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个周天难得地雷有空,在东海的一声召唤下,我们野人部落的小伙伴一合计,日思夜想的金饶山高峰古道就这么尘埃落定说走就走啦,谢谢东海,惊喜就是这么的猝不及防,一切都是这么恰逢其时</p> <p class="ql-block">终于挨到了凌晨5:30(2021年12月12日)我们从莆炎高速一路向着金饶山出发啦,想着自己的足迹马上就可以踏上大名鼎鼎的高峰古道,兴奋的心情无以复加</p> <p class="ql-block">一团团的薄雾笼罩着黎明前的莆炎高速, 四周雾海蒙蒙,好似腾云驾雾</p> <p class="ql-block">行驶约2小时到达建宁城区,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建宁特色小吃——鲤鱼粉,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就从这碗鲤鱼粉开始</p><p class="ql-block">来吧 让我们一起感受行走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金铙山原名大历山,又名太弋山,海拔1858米,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泰宁县和建宁县境内,绵亘300余里,有84峰,峰峰险峻,在我国东南仅次于台湾玉山和武夷山主峰黄岗山、香炉山,素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美称。亦是福建母亲河——闽江的正源头。传说因“开闽始祖”闽越王无诸狩猎于此,遗失金钹一面而得此美名。主峰白石顶有"八闽第一峰"之称。天气晴好登上主峰,可远眺闽西北的建宁、泰宁、宁化、明溪以及福建最大的人工湖——金湖也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今天带领我们奔赴建宁高峰古道的地雷和东海,别看他俩平时瞎忽悠,关键时刻还是挺靠谱的</p> <p class="ql-block">约8:30到达古道登山口,大门紧闭,工作人员告知现在古道封闭不让通行(原因在此不便透露),这可把我给急坏了,好在东海这个地主带着我们另辟蹊径溯溪绕行,今天他要凭着30多年前初中时代的记忆带领我们穿越高峰古道登白石顶,我们信任你组织部长✊不过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毕竟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而且还是已经开发的景区,想想还有地雷这只野🐷在怕啥,我们只要跟着走就好了,耶✌奔跑吧骚年🏃🏃🏃</p> <p class="ql-block">金饶山分两大景区:宝峰山和白石顶</p><p class="ql-block">行走在宝峰山自然保护区内,携带着满满高山负氧离子的凉风阵阵飘过,每一口都是那么的清新、湿润,滋养着我们的五脏肺腑,通体舒适相当惬意</p><p class="ql-block">据说该区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达100000/cm3</p> <p class="ql-block">为方便游客,景区内有一小部分人工铺设的石阶、小木亭以及小木桥 ,也是别有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有“千年古道”之称的高峰古道,位于金饶山脚,蜿蜒曲折、依山傍水,全长8公里,由石板砌成,整条古道穿行于国家级闽江源自然保护区、金铙山北面原始森林之中,过去是建宁通往泰宁、沙县、南平、福州等地的唯一通道,也是先人“闽盐赣米”的主要通道,这里林木郁郁葱葱,万物生机勃勃,充满大自然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古道上有多处风雨亭,这座风雨亭建筑考究,木亭四角构造,每个角有四根柱子,梁柱檩橼榫卯穿插,结构牢固稳定,古道从中间穿过,两侧有两米多高的石砌墙体防护,为过往路人提供歇脚休憩、遮风避雨的场所,如今,只剩下残破的身躯依然挺立在古道上,为后来人尽最后一丝力气</p> <p class="ql-block">沿路有好几处风雨亭遗址,亭台楼榭,终被雨打风吹去</p> <p class="ql-block">蜿蜒而上的台阶走的我们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偶有凉风掠过,湿透的脊背便一阵发凉,稍薄的外套是一会儿脱一会儿穿的,太忙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如画山水相伴,心情像风一样自由,笑容像花一样绽放</p> <p class="ql-block">整条古道溪水潺潺,鸟儿啾啾,这山、这水、这古道竟相辉映</p><p class="ql-block">最美的风景不是灵动的水,亦不是沉稳的山,只有山水的融合才能交织出世间最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这座铁桥以前是石板桥,因为水毁严重,开发古道旅游时在原址上修建铁桥,铁桥一侧有石拱桥原址的石碑,字迹已模糊不清。</p> <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地雷看见了满地的落叶,童心渐起,手捧落叶撒向天空,可惜东海没拍到这飘零的镜头,但还是引得我们开怀大笑,仿佛穿越回年少时光</p> <p class="ql-block">到了这个叉口,因时间关系和季节原因我们选择了往朱家坳上</p><p class="ql-block">千层崖瀑布(也称雌瀑):似千丈白练舒展于天地之间,搭在几百米高的断崖上从天而降,是金饶山的一大绝景</p><p class="ql-block">大际面瀑布(也称雄瀑):雨季水足声震数里,溅起飞沫如烟如雾,飘至百米以外,望瀑布似银河泻落,有“星汉流珠落九天”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有机会一定要前去饱览一番</p> <p class="ql-block">接近朱家坳的石桥由两块大青石板铺就,<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桥墩上端为鸟喙状石构,古</span>朴恬静,和大地相依,同溪水相伴,与日月相望,岁岁年年。古桥让这里的人们走出山外,走向四方</p> <p class="ql-block">顺着古道而行,一路上古木参天,柳杉直指云天、古枫披满枯藤,羊肠古道峰回路转,百株树龄逾百年的红豆杉伫立眼前,像一位沧桑老者见证着古道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建宁闽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武夷山脉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良好栖息地,建立闽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对于闽江水源涵养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义。</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生态保护得非常好,放眼望去,到处郁郁葱葱,溪水清澈透底,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未来</p> <p class="ql-block">氤氲烟络横林,簌簌幽篁绿沁</p> <p class="ql-block">四周群山环抱的坪岗上村,曾经人声鼎沸、鸡飞狗跳的村庄已经从这座大山里搬迁走了,只留下这一座黄墙灰瓦的土屋和一间保护区管理房以及一个定格在世间的名字,其他的已经销声匿迹了</p><p class="ql-block">这里人迹罕至,茂密的杂草和林木淹没了古道,我们在这找不到入口了,东海30多年的记忆在此断片,地雷按照海底捞去年走过的轨迹四处寻找无果,东海也不知窜哪去了,我的心里拔凉拔凉的,非常担心来不及登顶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海底捞你也太淡定了吧,呵呵,人家已经徒过一次了</p> <p class="ql-block">焦急中忽听得远远传来东海的声音:往这边走…原来古道就在右手边的一片竹林中,密密麻麻的杂草和灌木把路口遮得严严实实,没有走过是根本发现不了,是不是这座巨大的天然氧吧让东海瞬间神清目明想起了正确的位置</p><p class="ql-block">东海带着我们一头钻进茂密的竹叶林,几乎看不见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循着高低不平的古道低着头硬穿,横七竖八的枝条拍打在大家身上脸上,时不时的传来伙伴“哎呦”的惊呼声,野不野?上图咯</p> <p class="ql-block">荒芜的古道箬竹覆盖,阻涩难行。看到地雷偷拍的这个画面我就想笑,好像两只仓皇逃窜的野猪🤭</p> <p class="ql-block">满地酸酸甜甜的小野梨好解渴哦</p> <p class="ql-block">钻出了茂密的竹叶林和一段低矮的灌木林,穿过公路(不知是不是景交车专用道),面对着已经开发的景区,东海又找不到古道了😀,原来的入口被景区建设全部破坏,这里也是坪岗上索道的游客服务中心。往前走了一段出现了一条登山健身步道,这是金饶山景区新添的一条登山步道,为闽江源生态旅游区改造提升项目的子项目,位于海拨1200米~1600米坪岗上至宝峰山之间,即金铙山索道上下站之间,全长2.6公里,步行约1小时10分钟</p><p class="ql-block">据说当时为解决材料供应难的问题,项目建设团队经过多次谋划和实地勘测,最终决定从外地调集骡马队运送建设材料,克服了山高、路陡的困难,保证了施工材料供应,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p><p class="ql-block">古道已不见踪影,我们今天就从此处登顶白石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话说整个行程最虐之处当属这段登山健身步道,一路向上望不到头的台阶走到让你怀疑人生,瞧瞧蓝小强的这表情就不用我多说了🤭</p> <p class="ql-block">大家拖着越来越沉重的脚步,硬是靠着毅力咬着牙踏着这弯延曲折、望不到头的水泥台阶一步一个脚印走向白石顶</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福建省海拔最高、长度最长(2.1公里)、乘坐时长约两小时的金铙山客运索道展现眼前。几年前我坐过这缆车,记忆犹新,从缆车上下望视野无限开阔,漫山遍野的绿植一望无际</p><p class="ql-block">2.1公里的索道连着770米的隧道,隧道那一端连着5公里的龙脊步道;而步道的顶端与650米凌空栈道相连,直达白石顶的龙王岩。这“四道”紧紧绕着金铙山,像四条彩色的绶带,披挂在雄伟壮丽的金铙山身上。</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头顶的这就是2009年开通的金铙山索道,索道从海拔1200米的坪岗上开始,沿着起伏的山岭向海拔1650米高的宝峰山与白石顶中段延伸,垂直落差450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一条巨龙逶迤在山岭之上,将满天云涛揽在怀中,将满山绿意夹在腋下</span></p><p class="ql-block">这条索道总投资2100万元,是目前福建省最长的一条索道。索道为单线循环固定抱锁器两人吊箱式客运索道,最大负荷为每小时单向运送游客300人。从索道上山,可以节省以往从这个路段登山的两小时行程,又可在缆车里欣赏四野的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望着来回穿梭在头顶的五颜六色的缆车,好想能停在我的面前让我一屁股坐进去直达山顶那该多好啊</p> <p class="ql-block">历尽千辛万苦,带着满身臭汗,拖着快要变形的双脚,终于到达索道终点,大家长嘘了一口气,这里离白石顶还有一个小时的登山路程,走的是云海凌空栈道和龙脊步道,想想这名字都美得有种含天容地的苍莽大气</p><p class="ql-block">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虐行,大家饿到不行,于是拿出自带午餐狼吞虎咽</p><p class="ql-block">何以解饥?唯蓝小强卤味也😋</p><p class="ql-block">说实话,有好几次活动我都是冲着蓝小强的卤味去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饶山时空隧道,海拔1600多米、长770米、气温仅十几摄氏度的景观隧道,目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海拔最高的时空隧道,走完全程约需20分钟,原来的隧道黑灯瞎火阴冷潮湿,如今五颜六色的彩灯把整条隧道装点的色彩斑斓,好似繁星点点</span></p> <p class="ql-block">金铙山隧道是一个穿山而过人工创造的奇迹,隧道全是花岗岩,好似天然的浮雕之壁,要在这无比坚硬的岩石中间人工凿出一条通道实属不易。而今,这条隧道不但缩短了大家登山的路程,也为金铙山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这是一条浓缩着丰厚历史文化的隧道,也是一条展示着金铙山丰富内涵的隧道,它一头连接着悠悠的历史时空和遥远的传奇,一头却对接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美妙景色</p> <p class="ql-block">云海栈道——福建省最具特色的近1000米的凌空栈道</p><p class="ql-block">这条栈道悬挂在百丈深渊的石崖中间,头上是刀斧劈开一般的悬崖峭壁,脚下是深不可测的百丈深渊。山风在耳畔呼呼地响着,今天浓雾将栈道全遮掩住,十步之内都看不清,湿漉漉的雾气一阵阵的飘过,不开心,人品啊人品😐</p><p class="ql-block">据说金饶山这样险峻的悬崖峭壁比肩当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摩天岭</p> <p class="ql-block">龙脊步道</p><p class="ql-block">龙脊步道是金铙山“四道”中最长的一条,全长5公里。龙脊步道全是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铺筑,这一步一石都浸透着建设者的滴滴汗水和一片心血</p> <p class="ql-block">地雷新创的狗爬式登阶法,本人亲测登台阶用此法确实比直立行走更为轻松,感觉瞬间从人变回了猴🤭</p> <p class="ql-block">此时,我们走到了叫“龙王岩”的巨石旁,据传闽越王无诸狩猎于此,常在此检阅和稿赏三军,因此传说这也是金铙山最具王气的地方之一,前有龙王庙一座</p><p class="ql-block">金铙山建筑群,建于明代。由龙王庙、五谷庙、土地庙三处建筑组成,均坐北朝南,总占地面积347.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3.3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龙王庙依鹰嘴岩巨石而建,单坡顶,前墙块石砌筑,供奉龙王</p> <p class="ql-block">快到山顶的土地庙</p><p class="ql-block">土地庙墙体、屋面的构件亦为石质,内设有石刻牌位,供奉土地公</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境内最高的庙宇——白石顶上的五谷神庙</p><p class="ql-block">五谷庙由院埕、庙宇组成,建筑墙体、屋面、石龛的构件均为石质,供奉五谷神</p> <p class="ql-block">全部用石条覆盖的屋顶</p> <p class="ql-block">于下午2:40我们终于登上白石顶,站在了海拔1858米的八闽第一峰上</p><p class="ql-block">武夷山的最高主峰是黄岗山,海拨比白石顶高一点,但因为黄岗山的最高处在江西境内,所以不算为福建的最高峰、白石顶才算福建省的最高峰。</p><p class="ql-block">白石顶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仿佛天外来客,就那么摆在高山之巅</p><p class="ql-block">或许是人品太好了吧😅整个登顶的过程,都是在云雾中穿行,飘飘欲仙之感很足,一览众山小之慨全无。站在海拔1858米的白石顶上,见到的只是浓雾深锁的一片白茫,留点遗憾下次再来</p><p class="ql-block">今天主要的目的是走高峰古道,观景只是其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现已停开的高山轻轨小火车,设计时速12公里/小时,它集代步和观光的功能为一身,造型美观大方,既是运客的游览工具,又自成一景。也是除台湾阿里山之外国内唯一的高山观光小火车,好可惜,不知什么原因停开了?是不是人流量不够?</p> <p class="ql-block">在白石顶上为下山时要坐缆车还是继续走古道伙伴们纠结了一阵,最终决定既然是野驴那就继续驴行吧</p><p class="ql-block">下午三点多地雷借助海底捞之前走过的轨迹带路,东海收队,大家一路小跑下山,争取天黑之前赶到山脚下</p> <p class="ql-block">金铙山有一大特色,就是石蛋群,这些石蛋证明了在千万年前,金铙山还处在海水覆盖的位置,如今,却上升到福建省数一数二的最高峰的位置了,真是沧海桑田人间巨变</p><p class="ql-block">这些石蛋有的像磐石稳如泰山,有的叠罗汉式的状如垒卵,单个的孤傲不群,成群的如窃窃私语,排列组合不同相对的景观也不同</p> <p class="ql-block">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想来年春暖花开定是一派姹紫嫣红开遍</p> <p class="ql-block">下山时走的樱桃岭是海底捞之前走的线路,比上山的路好走太多了,特别是经过茶园以后的是一整条铺设完好的水泥台阶让我们一路加快了下山进度,为天黑前赶到山下争取了宝贵时间</p> <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大际面瀑布,因季节原因,并未如上所述的那样声震数里,只有一股细细的水流凌空而下,太温柔了</p> <p class="ql-block">歇歇脚留个影,放松放松</p> <p class="ql-block">掩映在凄凄荒草中的古庙</p> <p class="ql-block">有幸行走在福建最古老的陆地上,见证了这里的历史演变与岁月沧桑,形成于26亿年前晚太古时代的金铙山如同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使不可胜数的生物种群得以延续,山间林木葱茏,谷底草木繁盛,溪边奇形怪石星罗棋布,水中遍布天然植物盆景,红豆杉、柳杉、钟萼木等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随处可见,空气清新,水源丰富,富含负氧离子的环境使万物蓬勃生长,到处绿意盎然,无限生机</p> <p class="ql-block">全程约21公里,历时8小时41分,五个小伙伴成功圈越建宁高峰古道👏于晚上9点左右安全到家,披星戴月只为心中的那份热爱</p><p class="ql-block">举目,潇潇风云</p><p class="ql-block">回首,万千人海</p><p class="ql-block">跟着季节的脚步,感恩那些走进我们生命,陪我们走过曾经的那些人,一季一程,风雨同行。</p><p class="ql-block">谢谢地雷、东海带领我们领略了一次非常经典的环穿高峰古道之行,实现了我的小确幸,别人一般都是半程古道半程索道,像这样来回全程穿越的可能就我们几个吧,为伙伴们点赞,期待再次虐行😄</p>