经完全取代了过年温馨,使得这个中华民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过得如此清凉和无奈。这几年,鞭炮也彻底不让放了,过年连个响声都听不到了。我想了半天,真的找不出更合适的词来形容现在的年,尽管我也知道,在即将到来的新年前胡写这种东西有点不合时宜。</div> 但确确实实这就是我们的新年。当看到给了孩子一大把上等的好糖,孩子懒得伸手去接时;当看到给了孩子一张甚至更多的百元大钞压岁钱,孩子不屑一顾时;当看到满桌的酒菜找不到孩子想吃的东西时;我有一种鱼梗在喉的感觉,噎的我茫然而不知所措。<br> 年就在这种越来越淡的寡味中一年一年地过,我们就在这种越来越无奈的环境中慢慢变老,孩子们也在我们认为没有年味的年里一天天长大。<br> 或许,没有经历过,他们认为年就应该像现在这样过,唯一高兴的,就是可以一二十天不用上学了,虽有作业,也总比上学轻松多了,甚至可以打游戏、玩手机地疯几天了。我们的叙旧与唠叨,在他们的眼里,比祥林嫂也强不了多少。到这个时候,才瞬间明白过来,年,作为一种记时的标志,年,还是以前的年,而我们已经不是当年的我们了。 世间事事如此,变化无所不在,任何事都得适应,何况一个年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